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翻轉課堂對食品安全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食品安全學》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核心課,該課程教學存在實踐性不強、學生不易掌握等問題。文章結合翻轉課堂,探索該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以期提高教學質量,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食品安全專業人才。
關鍵詞:翻轉課堂;食品安全學;教學改革
一、食品安全學教學現狀
《食品安全學》是一門多邊界的綜合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操作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概念與原理,還要適當增加實踐教學來豐富教學手段,更新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國現階段的《食品安全學》教學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1)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目前,大多數高校的《食品安全學》的授課模式仍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而且,食品安全的相關概念比較抽象,不易理解,課程講解如果僅是照本宣科、泛泛而談,不僅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2)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力不夠。《食品安全學》是個綜合概念,涵蓋多門學科,內容繁雜,知識分散,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在課堂上教授書本知識外,還應與一定的生產實踐相聯系,使學生對食品生產、食品檢測、食品管理、食品流通等的認識不是停留在表面,增加學生的切身體會。(3)考核方式單一。當前國內的許多高校對《食品安全學》的考核方式較為單一,仍以傳統的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為主。平時成績包括出勤和平時作業兩部分,部分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授課結束后不主動提出疑問,平時作業有時無法獨立完成。期末考試則是消極的被動接受課本知識,以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沒有真正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2]。
二、翻轉課堂概況
1.翻轉課堂的本質。翻轉課堂是相對傳統課堂而言的,將傳統課堂的課堂內外時間進行翻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美國RobertTalbert提出的課堂結構最為經典,學生課前觀看視頻,自主完成預習,在課堂上解決學生的疑問,進一步達到知識的內化。教學過程和教學模式發生了改變,這正是翻轉課堂的本質。對于教師來說,教學理念發生了轉變,以學定教,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理念發生了轉變,打破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主動構建知識體系。對教學組織形式而言,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實現了翻轉[3]。2.翻轉課堂的特點。(1)教師角色的翻轉。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答疑解惑。有人質疑翻轉課堂削弱了教師的作用,其實不然,翻轉課堂反而對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具備專業的業務知識來精心制作課前視頻,而且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并且能夠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統籌安排[4]。(2)教學模式的翻轉。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中心,學生則是被動地聽課、記筆記,往往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知識不再是單向式傳播,轉變為多向式傳播,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前的預習中會發現很多問題,因此會帶著對問題的疑惑走進課堂,提供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5]。(3)教學理念的翻轉。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不同個體的學習需求。翻轉課堂是基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之上的,運用信息技術將課程變得多樣化和立體化,增加學生的體驗,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6]。3.翻轉課堂的應用現狀。翻轉課堂最早在美國應用并推廣,隨后傳入中國,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關注。目前,翻轉課堂已在眾多理工科課程上得到應用,包括食品專業的基礎課程(如食品分析)。這些課程和《食品安全學》具有相似的課程特點,都是與實際相結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在這些課程上具有很大優勢,將會促進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三、翻轉課堂在《食品安全學》課程中的應用
1.課程教學前的教學安排。首先,任課教師先在校園公共教學平臺上教學微課視頻、PPT、電子教材等教學拓展資源,供學生觀看閱讀。其中,微課視頻是實現翻轉課堂的核心,是傳授知識的載體,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應精心策劃,綜合考慮學生的整體情況后決定視頻的難易程度,視頻應風趣幽默,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微課視頻不僅要突出強調教學中的重點,而且還要對互動策略等進行細致的考慮。任課教師應在課前根據學生情況布置合適的任務清單,包括觀看微視頻必選項和個人根據興趣的自選項。同時,視頻結尾由教師設置適量的問題,用來檢測學生觀看視頻學習的效果,并根據回答問題的反饋在課堂上有選擇性地梳理知識點。而對于學生來說,在收到學習任務清單之后,要盡快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并對微視頻后的問題進行回答,及時總結記錄遇到的問題,以便在課堂上和老師同學進行討論交流。2.課堂講述時的教學安排。在課堂活動設計中,任課教師要切實根據學生課前觀看和閱讀相關拓展資料的情況以及課前測驗的完成情況來精準安排課堂講述內容。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只需要在知識網絡上理清與其他知識點的關系,不需要再一一展開。而對于課程內容中的難點和重點,則需要安排和設計更為特殊的教學方法來講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進行講述的過程中,要善于使用案例豐富教學內容,著重對國內外的食品安全事件進行介紹和分析。使用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教學方式更加多樣,還可以讓學生在掌握課程知識點的同時了解國內外最新食品安全事件。在對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成因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也將增加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興趣。3.課后總結相關的教學安排。總結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在90分鐘的課堂時間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總結,這是非常必要的。在課后,學生應及時梳理當日所學內容,記錄筆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并對疑惑和不足之處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以便任課教師可以及時調整教學安排,使教學方法和手段切實吻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在課后,任課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貫徹“從農田到餐桌”全產業鏈安全管控的理念,組織學生到農產品種植養殖、農產品采后貯藏、食品加工、食品運輸流通、產品銷售等各環節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實習調研。在進行實習調研后,讓學生進行小組間的討論交流,使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現狀及其成因,對教學內容有更為深刻的領悟。同時,通過實習調研,學生也能對日后工作的情況有所了解,對畢業時就業選擇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四、結語
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教學改革的目標。但必須強調的是,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整體學習過程的主體依然是學生,所有的課程活動的設計必須圍繞著學生來進行。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真正的學習主體是學生自己,學生要自主學習、掌握知識,構建一個真正適合自己、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羅登林,徐寶成,劉建學.食品安全學教學改革與思考[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3,(24):74-76.
[2]夏怡萍,鐘耀廣.《食品安全學》教學現狀及課改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19):88-90.
[3]陳建.微課、翻轉課堂及其對教師專業素養的新要求[J].課程教學研究,2014,(12):20-23.
作者:郭澤鑌 孫思薇 張怡 曾紹校 曾紅亮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