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學的賞識教育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信任、尊重和賞識,而賞識教育便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樹立“每個學生都能行”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信任學生,調整心態,做學生的朋友,創造機會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用多種方式恰到好處地贊揚學生,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賞識教育;尊重信任;調整心態;方式多樣
在初中語文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文章里,作者莫頓•亨特主要為讀者描寫了體弱怯懦的他有一次跟隨伙伴攀登懸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來,最后在父親的激勵下一步一步地走下來,終于脫險的故事。故事中父親的這句話“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對我觸動很深,小亨特正是在父親的鼓勵下才一步步增強了信心。父親是聰明的,面對險情他給孩子的是信心、是賞識,而不是責備。是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所面對的群體是形形色色的學生,他們有的膽小、有的調皮、有的自卑、有的懶惰……試想假如在生活、學習中教師對他們只是一味地埋怨、批評、指責,那結果會是什么?是否就真能夠讓他們改正身上的這些毛病呢?靜下心來想想,那樣做是由于教師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認識不足,畢竟從心理上來說,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心理是不穩定的、不成熟的,他們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能很好地判斷是是非非。學生和大人一樣,也有極強的自尊心,都希望自己的想法、做法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賞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只看到學生的缺點,還要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去鼓勵、賞識他們。下面我就教學實踐中賞識教育的幾點理解淺談如下。
一、要充分尊重、信任自己的學生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保持旺盛精力和愉悅心情的需要,而賞識便能滿足這種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個性,注意培養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點和特長,給他們以自由發展的空間。每個學生都是一顆珍珠,雖然他們身上有著這樣那樣的瑕疵,但卻能散發出不同的光芒,教師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如在有獨立個性的學生面前你要施以平等心態;在敢于質疑的學生面前要施以開放心態;在行為特別的問題學生面前要用博大的愛心去尊重、信任、愛護、引導他們,當然也不能違心地去粉飾、美化他們的缺點和錯誤。
二、要調整心態,做學生的朋友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教師所面對的學生也一樣,因個體的差異,在一個班上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學生,難免會做出一些讓教師頭痛的事情。對此,個別教師往往在“恨鐵不成鋼”的情緒籠罩下,一味地挑剔、苛求學生身上的不足、過失、缺點、毛病和錯誤,于是便有了埋怨、冷眼、批評、諷刺、呵斥甚至體罰,這樣導致的結果便是學生信心的折損、興趣的失缺、活力的喪失、師生關系的對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首先要調整好自身的心態,放下埋怨,放下煩惱,在與學生相處的時候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心底無私。把自己放在學生當中,把學生當作與我們年齡相仿的朋友,消除心理上的羈絆,讓自己與學生和諧相處、平等相待,用賞識的眼光、寬容接納的態度,去聆聽靈魂深處質樸純澈的心語。教師可以換一種方式去喚醒學生早已塵封的潛質、潛能,去校正他們迷失了的價值追求的方向,誘發他們心中創造的靈光。
三、要創造機會,給予成功體驗
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其發展和表現也不一樣。但教師應該清楚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與長處,只要我們平時多留心,多學學伯樂,一定會發現學生身上的亮點和潛能。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落后的學生,教師不能一棍子將其隔離,使他們游離于集體活動之外,而應主動地去尋找、去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想方設法鼓勵他們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來,給予幫助,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要用多種方式,贊揚恰到好處
學生總是希望被教師欣賞,得到教師的肯定。當然,作為教師,也一定要使學生感到他們每一個獨特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每一個極其微小的進步都會被重視,都會得到肯定與欣賞。但欣賞的方式要多樣,欣賞的度要盡量恰如其分,切不可言過其實。例如,當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教師可以用欣賞的語氣贊嘆:“答得多好啊!”當學生在體育競賽中獲得名次,為班級爭了光,教師可以說:“我真為你感到驕傲!”當學生取得某些進步時,教師可以說:“有進步,祝賀你。”當學生做了好人好事,教師可以給他們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或者一次輕柔的撫摸,所有這些都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快樂和巨大的信心。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用賞識的目光看待學生,多用賞識的話語鼓舞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作者:雷志榮 單位:甘肅民勤縣蘇武鎮新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