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船舶制造業稅收管理要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船舶制造行業也獲得了飛速發展的空間,但由于船舶制造行業本身的特性,導致存在收稅管理難度大且收稅周期長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現在船舶制造業稅收管理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提出了幾條船舶制造業稅收管理相關的意見。希望政府部門和企業在關注船舶制造業的制造成本和所獲利潤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稅收管理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船舶制造業;稅收管理;利潤;實際問題
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家依靠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權力,參與到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稅收能夠有效地調節國民收入再分配,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和經濟增長。因此,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和企業應盡的的義務。加強完善船舶制造業稅收管理,提升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能夠有效地保證行業的良好發展,是我國經濟能夠飛速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目前船舶制造業稅收管理的主要問題
(一)稅收的監管難度大船舶制造行業的經營方式主要有二種:一種是造船企業根據自身技術、資金、設備和場地等生產條件,按照市場需求,直接接單生產制造船舶進行銷售;二是造船企業接受別的企業委托,委托方提供技術、資金等生產條件,被委托方提供場地和人員,向委托方收取租金和建造費用。上面兩種經營方式因為可能存在兩個企業或多個企業同時生產的情況,很難對加工方和委托方的原材料進行區分,雙方企業可能發生交叉抵扣的情況,都對稅收的監管及征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導致增值稅難以準確計算征收。
(二)稅款征收周期長由于船舶生產工期一般超過12個月,且生產時所需要的原材料數量廣且多,企業為了降低制造成本,往往采取預付方式在制造初期就購入大量原材料,這使得進項稅額暴漲,形成留抵稅額滾動。同時《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銷售生產工期超過12個月的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等貨物,為收到預收款或者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這中間有一個較長的收款時間差,導致短期內稅款無法及時到位。
(三)缺乏統一的征稅方式目前,我國各地均存在著不同的稅收征管方式,對船舶制造企業更是缺乏有效統一的規定,造成稅負的不平衡現象發生,報,以此來促進企業的規范合法經營。
(三)明確管理人員職責船舶制造企業應當明確財務人員的管理職責,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日常監管。財務人員要加強日常的巡視和結算工作,建立起一套船舶制造企業的管理檔案,對于企業的每條船只的生產合同需及時報備到國稅部門。企業的開工制度還需要完善,對于開工生產的每條船只及時向稅務部門報告,如稅務部門不清楚的地方應主動解釋清楚。財務人員每月至少兩次應對企業在建和下水的船只進行巡查比較,清楚知道每條船只的在建進度,進行登記造冊。
(四)分清楚企業的責任和連帶責任政府部門應當盡到自己的責任,明確稅收政策的實施情況和變化。因為船舶制造本身的特性,制造周期一般較長,建議政府稅收部門可以按照船只的制造進度來確定企業的銷售收入情況,保證企業稅款的及時繳納。政府稅務部門還應當明確納稅主體,確定好納稅企業的責任人,對接受委托船只制造或加工的企業按照簽訂的合同確定納稅的主體。分清船舶制造企業所要承擔的納稅協助責任和連帶責任,如企業應為沒有按時向稅收部門報備而造成漏稅情況發生的企業應負主要責任,為其生產船舶的被委托企業則應負連帶責任。對于船舶交易的規定法律也應清晰明確,如發現違規經濟行為,責令其企業退回生產地做好納稅工作后才能交易。
(五)科學征收環境方面的稅收推進“費改稅”政策的落實進程,做到生產企業的節能減排,政府還應將船舶制造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收費項目改為征稅項目。對于制造行業現有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城市廢水污染嚴重的情況,應當充分調查企業的污染情況,適當的征收環境保護稅。如可以對船舶制造行業開征“工業企業污染稅”按照企業的廢水排放量和大氣污染量實行定額征收。但由于這種不平衡現象不利于船舶制造行業的公平競爭和發展。
(四)稅款存在流失現象各地目前成立的船舶交易市場規定不夠清晰明確,執行力度不夠嚴格。主要表現在對新船和舊船的劃定不夠嚴格,企業剛剛才建造好的船舶,還未備案便也能參與交易,給部分制造企業偷稅漏稅提供了便利,造成國家財產流失。對中小造船企業稅款征收難。中小造船企業財務核算相對不夠健全,按雙方協議合同生產,有時僅憑口頭協議,在購買鋼材、發動機等主要物資時不索取發票,銷售也不開票,大量現金交易。同時,由于修理維護保養船舶業務的不確定性,客觀上給這些小規模船廠造成偷稅漏稅之機。
二、如何完善船舶制造業稅收管理的方案
(一)營造良好的稅收氛圍稅務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從依法繳納稅款給國家和企業帶來的好處及偷稅漏稅造成的嚴重危害入手,營造良好的納稅氛圍,讓企業主動按時依法交稅。同時應當加強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企業財務人員的溝通交流,闡述企業法人應當承擔的納稅義務,規范企業的財務處理、申報問題。加強同行業之間的聯系,以便于協調企業和稅務部門的關系。
(二)加強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培養企業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個人綜合素質培養,從根本上規范財務核算的流程。對于一般納稅人企業,應當制定按照不同經營方式核算的方法計算出應當繳納的稅款額度,按時主動繳納稅款。對于小規模納稅人的船舶制造企業,要改變以往常用的現金交易模式,建立起完善的賬本,按規定開具合法票據。船舶制造企業還應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稅收評估模型,對稅負進行評估測算,發現疑點或錯誤及時進行稽查和修改,查出的問題應進行企業內通各個企業規模的大小不一,制造船舶的種類不一,所以在征收工業企業污染稅時要按照一定科學方式確定企業的污染量,根據污染量設立不同的征稅單位,稅率則按照船舶制造企業的污染程度實行累進稅制。
三、用科學技術完善稅務管理制度總體系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加快了各行各業的前進速度。我國原有的稅務管理體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擴寬稅收信息收集,建立一個穩定、及時的稅收平臺能夠有效地提高稅收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源頭上完善稅務管理總體制能夠有效地杜絕各行各業偷稅、漏稅的行為發生,且完善的稅務管理體系能夠保證稅務部門在面對一些企業出現的問題時合理有效的實行征稅。定期抽查企業的征稅情況,將相關企業的征稅報表及時更新到稅務庫中,保障稅務管理體制的穩定運行。
四、結束語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國家征稅的重要意義之一,依法納稅對于保障國家經濟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依法納稅是我國每個公民和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船舶制造行業在我國的稅收總量中占據著一定分量,但現有的船舶制造行業稅收管理體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企業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造成了國家資產的流失,也會為船舶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消極的影響。相信做到以上六點,并用科學技術完善我國稅務管理總體系能夠保障船舶行業的健康發展,保持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昌年,李毅心,劉衛忠等.內容型激勵、稅務人員組織公民行為與納稅服務質量相關性研究[N].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39(03):6-15.
[2]鄭楓.目標作業成本管理模式在船舶制造業的運用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08):103-104.
作者:袁偉 單位:威海中遠造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