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杭州設施農業發展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設施農業作為改造傳統農業、推動現代化發展的主要手段,已成為杭州市發展都市型農業不可缺少的一種產業形態[2]。
1.1杭州市設施農業發展概況
杭州市設施農業的發展起步較早。20世紀80年代,市區近郊就開始發展棚栽蔬菜。然而早期的設施栽培以竹架大棚為主要類型,以擋雨保溫為主要目標,結構簡陋,功能單一。隨著都市農業的快速發展,杭州市的設施農業呈現出迅猛的發展趨勢,面積不斷增加、步伐不斷加快、檔次不斷提升、效益不斷提高,不僅生產內容已拓展到花卉苗木、草莓菌菇、茶葉水果種植及水產、畜牧養殖等各個領域,并且相應的技術設備也已朝著越冬栽培、避雨栽培、微蓄微灌、實時監控、限位籠、防蟲網等高效生產及綜合配套方向發展,初步實現生產規?;?、裝備現代化、經營集約化、生態良性化的轉變,基本保證農產品的周年生產、均衡上市。同時,各區、縣(市)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及產業優勢,因地制宜地逐漸發展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設施農業類型,如江干區的大棚蔬菜、建德市的優質草莓、蕭山區的生豬養殖、余杭區的溫室甲魚等。據調研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市大棚設施栽培面積已達到7867hm2,其中大棚蔬菜4927hm2,大棚水果1907hm2,大棚花卉553hm2,大棚苗木367hm2,其他大棚作物113hm2;畜牧設施規模養殖比例達83.30%,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內部飼養環節使用設施的比重達到86.73%;水產設施養殖面積達到833hm2;全市設施農業年總產值達60.60億元。
1.2杭州市設施農業主要類型
設施農業分類方法多樣,采用生產上比較通用的分類標準[3-5],以其使用性能作為主要分類原則,以建造(或覆蓋)材料作為輔助區分依據,杭州市的設施農業可分為2種基本模式(設施栽培和設施養殖)及5種主要棚室類型。
1.2.1簡易塑料(黑紗)單棚。其為杭州市生產應用多年的簡易棚體,包括小拱棚、遮陽棚等類型。小拱棚通常以竹片、竹竿為棚體弓形骨架,其上覆蓋塑料薄膜,形成畦面拱棚,適合春季低溫季節種植辣椒、大豆、西瓜等蔬菜瓜果。遮陽棚通常以木條、鋼筋為棚體支架,以遮陽黑紗為常用覆蓋物,類型多樣,尺寸不限,適合夏秋強光、高溫季節栽培花卉苗木、飼養家禽家畜。
1.2.2單體塑料大棚。單體塑料大棚為杭州市農區廣泛應用的主要大棚類型,包括簡易竹架大棚、標準鋼架大棚及鋼竹混合大棚等類型。簡易竹架大棚均以竹竿為支撐,具有取材方便、造價低廉等優點,但使用壽命較短,抗風、抗雪災性能較差,適宜于蔬菜、瓜果生產。標準鋼架大棚主要有2種類型,即622裝配式鋼架大棚和825提高型鋼架大棚。其中,825型鋼棚由于增加了棚體高度和棚側通風窗的寬度,不僅增大了棚內空間,改善了作業環境,更提高了冬季保溫性和土地利用率。因此,自2001年以來,825型鋼棚已成為杭州市標準鋼架大棚的主推類型,常用于種植高桿蔬菜花卉及開展溫室水產養殖。鋼竹混合大棚結構與簡易竹架大棚相同,間隔用鋼管和竹竿做拱桿,具有節約鋼材、降低造價等特點,適用性、抗災性及建造成本介于鋼架大棚和竹架大棚之間。
1.2.3連棟塑料大棚。其為杭州市各類農業企業(或園區)近期應用較多的大棚類型。主要以上海農機所設計建造的7430型為代表,棚體空間大、抗災能力強、遮光率小、土地利用率高,但造價較為昂貴,適合種植產品價值高、經濟效益好的高檔蔬菜、瓜果和花卉。
1.2.4玻璃/PC板連棟溫室。其為杭州市部分農業企業(或科研單位)新近引進應用的設施類型,主要是“文洛式”一跨三尖頂類型,使用壽命長久,透光效果良好,便于高效利用和科學管理。但由于建造所需價格和運行管理費用均較為高昂,所以常用于種苗繁育及高檔蔬菜花卉的無土栽培;或用于科研實驗的展覽展示及生態觀光的觀賞旅游。
1.2.5現代化養殖箱室。其為杭州市水產、畜禽生產中普遍應用的主要設施類型,包括水產養殖網箱和畜禽養殖室舍等類型。水產養殖網箱一般為框架浮動式,具有節省土地、設備簡單、管理方便、機動靈活、效益良好等優點,適用于養殖魚、蝦、黃鱔等水產品。畜禽養殖室舍是在簡易圍欄、塑料棚舍等飼養設施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集約化、現代化飼養方式。目前,杭州市畜禽養殖室舍在規?;B殖生產過程中已被廣泛應用,類型豐富多樣、水平參差不齊,其中以封閉型(或開窗型)養殖室舍最為先進,但建設成本和運行費用均相對較高,適于養殖優質蛋(肉)雞、高產肉(種)豬等家禽家畜。
2杭州市設施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杭州市的設施農業規模日漸加大、布局趨于合理、效益大幅提升,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發展條件。然而無論是與國內、外設施農業發展先進的省市、地區相比,還是從高效設施農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來看,杭州市的設施農業總體上還處于完善提升階段,尚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2.1土地流轉難度頗大
設施農業的發展首先需要一定規模的連片土地。但是由于近期糧價提高、菜價上漲,土地的收益不斷增加,不少農民惜地意識也逐漸增強,或不愿將承包土地流轉出去,或對土地流轉期望價格過高。調研發現,近幾年杭州市土地流轉的平均年租金約為11250元/hm2,導致土地流轉成本加大、難度提高。
2.2資金投入力度不夠
設施農業效益可觀,但是前期資金投入極大。盡管各級政府對投資設施農業均有一定額度的補貼補助,但投入力度仍顯不足。同時,由于設施農業的棚舍及內部設施、設備等尚不能作為固定資產抵押,所以向銀行貸款等方式受阻,使農民不能順利發展設施農業。
2.3農業保險缺乏支持
設施農業是典型的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但同時也具有高風險特征。因此,廣大投資者和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日益迫切。但現階段杭州市的農業保險本身存在保險種類不廣、保費收入不高等問題,再加上在開展農業保險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風險、道德風險等原因,阻礙了商業性農業保險的有效供給,致使保險公司沒有能力、更不愿意開展風險較大的農業保險業務。
2.4科技水平相對滯后
設施農業的興起給農業技術研究、成果推廣服務提出了新要求。杭州市的設施農業及配套技術發展較快,尤其在大棚栽培、節水灌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較好的進展,部分科研成果已逐步應用于生產實踐。但總體而言,杭州市設施農業的科技水平相對滯后,不僅設施種類繁雜,而且種養技術粗放,難以實現設施農業整體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發揮,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4.1科技含量低。杭州市的設施農業大多采用低投入、低消耗的技術體系,致使設施條件下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始終在較低水平上徘徊。如設施農業種養品種大多是從常規生產中篩選,通常不能很好地適應設施化生產的特殊環境條件,無法充分發揮其生產潛力。
2.4.2設施水平低。目前,杭州市設施農業的裝備水平較為低下。據調研統計,80%以上的設施、設備仍以簡易型為主,且存在著規范性差、可控性差等問題。首先,各地區搭建的各類棚室,大多為企業(或農民)自建,不管是建筑材料、設計參數,還是結構形式、施工安裝,均不盡相同;其次,杭州市大部分的棚室設施是引進國外或仿照國內其他省市的式樣構造進行搭建,極少根據杭州市的區域特征而進行廣泛篩選或專門設計,因而缺乏必要的適應性支撐,操控性差、利用率低。
2.4.3機械化程度低。杭州市設施農業的配套裝備數量較少,在大部分的設施種植示范園區中,播種、育苗、收獲等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程度較低,尤其是應急加溫、應急補光設備基本空白,導致杭州市設施農業的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同時,由于進口配套設備雖然性能良好但價格昂貴、維修不便,所以大部分設施農業園區購置的
是國內產品。但是國產裝備一般存在功能不齊全、質差不耐用等諸多缺點,影響其應有效能的發揮,制約了其推廣應用的速度。
2.4.4管理水平低。杭州市大部分的設施農業園區生產管理仍然以經驗化、粗放型方式為主,存在能源浪費嚴重、生產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如在設施栽培過程中,盡管大棚內部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與露天栽培有很大的差異,并存在冬春高濕寡照、土壤連作障礙、病蟲高發易發等諸多因素制約,但在實際生產中,大多還是沿用大田作業的栽培經驗和生產技術,產量低、質量差、效益少。
2.4.5相關政策有待配套。設施農業的發展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杭州市的設施農業雖然起步較早,但扶持性配套政策制訂相對滯后,致使設施農業發展中面臨用地指標、融資渠道、技術支撐、購置補貼等各方面的制約,影響工商和社會資本投資設施農業積極性。
3加快杭州市設施農業發展的對策
為了推進杭州市設施農業再上新臺階,需要從整體上統籌考慮、綜合發展,在加強規劃區域布局、建設示范園區;優化種養結構、培育特色產業;出臺扶持政策、搞好配套服務;壯大市場主體、鼓勵企業創新等系列工作力度,營造促進設施農業發展良好氛圍的基礎上,必須以提高生產效益為目的,以保證產品質量為核心,以科技支撐為先導,以推廣應用為手段,切實解決杭州市設施農業發展中存在的技術瓶頸問題,努力推進杭州市設施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3.1棚室設施的標準化
棚室工程是設施農業的基礎。標準鋼架大棚、智能玻璃溫室、現代養殖畜舍等已成為當今世界和我國發展現代化設施農業的趨勢和潮流。因此,應充分依據杭州市的氣候狀況、環境條件、產業特點、生產習慣,對不同類型的棚室工程進行可行性、合理性、經濟性、生態性的研究和論證,并逐步制訂各類棚室設施的建造和安裝標準。同時,應加大宣傳貫徹力度,擴大推廣使用面積,推動杭州市設施農業工程向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3.2種養品種的專用化
種養生物是設施農業的核心。故選育高產優質的種養品種是杭州市發展設施農業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推廣“稀、奇、特”等優良品種,才能體現設施農業高附加值的優越性,滿足城鄉居民對農副產品高標準的需求,并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應根據杭州市各類設施農業的生產特性,加大種子種苗投入資金,擴大引種規模,盡早選育出專用型、系列化的設施農業種養新品種。
3.3配套裝備的區域化
設備裝備是設施農業的保證。發達國家設施農業的機具產品應用十分廣泛,如在設施栽培中,機械化作業的項目涵蓋從耕整到收獲的全過程。因此,應該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在加強對設施農業進口配套裝備進行本地化改造、研發的基礎上,加大對設施農業機具購置的補貼力度,提高杭州市設施農業配套裝備的技術水平和應用比例。
3.4生產技術的科學化
生產技術是發展設施農業的關鍵。據相關報道,在荷蘭、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已形成完整的設施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并向機械化生產管理、計算機監測調控等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6-8]。因此,應該在引進國內外先進生產技術的基礎上,成立杭州市設施農業科研中心,設計課題、安排資金、聯合攻關,研究總結適用于杭州市的種養技術體系及規程。
3.5管理人員的專業化
管理人員是設施農業的靈魂。只有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人員來生產操作、運行管理,才能充分發揮設施設備和技術措施的先進性、效益性。因此,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和多種途徑,大力普及設施農業的科學知識,努力培養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才,切實提高生產者、經營者的素質,如通過制訂相關制度,鼓勵科研單位的專家、大專院校的老師定期進行技術指導;還可以通過政策導向,引導工商企業投資設施農業,并把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經營理念、融資渠道引入到設施農業。
4小結
設施農業既是一種優質高效的生產新技術,又是一個富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農業新產業,更是一項發展現代農業、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目前,盡管杭州市的設施農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但是隨著發展機制和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工程裝備和種養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水平和經營水平的不斷提高,必將推動杭州市的設施農業向著高科技、高層次、高效益及規范化、智能化、系統化方向邁進,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設施設備條件及生產管理模式,成為寓生產、生態、生活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