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遼西地區的設施農業建設發展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設施農業”一詞由“設施園藝”發展而來,與國外文獻提出的“EnvironmentControlledAgriculture(ECA)”含義接近。廣義的設施農業包括設施種植業和設施養殖業,狹義的設施農業僅指設施種植業即植物的設施栽培。本文從廣義層面對設施農業展開論述。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志,是農業集約化、規模化、商品化和現代化的集中體現,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有效途徑。本文對遼西地區設施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進行了系統調研,分析了設施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現階段遼西地區設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對策,以期探索設施農業有效發展途徑。
1遼西地區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生產力的不斷提升,設施農業以其高投入、高科技含量和高效益的特征逐漸演化成為現代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形式。設施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產品產業鏈的形成,是典型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方式。產業化經營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根本途徑。設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注重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核心,以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以利益為紐帶,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現代化的工程設施和裝備改造、提升傳統農業,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來經營管理設施農業,運用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的利益聯結形式將各要素連接起來,使設施農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截至目前,遼西地區設施農業已成為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和主要來源。已初步形成了奶牛、肉牛、肉雞、肉鴨、生豬、肉羊、白鵝、肉驢、蔬菜、食用菌等10個比較完善的農業產業化鏈條。
2存在的問題
2.1經營和投資主體單一,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能力不強
投資主體基本上以農戶投資經營為主,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小,且比較分散,很難形成規模;企業發展規模不大,精深加工層次較低,加工水平和技術裝備及創新能力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2.2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生產技術水平落后
科技型農民和從事農產品專業化生產的人很少,很難適應設施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農業技術服務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直接影響設施農業效益。
2.3設施農產品的加工深度和安全水平不高
普遍存在初級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加工轉化和增值率低,農產品安全標準、技術、管理等與國際接軌不夠緊密等問題,影響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2.4農民組織化程度偏低,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
價格、質量等因素影響著利益連接的緊密度和雙方的行為。農戶與企業違約現象屢有發生,利益聯結機制極為脆弱。
3發展對策
3.1整合各類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以企業、各類合作組織和農民大戶為資金投入主體,采取貸款為主,省市補貼、縣區投入、投入主體自籌等方式,加強資金籌措。積極開展域內外招商和項目推介活動,吸引域內外資金投入設施農業建設,培育和壯大一批設施農業龍頭企業。
3.2積極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通過技術、資金等多種方式入股,發展現代企業組織。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互助協作、聯動發展的原則,建立穩定的產、加、運、銷合作關系。培育壯大農產品經紀人隊伍,擴大流通渠道和銷售網絡。
3.3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
對農產品進行初、深、精、細等不同層次的加工,使農產品多次增值,增大需求彈性,降低市場風險,各種資源得到綜合利用。發展新的加工企業,更新和改造現有的加工企業,注重提高加工質量,創建企業品牌,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
3.4提高勞動力生產水平
聯合農業院校和科研單位,通過多種形式向農民傳授新成果、新技術。加快解決基層農技推廣系統的實際問題,從政策、經費、待遇上給予支持。強化農民在法律、納稅、還貸和保護資源意識方面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
作者:于亮 單位:阜新市植物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