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食品加工業公司經營績效評價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副食品加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該行業企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企業經營績效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有效提高此行業企業績效的措施,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國民經濟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對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業發展和促進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我國對食品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這對農副食品加工業的規范運行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副食品加工業的良好發展。因此,本文以2020年在我國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農副食品加工業中的54家非ST上市公司為樣本,針對該54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財務指標進行具體研究,并對其績效結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得出,2020年我國54家農副食品加工企業的經營績效差異明顯,并針對農副食品加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有效提高經營績效的優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加工;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品牌形象;優化建議
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對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且深遠的意義。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制造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穩步提高,作為制造業下重要的子分支,農副食品加工業也獲得了較為充足的發展。然而,由于農副食品加工業存在自身特點,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了諸如技術水平落后、科技創新不足和行業標準不規范、品牌創新不足等問題,導致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的發展顯得較為不力。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通過自身財務績效的評價分析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及時調整和改進顯得至關重要。因此,本文以2020年在我國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農副食品加工業中的54家非ST上市公司為樣本,對該54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財務指標進行研究,對其財務績效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可以得出,2020年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的經營績效差異明顯,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優化建議。
1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的發展現狀
農副食品加工業屬于制造業的重要子行業,通常是以農、林、牧、漁業等產品作為原材料進行生產加工的經濟活動。農副食品加工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第的一產業,也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時,農副食品加工業的穩定持續運營,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隨著我國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國家積極推出并制定了一系列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產品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以促進農副食品的質量安全指數提高,對農副食品加工業的規范化、合理化運行產生了較為積極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農副食品加工業的運營發展。再加上近年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也是推進國內農副食品加工業得以快速發展的經濟大背景。隨著市場對農副食品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市場規模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2020年,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經濟保持增長態勢,農副食品加工業營業收入22497.1億元,同比增長4.3%;利潤總額769.6億元,同比下降2.0%。從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來看,食品企業增加值保持穩定增長,農副食品加工業也不例外。2020年,我國農副食品加工企業數量約2萬余家,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從利潤方面來說,2020年度該行業虧損企業約35%,這一數據表明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的利潤較低。雖然農副食品加工企業基數大,但是與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多數中小加工企業以粗加工為主,加工粗放、科技含量不足、對資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生產加工方式落后、資源分布較為分散、加工的資源有效利用率低和產品結構不合理一系列特點。
2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
2.1樣本選取與樣本數據適應性檢驗
本文以農副食品加工業為樣本,選取了2020年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中54家樣本公司,通過研究其關鍵財務指標,分析評價該行業企業的經營績效情況,根據該行業企業的自身特點并遵循全面、客觀的基本原則,從償債、成長、營運、盈利能力4個方面著手,運用因子分析對其財務績效進行評價,構建企業經營績效評價體系。為了確定所選取的指標是否具有適應性,對選取的數據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如果KMO值大于0.5,則代表所選取的樣本適合做因子分析;如果Bartlett球形度檢驗Sig.值小于0.05,說明此次因子分析有效,具體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通過對原始數據進行檢驗,得出值為0.630,大于0.5,說明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檢驗Sig.值為0,說明不是單位陣,因子分析有效。
2.2因子提取
本文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所選取的14個財務指標運用SPSS軟件提取出4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如表2所示。
2.3因子解釋與命名
本文采用正交旋轉法中的最大方差法從所選取的14個指標中提取4個因子的載荷值,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表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對于所選定的14個指標提取出的4個因子中的載荷值差異較大,總資產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率在第1個因子中有較高的載荷,可以解釋為盈利能力;主營業務成本率、營業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報酬率、資本保值增值率在第2個因子中有較高的載荷,可以解釋為成長能力;在第3個因子中現金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有較高的載荷,可以解釋為償債能力;第4個因子中有較高載荷的是存貨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可以解釋為營運能力。
2.4因子得分與綜合得分
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在表1的基礎上可以得出其成分得分系數矩陣,根據得分系數矩陣,可以得到4個因子的得分計算公式,再根據因子貢獻進行加權計算,構建經營績效綜合評價模型,并據此得出54家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綜合得分排名情況,計算公式如下:F1=0.006X1+0.056X2+0.045X3-0.063X4+…+0.271X13-0.027X14F2=0.267X1+0.679X2+0.289X3-0.298X4+…+0.067X13-0.056X14F3=-0.054X1+0.238X2+0.012X3+0.023X4+…+0.565X13+0.408X14F4=-0.034X1+0.076X2-0.065X3-0.034X4+…-0.458X13+0.208X14F(綜合)=0.356F1+0.283F2+0.272F3+0.185F4根據上述公式可以分別計算出54家上市公司的F1、F2、F3、F4值和綜合得分F,根據各個公司的綜合得分排名將其分為三檔:第一檔為第1~18名,以京基智農為代表,該檔樣本公司的經營績效較高。第二檔為第19~36名,以仙壇股份為代表,該檔樣本公司的經營績效中等。第三檔為第37~54名,以煌上煌為代表,該檔樣本公司的經營績效較低,如表4所示。
3農副食品加工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制造業的不斷發展,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也得到穩步運營,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技術水平和行業基本準則等導致存在諸多問題,由此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績效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3.1技術水平落后,科技創新不足
在技術水平方面,目前我國農副食品加工企業對先進的生產加工設備使用率較低,人員科技水平較低,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再加上企業對于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方面存在滯后,缺乏研究創新,導致農副食品加工業較為依賴進口設備,這對本行業穩定發展極為不利。在科技創新方面,目前我國農副食品行業就業人數眾多,但是就業人數與崗位人才需求方面極不匹配,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和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方面存在不足。根據相關機構的研究統計,在我國農副食品加工企業中,滿足國家對食品加工企業崗位需求的企業比例較低,很多農副食品加工企業的高科技、高學歷人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3.2行業標準不規范,品牌創新不足
近年來,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雖然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由于行業標準不規范,使得農副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企業通常采用傳統的生產方式,增長方式較為粗放,以生產能力的擴張為主,而對自主品牌的建設方面存在疏忽,導致缺乏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自主品牌。總體上與發達國家工業相比,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長期以來在市場和技術方面處于弱勢,再加上國內農副食品加工業大多數產品均處于技術含量較低、行業準則不規范的中低檔次市場,很多企業不重視自身的品牌效應,缺乏創新理念,沒有形成自身企業優勢并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以至于其利潤水平薄弱,經營效益始終處于不高不低的狀態,無法獲得進一步提高。
4農副食品加工企業提高經營績效的優化建議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我國農副食品加工企業要想在當前環境下有所突破,必須及時解決阻礙其發展的問題。對于當前我國農副食品加工行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了相關的可行性建議,具體可闡述為以下三個方面。
4.1完善信息披露,加強上市公司規范
為了對我國農副食品加工行業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進行合理評價,需要從各自企業年報中選取數據指標,如果企業在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方面存在問題和漏洞,企業所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就會影響到企業經營績效的評價結果。除此之外,相關機構還要加強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規范監管,對于違反信息披露規范要求的企業進行處罰,提高財務報表的整體質量,避免誤導投資者。只有這樣,才能根據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對其進行經營績效的合理評價,并提出合理的優化建議。
4.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高新技術創新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農業的發展對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甚至決定了經濟發展的根基。農副食品加工業作為與農業緊密相連的產業,其健康持續發展關乎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隨著我國農業逐漸規模化發展,向國際化靠攏,未來農業的出路只有靠上游農副食品加工業發展的帶動實現協同進步。因此,政府機構可以適當地對農副食品加工業進行政策補貼,實行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最為顯著的提升作用。除此之外,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科技創新永遠處于核心地位,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農副食品加工業作為與農業息息相關的產業,本身的生產技術和創新方面存在限制,產品的創新能力更是有限。但是,為了更好地獲得可持續性發展,農副食品加工業應當突破瓶頸,加大企業科技創新力度,引進科技創新型人才,重視科研隊伍的建設。
4.3促進產品深加工,形成核心競爭力品牌
隨著我國監管機構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的增強,農副食品加工企業面臨的監管工作也越來越嚴格。目前來看,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品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級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中低檔產品多、高檔產品少。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和其獨特的口味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放心食品”“綠色食品”等安全、味道好、健康的產品備受青睞。因此,為了順應當今社會新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口味的偏好要求,農副食品加工行業企業應該順應當前的發展形勢,樹立各自的核心品牌,促進良好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核心競爭力的打造。總而言之,深加工會是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會是行業未來的關鍵。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食品,哪個企業品牌生產的產品口感好、質量優、安全指數高,哪個品牌就能更加吸引消費者進行購買,并對品牌產生依賴感和信任感,也就意味著哪個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
5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我國農副食品加工業中54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對其財務績效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得出,2020年我國54家樣本公司的經營績效差異明顯,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如技術水平落后、科技創新不足和行業標準不規范、品牌創新不足等問題。因此,本文提出了有利于提高該行業公司經營績效的優化建議,具體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加強上市公司規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高新技術創新;促進產品深加工,形成核心競爭力品牌,以期為我國農副食品行業未來的運營發展提供幫助和借鑒。
作者:鄧永良 單位:中慧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