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現狀及應對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上海市青浦區通過農業產業的合理布局,加快農產品綠色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應用,加強農業生產全程監管,全面推進了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目前,青浦區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率位居上海市第三。但由于現行的綠色食品認證制度的限制,生產經營組織的管理不到位,工作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青浦區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受到一定影響。為解決上述問題,青浦區應優化認證主體,完善工作機制,提升技術支撐和政策扶持等,從而確保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健康持續開展。
關鍵詞: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標準化生產;品牌知名度;青浦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日益受到上海市民的關注。其中,綠色食品因其優質、安全、環保而倍受百姓青睞。青浦區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黃浦江上游,區內環境優美、土壤肥沃、水系豐富,適合農業生產,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據考古確證,青浦種植水稻已有6000年的歷史[1],其中,青浦薄稻米、水產品在上海市具用很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目前,青浦區被列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再加上青西太浦河區域是上海市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故青浦區發展農產品綠色生產和開展綠色食品認證的意義重大。近年來,青浦區農業部門一直聚焦農林牧副漁的“一頭一尾”,提出了“一粒米、一棵菜、一枚果、一條魚”的特色產業方針,科學制定了“綠色食品認證五年目標(2018—2022年)”,力求到2022年底,農產品的綠色食品認證率達30%,并著重在薄弱農產品“一條魚”上,積極與技術部門協同探索,加強水產品綠色生產和認證工作,從而使青浦區的特色農產品全面進入綠色生產時代。在此背景下,筆者擬對青浦區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現狀和采取的主要方法進行總結,并在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措施。
1青浦區農業概況及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現狀
2019年青浦區水稻種植面積在8133.33hm2以上,蔬菜種植面積在2666.67hm2以上,林果及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在666.67hm2以上,池塘養殖面積在1733.33hm2以上,水面積在1800hm2以上,農產品總產量約5×105t。近幾年,在市、區兩級政府部門的行政推動下,青浦區上下齊心協力,率先在種植業領域大力推進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截至2019年11月底,青浦區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已達3733.33hm2以上,核準產量達129721.13t,認證率達24.82%,位居全市第三,共有59家企業的82個農產品獲得認證,涉及農產品種類主要是糧食、蔬菜、林果等,其中特色優勢農產品茭白的綠色認證面積達1320.4hm2,認證產量為79524t,占茭白總產量的15.21%。按認證農產品的類別統計,糧食占19.97%,蔬菜(包括草莓和食用菌)占27.2%,果品占18.35%。但值得注意的是,青浦區優勢特色水產品的綠色食品認證工作還未有所突破。
2青浦區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的主要方法
2.1合理布局,廣為宣傳,有序推進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
為確保農產品生產環境優良、產品優質、符合綠色食品標準和認證要求,區、鎮兩級相關部門通過微信平臺、業務會議交流、科技小分隊、“12316”熱線、“三品”現場監管等途徑,大力宣傳綠色食品認證的基本知識以及開展綠色食品認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農產品綠色生產走進農業生產經營者的心中。同時,在每年年底進行綠色食品認證意向摸底調查,從而確定下一年度的發展對象,并進行過程指導和監管。此外,將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納入對街鎮的績效目標考核范圍,以促進青浦區農產品綠色生產。
2.2加快農產品綠色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和應用,滿足綠色食品認證的技術要求
通過青浦區農委統一布署,各業務技術部門通-32-力合作,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及時對種源、栽培技術、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農產品生產環節進行研究,盡早推出農產品綠色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并應用于農業生產。同時,在投入品上采取相應的保障措施,確保農產品綠色生產。例如,青浦區在水稻種源上,由種源基地和專業種子管理團隊進行服務指導,確保采購非轉基因種子;在農藥使用上,按生產需求統一采購并分類指導使用;在肥料施用上,對有機肥施用進行政府補貼。
2.3加強全程監管,提升農產品質量
區級工作機構在市級工作機構的支持和街鎮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加強了農產品綠色生產全程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措施的落實,并注重采用現場檢查、環境和產品抽檢等監管手段,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控制和全程監管落實到農產品生產經營各環節,實現“產”“管”并舉,真正實現綠色食品認證工作所倡導的綠色、減量和清潔化生產。同時,由于農產品綠色生產過程中,遵循資源循環無害化利用的原則,嚴格控制和減少農業投入品(特別是化學投入品)的使用,從而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此外,通過綠色食品的認證,提升了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
3青浦區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現行的綠色食品認證制度限制
3.1.1認證主體性質與認證規模不相符根據《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申請人必須是經工商注冊、能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單位,而未經注冊的家庭農場就不具備申報條件。同時,不同種類農產品的最小產地規模與上海都市型農業發展不匹配,與家庭農場模式不相符。
3.1.2土地承包合同年限與認證周期不符根據認證技術規范的要求,申報人的當前土地流轉期限至少應覆蓋一個認證周期,加上認證審核過程,土地承包合同期限至少在三年以上(不含三年),這與青浦區土地流轉現行的一年一簽政策有沖突。
3.1.3綠色食品相關標準滯后,與生產脫節近年來,青浦區在農產品生產中,大力推行綠色防控技術,大批新型、低毒、低殘留農藥進入推薦使用名錄,而《NY/T393-201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修訂遲遲不,限制了綠色食品的認證。
3.1.4水產品綠色食品認證難由于水產養殖業領域中綠色飼料供應商奇缺,且種苗繁育用藥殘留超標等問題,青浦區特色優勢水產品的綠色食品認證工作難以取得突破。
3.2生產經營組織(農業企業)的管理不到位
3.2.1人員少,職責分工不明,質量控制落不到實處生產經營組織(農業企業)是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的主體,根據《綠色食品認證及標志使用收費管理辦法》和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申報企業必須建立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并運行。但當前很多農業企業的人員配備不夠,“夫妻店”居多,甚至有的農業企業法人身兼數職,生產、管控、銷售單人承擔,管理效果不理想。
3.2.2存在土地轉包的問題,生產與管理脫節目前,青浦區部分合作社承包土地后不自行經營,而是通過土地轉包的形式出租給多個散戶,管理體系與生產過程各行其是,致使制度形同虛設。
3.3“三品一標”工作機制不完善
3.3.1工作人員配備不足,認證工作存在盲區目前,青浦區“三品一標”工作隊伍建設還未完全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管工作有序、有效開展。主要表現為:(1)街鎮雖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但大多數街鎮無固定編制、無專職監管員,手頭的業務工作較繁雜,無法全身心地進行“三品一標”監管工作,業務水平有待提高。(2)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大多由村委會農業負責人兼任,缺位情況嚴重,日常巡查極不到位。(3)區級“三品一標”工作人員少,遠不能滿足今后“三品一標”的發展趨勢,更與市級相關部門提出的“三品一標”機構設置要求有距離。
3.3.2缺乏服務指導,限制了綠色食品認證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目前,青浦區綠色食品認證的具體工作由專門機構負責,但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和監管是一項棘手的工作,需生產和監管部門聯動,相互配合,且農業企業的農產品綠色生產操作規程的制定和日常按標生產更離不開各技術部門的服務指導。但青浦區缺乏技術服務指導,限制了綠色食品認證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4青浦區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的應對措施
4.1健全優化工作體系和機制,明確職責,層層推進
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是農業行政部門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能,區級行政主管部門應設立專門科室和專業工作隊伍,主要負責工作目標及相關制度的制定和落實;組織協調技術部門制定農產品綠色生產操作規程,并應用于生產;組織街鎮工作人員進行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及監管工作,進而指導和督促農產品生產經營組織制定全程綠色質量控制規范,并嚴格執行。同時,建立檢查員、監管員、內檢員隊伍,做到縱向區、鎮、村、企業有專人,橫向各業務部門有配合,并配備足夠的工作經費,以全面推進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
4.2完善農產品綠色生產技術標準體系,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建立一套與都市現代農業相適應且科學合理的綠色農業生產標準技術體系,制定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生產管理標準等,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其中,在水產品養殖上,要加速科研創新開發、新技術,以克服苗種和飼料兩個限制因素,并加強養殖尾水的無害化處理,減少養殖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進而突破青浦區在水產品綠色生產和綠色食品認證上的瓶頸,從而使青浦區特色優勢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全面開花”。
4.3農業企業要注重質量和形象,提升市場知名度和產品價值
農業企業應加強按標生產的理念,強化自身建設和管理,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并積極參加綠色博覽會等展銷會,積極亮牌,提升企業整體形象,塑品牌、創效益。同時,要形成管理部門及社會力量共同監督農業企業的局面,確保提升農業企業的市場知名度和產品價值。
4.4政策扶持,提高續展率,確保綠色食品認證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加大對綠色食品認證的扶持力度,提高農業企業對綠色食品認證的重視度,并將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作為各類示范區、標準園、標準場等建設的前置條件,使認證與其它支農惠農政策掛鉤,以全面推動綠色食品的認證和續展工作。
5結語
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是實現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青浦區各類農產品生產經營組織應自我完善,并通過各級業務和監管部門的科學引導和嚴格監管,再配以資金扶持,不斷提高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率,持續增加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的品種和供給量,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活的向往。
參考文獻
[1]上海市青浦縣縣志編纂委員會.上海市青浦縣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作者:朱衛芳 汪濱 馬軍 宋佳 張勇 單位:上海市青浦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