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是國家為督促企業樹立誠信理念、完善誠信管理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而提出的一項管理舉措。10余年來,該項工作在各級政府、行業協會、評價機構和企業的多方努力下,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對我國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的建設背景、發展歷程和發展現狀進行概述,分析誠信管理體系與食品行業其他管理體系的關系,指出誠信管理體系建設過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食品工業;誠信管理體系;食品安全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保障民生的基礎產業,其健康發展事關國民經濟根本和人民群眾福祉。保障食品安全是確保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首要前提,我國當前的食品安全形勢雖然總體穩定向好,但仍然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和矛盾[1]。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是多因素的,如法律不健全、監管不到位、職業道德缺失、生產工藝落后等,但根源是社會誠信的失位。食品工業企業作為市場從業主體,應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提高誠信意識和管理水平,把好食品安全源頭關。誠信是企業發展的基石。【】總書記在2016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和工商聯界委員時指出“各類企業都要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2],并在2020年7月的企業家座談會上再次強調“人無信不立,企業和企業家更是如此”[3]。針對食品企業的誠信發展,國務委員王勇在出席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時強調“要深入推進食品信用體系建設,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推動企業誠信守法經營”[4]。開展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有助于從根本上提高廣大食品工業企業的誠信管理水平,降低食品安全失信風險,實現食品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概述
1.1建設背景
食品安全是食品領域的焦點和核心問題,我國將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5-6]。2008年,我國食品行業暴發一起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嬰幼兒奶粉事件,造成近30萬名患兒泌尿系統出現異常、數名患兒死亡的嚴重后果。嬰幼兒奶粉事件在當時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作出專門工作部署,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級響應。嬰幼兒奶粉事件后,國務院要求從立法、監管、誠信等各個環節入手,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長效機制,系統而有序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并明確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建立食品企業誠信體系[7]。2009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0部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指導意見》發布暨試點啟動儀式,正式拉開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的序幕[8]。
1.2發展歷程
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自2009年底試點啟動以來,至今已歷時12年。10余年間,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在各級政府、評價機構和行業企業的多方努力下獲得長足發展。201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15個部門(單位)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初步形成政府部門協同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的工作機制;同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發布《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CMS)建立及實施通用要求》(QB/T4111—2010)、《食品工業企業誠信評價準則》(QB/T4112—2010)2項行業標準,并配套編制出版乳制品、肉類食品、葡萄酒、調味品、飲料和罐頭6個行業的標準實施指南。在此基礎上,黑龍江、河南兩省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了企業誠信體系建設試點。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于印發〈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評價機構工作規則(試行)〉和委托評價機構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公布首批5家評價機構名單,確定評價機構的工作規則;國家食品工業企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同步上線運行。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于印發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委托評價機構(第二批)名單的通知》,公布第2批17家評價機構名單。至此,誠信管理體系建設頂層設計日臻完善。此后的數年時間里,22家評價機構根據評價機構工作規則,積極指導食品企業建立誠信管理體系并開展體系評價。2016年,《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GB/T33300—2016)國家標準發布,誠信管理體系建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高度重視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自2010年以來已連續多年將其列入全國食品安全年度重點工作,并從2017年開始將開展《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國家標準宣貫培訓及推動誠信管理體系評價納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安全評價考核工作之中[9]。
1.3發展現狀
截至2021年6月,我國有1000余家食品企業通過誠信管理體系評價[10-11],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全部建立誠信管理體系并通過評價。近年來,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愈來愈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吨腥A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8年修訂本)第九條提出“推動行業誠信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年修訂本)第六十六條指出“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結合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建立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制度,將食品安全信用狀況與準入、融資、信貸、征信等相銜接,及時向社會公布”。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指出地方各級政府分管食品安全工作負責人對本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職責包括“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普法和科普宣傳、安全教育、誠信體系建設等工作,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
2誠信管理體系與食品行業其他管理體系的關系
我國食品行業主要的管理體系包括良好生產規范(G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等。誠信管理體系與上述體系之間相互支撐、相互關聯,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從成果認定方式看,誠信管理體系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評價機構開展評價,區別于其他體系的認證機構認證。從體系的內涵看,GMP、HACCP、ISO22000主要著眼于食品安全,ISO9001的關注焦點是顧客,ISO14001重點在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ISO45001關注企業職工的身心健康,而誠信管理體系是以質量誠信為核心,綜合關注客戶抱怨、環境保護、員工權益、生產安全等問題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相較其他管理體系有更廣泛的外延。從體系的強制性看,除了誠信管理體系對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GMP對乳制品、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定行業要求強制建立外,各管理體系均不具備強制性,企業可自主選擇是否建立。
3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我國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取得不俗成效,但對于我國數十萬家的食品工業企業基數而言,誠信管理體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為高效快速的推進誠信管理體系建設,應清醒認識到體系建設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做到有的放矢。
3.1評價工作質量有待提高
全國共有22家評價機構、數百名評價員,每1家評價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每1位評價員的綜合能力各有差異,致使評價工作質量參差不齊,制約了評價成果的深度應用。對此,建議國家應進一步加強評價機構和評價員管理,嚴格規范評價機構工作流程,注重提高評價員的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評價工作質量,提升評價成果含金量。
3.2評價成果應用有待推廣
誠信管理體系證書并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僅在部分省區市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組織的個別活動中有所應用。企業因評價成果得不到有效應用,對體系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降低,部分企業甚至在建立體系后選擇退出,導致體系推進存在困難。面對此種情況,建議國家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聯系會議制度優勢,協同擴大評價成果的應用范圍和領域,充分調動食品企業建立體系的積極性。
3.3信息披露機制有待完善
2011年,國家開通食品工業企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作為披露誠信信息、展示誠信體系建設成果的渠道和窗口。平臺自開通以來,很好地通報評價機構工作開展情況、企業獲證情況、評價員情況等動態信息。但是,平臺存在獲證企業證書信息、評價員信息更新不及時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系建設的社會公信力。為解決該問題,建議國家一方面應加強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并及時更新誠信信息,另一方面可考慮通過創建微信公眾號、開發App等方式創新誠信信息披露模式,增強社會公信力。
3.4行業宣傳引導有待加強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暴發后,國家要求在食品行業內推廣建立誠信管理體系,并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全部建立誠信管理體系。目前,體系在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已全部建立,但在其他行業的推進相對緩慢,其中不乏一些風險隱患較高的行業,如冷凍飲品行業、淀粉及淀粉制品行業。2018—2020年,國家監督抽檢冷凍飲品的不合格率分別為7.2%,6.1%和2.3%,淀粉及淀粉制品的不合格率分別為5.3%,3.0%和2.8%[12-14],明顯高于乳制品、肉制品、蛋制品等日常大宗消費食品的抽檢不合格率,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但國家并未像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一樣要求上述行業建立誠信管理體系。為防患于未然,建議國家加強行業宣傳引導,要求抽檢不合格率處于高位的行業(如冷凍飲品行業、淀粉及淀粉制品行業等)加快建立誠信管理體系,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4結語
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新時代下,食品工業企業必須堅守初心,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營養、更健康的食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建設,可切實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引導企業樹立誠實守信的生產經營觀念,降低食品安全失信風險。雖然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各項政策和制度逐步完善,誠信管理體系定將會得到更好的推進。
作者:姜忠杰 郭新光 馬曉萌 周靖 鄭淼 單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