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稅收籌劃涉稅風險規避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企業在稅收籌劃過程中面臨著法律風險、稅務管理風險、稅務救濟風險等,此外稅法的特殊性,企業若是違反了稅法規定,不僅面臨著行政處罰,影響企業信譽,還有可能觸及刑法,給企業或個人帶來損失。因此,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企業應該提高涉稅風險的防范意識,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質,規范稅務管理體制,加強部門信息溝通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稅收籌劃;涉稅風險;風險規避
隨著我國的稅務管理強度不斷增強,稅務稽查力度不斷加大,在稅收政策體系越來越復雜,企業商業行為日益多變的環境下,加大了稅收籌劃的涉稅風險,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稅收成本。若是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規劃不當,不僅會影響企業的效益,還會承擔稅務處罰,受到法律制裁,加劇稅收負擔。若是情節嚴重還有可能觸及刑法,被追究刑事責任,極大影響了企業的商譽。因此,本文研究企業稅收籌劃的涉稅風險與規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稅收籌劃中的涉稅風險
企業日常經營中的涉稅活動在每一個環節所涉及到的風險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影響涉稅風險的因素也是多樣的。從內外兩方面來說的話,企業涉稅風險的內部因素主要是有三點:一是企業管理者的涉稅風險防范意識,二是依法納稅意識,三是財務人員專業水平;企業涉稅風險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對稅法政策的理解。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類:第一,法律風險。企業在稅收籌劃過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稅收政策錯誤理解。近年來我國稅收政策處在不斷調整過程中,尤其是在將需繳納營業稅的經營活動改為繳納增值稅后。企業在稅收籌劃時若是沒有把握好稅收政策的變化,可能使得稅收籌劃轉變為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是不清楚稅收政策法規,我國稅收政策會根據經濟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等做出相應的調整,企業在稅收籌劃時若是不清楚稅收政策,可能會導致錯失稅收優惠,進而導致企業稅務成本增加。第二,稅務管理風險。企業經營過程中有眾多的涉稅行為,企業在進行稅務管理時,應在足額繳納稅款的同時做好其他稅務管理事項,若是哪一環節存在疏忽,則會面臨稅務機關的責任追究。企業應清楚納稅方面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依法履行義務。第三,稅務救濟風險。稅務救濟主要包含稅務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三方面的內容。企業有稅務爭議行為,在提起稅務救濟時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救濟權,做好風險防范,否則由于爭議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稅務機關更加清楚相應的稅收政策,企業可能無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企業稅收籌劃中的涉稅風險成因
1.稅收法律體系不完善。目前,我國稅收政策還處于不斷調整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企業財稅人員若不及時學習最新的稅收法律政策,則容易進入涉稅誤區。再加上針對特定稅種的稅收法律較少,這類稅種納稅申報時缺乏詳細的政策依據,容易產生涉稅風險。2.稅收政策宣傳不到位。各級相關部門應做好對新出臺稅收政策的宣傳,確保企業清楚了解最新的稅收政策。稅收政策是企業依法納稅申報的依據,若是相關部門沒有做好宣傳,企業不清楚最新稅收政策導致涉稅風險,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稅收負擔,還會影響新政策的實施與推行。3.企業涉稅風險防范意識薄弱。企業涉稅風險防范意識薄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企業管理層缺乏涉稅風險防范意識。一方面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由于對企業的涉稅風險缺乏防范意識,沒有考慮國家稅收政策法規,無法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增加了企業的稅負負擔。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層涉稅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管理層可能運用違法手段減輕企業稅負,獲取不正當利益。其次,財務人員涉稅風險防范意識薄弱。一方面很多企業沒有專門的辦稅人員,財務人員既要處理會計業務還需要關注稅收政策,這就容易導致財務人員在工作繁重情況下,缺乏對稅收政策的關注,進而錯失稅收優惠,增加企業稅收負擔。另一方面會計和稅法在核算上是有差異的,而有些企業的財會人員沒有注意區分,導致計稅出現錯誤。最后,由于我國稅收法律體系還不完善,在某些涉稅活動中,稅務機關具有自由裁量權,若是不法稅務人員濫用權力,則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稅務風險。4.會計工作不規范。會計核算是財務工作的基礎,若是會計核算不準確,直接影響企業稅款的申報,降低了稅務工作的準確性。但目前很多企業存在會計賬簿設置不完善、會計科目設置不合理,成本費用核算不準確,涉稅憑證不完整等問題,這些會計工作的不規范極大的增加了企業的涉稅風險。
三、稅收籌劃中涉稅風險的規避措施
1.提高涉稅風險的防范意識。企業應加深對涉稅風險的了解,樹立涉稅風險防范意識,加大對涉稅風險的防范。企業管理層對于涉稅風險的防范意識主要從企業文化和員工兩個角度提高。首先從企業文化入手,企業文化是由思想和意愿組成的。因此企業應形成對涉稅風險有效防范的企業的文化,自上而下踐行,杜絕違法偷稅漏稅的意圖,提高涉稅風險的防范意識。從員工角度,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形成正確的涉稅理念,不做假賬,不進行財務造假,從根源上降低企業涉稅風險。2.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一方面,企業的稅收籌劃一定程度上依賴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若會計處理有錯誤,稅收籌劃則容易出現錯誤,增加企業稅收成本和涉稅風險。因此,財務人員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涉稅活動、繁瑣的稅款計算時,應對每一涉稅環節謹慎處理,防范產生不必要的涉稅風險。另一方面,財務人員還需及時學習稅收政策,關注涉及到企業自身經濟利益的稅收優惠。根據稅收政策變動及時調整稅收籌劃,減少誤用稅收政策的風險。與此同時,財務人員在關注稅收政策時,不僅關注稅收政策的內容,還需關注稅收政策的時效性。避免因不清楚截止時間,而導致稅收優惠無法及時使用的風險。因此,財務人員應提高業務素質,增強財務核算能力,以及學習稅收政策的能力。3.規范稅務管理體制。首先,企業應明確財務人員的崗位職責,完善財務制度,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提高風險防范的能力。其次,應對稅收籌劃制定嚴格規范的程序,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涉稅風險,完善稅收籌劃設計,確保稅收籌劃方案順利執行,規避重大稅收籌劃漏洞,降低企業稅收負擔。4.完善涉稅風險監督機制。不完善的內部監督制度是企業產生涉稅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內部監督制度不完善,則無法及時發現企業在稅收籌劃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因此,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制度,定期對企業稅收籌劃進行稽查,及時發現企業稅收籌劃活動存在的稅務漏洞,降低涉稅風險。此外,若是企業財務人員能力受限,無法建立完善的內部制度,企業可以通過外聘專業稅務人員依據企業的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內部監督制度。5.加強部門信息溝通。各部門信息溝通不暢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涉稅風險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僅依靠財務部門或某一財務人員可能無法充分理解各稅收政策代表的含義,因此各部門依據專業特長,可以集思廣益,共同發現有利于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僅財務部門清楚稅收優惠政策,其他部門進行業務活動時可能無法有意識的向稅收優惠政策靠攏。因此,企業應加強信息溝通,利用現有資料,最大程度上滿足國家制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合理合法的進行稅收籌劃。
四、結語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進行各項經營活動,而稅收支出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在逐利的前提下,企業一般會進行稅收籌劃,但考慮到稅收政策不斷變化,涉稅人員專業素質欠缺,防范稅收風險的意識薄弱等原因,企業稅收籌劃時容易產生涉稅風險。因此,企業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運用合法手段減少稅收負擔。
參考文獻
[1]萬小云.企業稅收籌劃的涉稅風險及規避措施分析[J].商訊,2020,(24):127-128.
[2]馬彥丞.企業稅收籌劃的涉稅風險與規避研究[J].商訊,2020,(11):98-99.
[3]熊雯.企業稅收籌劃的涉稅風險與規避研究[J].納稅,2019,13(23):48.
[4]祝玉平.企業稅收籌劃的涉稅風險與規避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6):162-163.
[5]梁金慶,趙竹明,辜榕容,于津.管窺“營改增”對科研院所提出的挑戰[J].經濟師,2016,(7):118-119.
作者:朱春燕 單位:青島明遠置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