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移民區域設施農業的進展方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曲繼松、郭文忠、張麗娟、馮海萍、楊冬艷、趙云霞 單位:寧夏農林科學院種質資源研究所、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生態移民工程,是把不適宜發展區域的群眾搬遷安置到靠城鎮、沿公路、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區域,配套相關產業,完善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實施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從根本上改變這些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同步進入小康奠定基礎。2001年,寧夏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項目區之一。通過改善遷入地的生產條件,不僅可以幫助遷移人口脫貧致富,還可以緩解遷出地的人口壓力,為改善和恢復生態環境創造條件。
1生態移民農業生產環境與發展設施農業的關系
設施農業適宜在32°~43°N的地區發展,寧夏位于35°14'~39°23'N,處于設施農業最佳緯度帶。寧夏除南部少數地區以外,全年日照達3000h以上,是中國日照和太陽輻射最充足的地區之一,光熱資源優于全國大部地區,完全可滿足喜溫瓜菜設施栽培的需求。而且寧夏位于黃土高原,大部地區黃土層深厚,對于設施農業發展唯一環境需要條件就是充足的水源。截至2011年底,寧夏設施農業面積超過6.7萬hm2。寧夏移民遷出區主要為水源涵養林區、重點干旱風沙區、地質災害區。移民主要遷入區位于引黃、揚黃灌溉工程開發的灌區、國營農場、以及寧夏引黃、揚黃灌區周邊未開發利用的荒地,該地區土地平整,揚程低,灌溉水源基本有保證,這對于移民發展設施農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寧夏生態移民中的部分移民,將通過對未利用的荒地進行開墾種植維持日常的生計。而現代農業,尤其是設施農業是生態移民最適宜的農業生產方式之一,設施農業屬于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走向現代工廠化農業、環境安全型農業生產、無毒農業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打破傳統農業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有效方法。
2寧夏主要生態移民區設施農業生產模式比較
寧夏在總結多年“移民吊莊”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具有寧夏特色的生態移民之路。截至2011年12月,已累計搬遷移民84萬人,而且預計未來5年內將新增移民35萬人。目前生態移民區設施農業生產模式主要有2種:①移民自主擁有農業設施;②農業設施為企業或政府部門所有,移民受雇于設施農業生產。
2.1移民擁有農業設施
以鹽池縣十六堡生態移民新村為例,政府為每戶移民配置1座暖棚,可用于種植和養殖,這里的村民既是溫棚的擁有者,又是溫棚的使用者、直接受益者。目前灌區移民新村多以這種形式為主,如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園林村和涇龍村等。
2.2移民受雇于設施農業生產
以吳忠市利通區孫家灘為例,孫家灘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基地位于吳忠市利通區南部,轄區南北長33km,東西寬18km,總面積540km2,有耕地0.8萬hm2,天然草原4.5萬hm2,是一個以林草畜一體化產業為主的農業綜合示范區。目前已建成了200hm2的荒漠階梯式設施農業示范園、43.3hm2的種苗繁育中心,流轉土地133.3hm2種植輸港有機蔬菜,已經進行第2年種植。這里的生態移民主要是早期移民,確切應該叫“吊莊移民”,這里設施溫棚歸孫家灘管委會管理,移民主要是農業園區的雇傭工人。
上述2種生產模式均有其自身的優缺點,第一種模式,即村民是溫棚的擁有者、使用者、受益者,這種方式村民各自為政,自由種植,小片區域內設施蔬菜種植品種齊全,可以供給當地市場消費,種植水平參差不齊,商品質量千差萬別,市場混亂,惡性競爭嚴重,這種模式只能解決移民的溫飽問題,而無法致富。
第二種模式,即村民是雇傭工人,溫室為企業或政府部門所有,這種模式下,可進行設施蔬菜、果樹規模化生產,實現商品供應。但在這種生產模式下無法有效調動移民生產積極性,尤其是農業雇工,其工人的責任心極其重要,由于移民主要來自貧困落后地區,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責任心不強,造成人力資源浪費嚴重,而且農業園區的雇傭工人數量遠遠小于移民數量。
3寧夏生態移民區設施農業發展存在問題
3.1移民素質
生態移民區農民文化和科技素質偏低,觀念相對落后,認知程度低,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地區出現“干部干,農民看”的現象。農民對設施農業能否帶來高收益持懷疑態度,再有就是農民的風險意識過強,農民外出打工潮流也是影響設施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3.2資金投入
政府財政補貼額度偏低,對日益高漲的建筑材料,補貼金額杯水車薪。涉農企業偏少,且均為中小企業,無法滿足移民區需求。農民首先是設施農業的投入主體,然后才能是生產主體。農民進行設施農業的投入除了政府財政補貼外,其余資金缺口都由自己解決,然而搬遷移民基本來自貧困落后地區,經濟水平較低,移民手中根本拿不出大額資金進行設施建設,另外企業和農民在銀行貸款有一定的難度。
3.3農業設施利用
由于移民自身問題(科技素質偏低、風險意識過強等),造成大面積溫棚處于半停產(種植了,但管理水平低)或停產(沒有種植)狀態。
3.4科技水平
設施農業是生產技術含量要求很高的現代農業,從設施建造到生產過程,以至產品上市,科學技術貫穿始終。而南部山區的移民,大部分都習慣于傳統的種植方式,缺乏必要的設施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4寧夏生態移民區設施農業發展方式的探討
要實現生態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設施農業是其主要方式之一,但農業生產,無論是傳統農業,還是現代農業其效益主要體現在規模效益,只有做到一定的規模,才能使農民達到發家致富,而不只是停留在解決溫飽的水平。設施農業本來就是高投入、高科技、高產出、高效益的產業,在國外已十分發達,許多國家將它列為支柱產業來發展,而寧夏大部分設施蔬菜生產的現狀是低投入、低水平、低產出、低效益,日光溫室投入多為每年7.5萬元~10.5萬元/hm2,管理水平較低,年均收入22.5萬元~30.0萬元/hm2。進行現代設施農業生產,必須做到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根本要求,才能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發展目標。筆者認為,由于受區域政治、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解決農民“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在生態移民新村初期設施農業發展可實行“企業(政府政策支持)+農村推廣部門+農戶+基地”模式運行,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載體,企業提出種植計劃和種植標準,由農村推廣部門監督實施,溫室由政府部門監督企業建造完成,農戶在基地內可以租賃或買斷形式進行種植生產。這樣可實現設施產品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又能很好調動移民的生產積極性,這樣運行3~5年后,當地設施產品生產逐漸步入正軌,當地品牌逐步建立,農村推廣部門逐漸撤出,由市場經紀人(由政府制定相應政策引導扶持)所取代,企業逐漸被物流批發市場取代,移民(種植水平較高)買斷溫棚或自建,進行種植生產,逐步實現“物流批發市場+市場經紀人+農戶(區域內品牌蔬菜生產者)”運行模式。區域內生產蔬菜種類、茬口安排和目標市場選擇完全由市場引導,政府職能部門只進行宏觀調控。
無論采用何種發展模式,其目的都是要讓農民增收,農民受益,并且要做到效益最大化,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贏。因此,必須要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嚴把溫棚建造質量關,堅持種苗先行的原則,大力建設種苗繁育基地,引進優良品種,配套相應的設施。合理安排茬口和種植種類,提高生產效益。加大成熟技術的示范推廣力度,提高科技貢獻率,加強移民種植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