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企業稅收籌劃之我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大減少了企業政策上的束縛,市場經濟呈現出活力。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合理的企業稅收籌劃將是企業取得發展強有力的保障,標志著企業從最初的幼小不斷走向成熟。本文通過闡述企業運營過程中稅收籌劃時應注意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強調企業提升對稅收籌劃的重視力度,提升企業風險管理的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企業;稅收籌劃;注意事項
一、引言
所謂的稅收籌劃值得是納稅人依據我國的稅收政策條例,在納稅之前選擇符合自身利益的納稅方案,減少自身在稅收方面的支出,進而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籌劃行為。稅收籌劃在發達國家十分普遍,是企業制定戰略決策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然而由于我國的稅收體制存在一定的漏洞,并且開展稅收籌劃的時間較為晚,大多數依然停留在簡單的稅務核算、報稅等工作,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稅收籌劃對于企業的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增加,企業應當提升對其的重視力度。
二、稅收籌劃的正確認識
1.稅收籌劃不同于偷稅漏稅。稅收籌劃是企業的一種戰略籌劃行為,也是法律上所允許的企業理財手段,其性質是合法的;而偷稅漏稅違反了我國的稅收條例,通過采取偽造、變造賬簿等方式進行稅務的虛報,減少企業的應納稅款,其性質是違法的,因而正確認識稅收籌劃與偷稅漏稅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2.稅收籌劃的重要性。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從企業自身的經營活動、籌資、投資等環節著手,對于各個環節的稅收進行科學地規劃,形成一套符合企業自身實際的納稅方案,從而減少企業在稅款上面的支出,這是發達國家企業通常采取的理財活動,我國的企業可以參考借鑒。
三、科學合理籌劃企業各環節的稅收工作
對于整個企業而言,企業的稅收活動貫穿于整個企業生產運營過程,包括企業的經營、籌資以及投資等活動,因而稅收的籌劃應該從企業的成立、生產經營全過程著手。1.在企業成立時進行稅收籌劃。企業剛剛進行組建,此時就應當對企業的組織形式、投資地點等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考慮是否能夠享受到國家的稅收優惠,從而降低企業在剛成立時的稅負,提升企業的投資回報。(1)企業組織形式的籌劃。對于分公司的選擇,在納稅規定上就有較大的不同。分公司由于其特殊的形式,并不是獨立的法人單位,它實現的盈虧都需要向總公司進行計算納稅,因而分公司的盈虧狀況將極大影響整個公司的應納稅額。然而對于子公司,由于其獨立法人單位的性質,子公司和母公司都分別需要進行稅額的繳納,因而可以看出,如果新成立的公司在剛開始就能進行經濟盈利,那么設立子公司將是最佳的選擇,更加方便母公司對其進行盈余調節;如果新成立的公司在剛開始就出現經濟虧損,那么設立分公司將是最佳的選擇,可以盡可能的減輕總公司的稅收負擔。(2)投資區域的選擇。依據我國現行的機制,對于不同區域以及同一地域的不同地區都有明顯的稅收政策上的差異。就比如如果在我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國家政策傾向性的區域,其稅收政策就與其他地區具有明顯的差別,因而企業在進行項目的投資時,應當充分考慮地域的稅收政策差異,從而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增強企業的經濟運轉能力。2.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進行稅收籌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企業運轉的最為重要的一環,企業可以通過財務核算方式、財務管理方式等進行企業稅收籌劃,實現企業減稅的目標。(1)納稅調減項目的稅收籌劃。為了支持鼓勵我國企業的發展,我國對于重點扶持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就比如對于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類的項目、節能節水等資源節約型項目以及從事環境保護類的項目均可享受“三免三減半”的所得稅優惠,進而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增強企業自身的經營運轉能力。因而,企業應當結合國家各種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極大的降低企業應繳納的稅負,促進企業經濟的增長。(2)慎重選擇計價方式,準許扣除成本項目的納稅籌劃。不同的計價方式產生不同的結果,對于存貨計價方式,基于我國的稅法和新出的會計準則,存貨的發出一般有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以及個別計價法等,因而在進行稅收籌劃的時候,考慮每一種計價方式的特點慎重選擇,可以達到減稅增值的目標。對于折舊方法的選擇,基于我國的稅法和新出的會計準則,企業集體折舊的方法包括加速折舊法以及平均年限法等,企業對于固定資產進行折舊以此達到節稅的目的。(3)應稅收入的納稅籌劃。倘若納稅人可以推遲或者減少納稅所得,就可以極大降低本期的應納稅所得,進而推遲或者減少所得稅的繳納。縮減收入項目、減免稅收入,對于會計上應當作為收入處理的項目可以依照相關的規定對相關的收入做出減免。就比如國債利息的收入,企業通過理財活動購買國債,國債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可以不按企業所得稅處理,對其進行減免。因而企業在進行應稅所得額的計算時,可以適當對縮減收入項目、減免稅收入進行調減。稅務上不確認收入、會計上確認收入的調減項目。就比如基于權益法所得的收入,按照現行的會計準則,采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進行核算時,被投資的單位當年所實現的凈利潤額,投資企業就應當按照投資的份額對投資的收益進行確認,但是稅法規定只有在被投資單位進行分利時才可確認投資收益。因而企業對于此類可在稅務上不確認收入,在會計上確認收入,對于應納稅收進行適當的調減。
四、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時應注意的問題
稅收籌劃作為企業維護自身權益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在我國法律法規允許下選擇最優的納稅方案,從而減輕企業的稅負,增強企業經濟增長動力。企業稅收籌劃涉及企業諸多方面的活動,具體包括企業的理財、經營以及投資等,當然與政府向相關的稅務機構也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而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當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企業稅收籌劃應當在法律法規的允許之下進行。企業稅收籌劃必須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只有在此前提之下,才能保證企業制定的納稅方案以及企業自身經營活動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不然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需承擔相應的經濟連帶責任,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而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之前,就必須充分考慮稅收籌劃的合法性,此外,企業應當完整保存相關的會計憑證,按時交納稅款,這樣才能避免企業出現稅收方面的處罰,這也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另一種形式。2.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應當從宏觀上考慮。企業進行任何的經濟活動都是為了實現企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這一目的。這就要求企業不應單單關注個別稅種稅負的高低,這一項稅額繳納少了,另外一項將必然將其補上,因而企業應當著眼于企業整體稅負的輕重。此外,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不能將眼光放窄,僅僅頂住某一時期納稅最少的方案之上,而應當充分考慮企業的總體發展目標,不能單單為了節稅影響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3.提升財務人員對于稅收政策的了解程度。財務人員不應當只是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解決企業的財務問題,而應當具有自我提升意識,增強對于專業知識的了解程度,充分發揮出自我的價值。財務人員不斷加強稅收知識的學習,不斷深入對企業業務知識的了解,關注稅收政策的變革,將自身的業務知識與稅收知識相結合,加上對稅收政策變革方向的把握,盡可能地將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做好,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從而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五、結語
在現代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稅收作為企業理財通常采取的手段之一,如何在依法納稅的前提之下盡可能降低企業的稅負是企業獲得利益最大化必須考慮的問題。而企業稅收籌劃又作為企業從幼小走向成熟的一項重要標志,能夠從側面反映出企業真正的發展潛力和企業的戰略眼光,著眼于總體管理決策進行稅收的籌劃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節稅增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道佳,企業稅收籌劃中風險規避問題之探究[J],《中國市場》,2014(9):133-134.
[2]趙飛飛,淺談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防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4(12):56-56.
[3]陳清賢,淺談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防范[J],《財經界》,2014(5):263-263.
作者:鄒華梅 單位:重慶琨麟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