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賞識教育的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融入賞識教育的重要性
從本質上來說,賞識教育并不是表揚和鼓勵,主要是賞識學生的一個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在教學中創建良好環境,為學生指明發展方向,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教師的賞識教育,因為他們處于成長期,在行為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所以有必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賞識教育。將賞識教育合理運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一,賞識教育的合理融入會讓學生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產生較強的信心。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全面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第二,賞識教育讓教師和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學生對教師教學產生較強的信心,就會針對具體的問題與教師進行溝通和分析。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會共同進步,最終強化師生關系。第三,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賞識教育為學生提供鼓勵和支持,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朝著多個方面發展和進步。總之,賞識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賞識教育的具體途徑
1.規范教學語言,重視學生學習表現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政治教師要對自身的教學語言進行規范。在教學中,要運用和諧和幽默的語言,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變得更加活躍和和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課堂中,教師從具體的教學目標出發,關注學生的具體學習表現。這樣,就會深入了解學生,在具體事情上展現出德育素養和法治思想,最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比如,教師在“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的教學過程中,要從交友的原則出發,讓學生對友誼進行交流和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才會對朋友產生清晰的認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發言的機會,并鼓勵和肯定學生,最終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重拾信心。這樣,學生學習的表現得到認可和鼓勵,就會強化學生的學習行為,最終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產生清晰的認知。
2.關注學生個體發展,賞識行為和品德
教師在實際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關注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良好行為和具體表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如果得到相應的肯定和表揚,其個人榮譽感會得到滿足,并最終展現出一定的帶頭示范性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具體學習表現,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學生的行為表現。比如,教師在進行部編教材初中道德與法治“交往藝術新思維”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呈現出人們交往的相關視頻,學生在真實案例的激發下,會深刻理解何為交往的藝術。在此,教師開展賞識教育就會引領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品德,滿足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要求。
3.創建良好班風、校風、家風,營造良好德育氣氛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良好班風、校風和家風為學生提供引領和幫助。這樣能更好地進行初中生品德修養和法治思想的建設。教師在教學時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典范。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之間和諧交往、相互幫助。在其中融入法治常識,提升學生的法治修養。另外,政治教師還應該和家長進行密切的溝通和交流。從教育理念出發,家長也需開展賞識教育,在家庭中對學生的言行進行規范,最終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法治思想,提升學習效果。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升級和優化,合理融入賞識教育,讓學生真正理解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價值和意義。同時,還應該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讓學生在學習上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教師要聯合家長,對學生的言行進行規范,在教育多主體合作的背景下,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提供助力。
作者:吳曉楠 單位:武漢市光谷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