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二十四詩品道家哲理審美表現(xiàn)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二十四詩品》是文論發(fā)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理論價值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本文通過對文本語言表達上道家用語的借鑒、詩論表達上道家象征手法的借鑒,進一步論證道家哲學審美性對《二十四詩品》的影響,以便更具體地分析道家哲學審美影響下的《二十四詩品》所具有的詩意性與審美性。
一、語言表達上道家用語的借鑒
《二十四詩品》是司空圖的一篇詩論著作,這部著作可謂是司空圖內(nèi)在思想的反映。司空圖生活于動亂不堪的晚唐社會,內(nèi)心極度苦悶,為了謀取自我精神上的安慰,其積極地在老莊哲學中尋求解脫。正如他在《自誡》一詩中寫道:“眾人皆察察,而我獨昏昏。取信于老氏,大辯欲訥言?!备浞值仫@示了他對老莊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故而在《二十四詩品》這部著作中“自然之道”貫穿于始終?!抖脑娖贰芬缘兰业摹白匀恢馈睘槠涓?,在語言表達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老莊的影響,或直接引用,或從中借鑒。如《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1]就直接來源于《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2]《二十四詩品》的每一篇在語言表達的用詞上都有對老莊哲學語言的借鑒,因為老莊的哲學語言基本是通過自然之語來表現(xiàn)道家所強調自由自然之心。司空圖在其基礎之上有了繼承與發(fā)展,他通過老莊哲學用語來表達其詩論觀,使得其著作更加形象。如《實境》:“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泠然希音?!保?]此句便是典型地結合道家哲學用語用表達其詩論觀。
二、語言表達上取物喻象與以人喻象
(一)取物喻象
在道家的意識觀念里,“道”是不可說的,“道”甚至也被認為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普通用語是不足以清晰明理地表達出“道”的理論內(nèi)核。正如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保?]他認為這種道與名是極其高深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故而老子在表達其道家哲學理論時也會借助一系列物象,而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正是這種理論觀點的直觀表達。司空圖深受道家哲學的影響,故在其詩論著作中出現(xiàn)了取物喻象,如《精神》:“青春鸚鵡,楊柳樓臺?!保?]這句是典型的取物喻象,通過物象的具體表述來突出作者所強調的作詩作文要有生氣、有精神,不要太過單一。《二十四詩品》在表達上通過取物喻象的象征性描寫,把融合了道家哲理的詩論觀通過詩意性的話語表現(xiàn)出來,使其詩論觀更具體、易懂,且表達出來的詩論觀具有了概括性與精煉性,進一步突出了司空圖詩論觀的詩意性與審美性。
(二)以人喻象
道家提倡虛靜觀與自然觀,但道家所提倡的哲理觀點具有朦朧性與神秘性,所以直白的話語不足以表達道家所倡導的精神內(nèi)核,故而為了表達、傳遞其哲理性的觀點,他們便借助了人象。道家一直強調所謂的“仙風道骨”之人,這一類人物都具有灑脫的個性,他們放浪形骸,不畏世俗,歸隱山林,在寂靜縹緲的自然世界尋求自我的精神寄托,而司空圖在文本中也塑造了一系列道家所謂的隱士形象?!抖脑娖贰肥且徊课恼撝黝悤谋痉从车氖且恍├碚撔缘膬?nèi)容,如果直白簡單地表述,會致使其理論實質表達得不全面、不清晰,從而增加理解上難度,所以司空圖在表述時借助了道家所具有的人象表現(xiàn)其觀點,如《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蹤?!保?]《二十四詩品》中出現(xiàn)了畸人、幽人、高人等一系列形象,他們歸隱山林,享受者自然之寧靜、山水之靈氣,形成了與自然合一、與道合一之精神境界,他們都是道家所強調的空靈自然之代表?!抖脑娖贰穼@些人物形象的借助,既可以更全面地闡釋它的詩論主張,也使得文本具有了清新淡雅的文風,即增強了文本詩論的審美性?!抖脑娖贰吩陉U釋其理論觀點時,借助了道家所倡導的取物喻象與以人喻象。老子所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7],所涵蓋的就是一種至善至美之態(tài)。物象的存在是為理論服務的,物象是具體的,理論在借助它闡釋時又必須超出物象本身,從而去賦予物象言外之旨、象外之象,如《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保?]也正因為此,使得《二十四詩品》的理論陳述具有了道家所強調的空靈深遠的審美性。
三、結語
《二十四詩品》是一部詩論著作,但它并不是枯燥的理論闡釋,而是在理論的用詞表述、語言表達等方面借助了道家哲學理論與哲學審美,使其詩論觀更加具體形象、文本表述更具詩意性,進一步加強了文本的審美性。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體會到道家哲學審美對《二十四詩品》的影響,從而促使讀者進一步體悟其詩論的詩意性與審美性。
參考文獻
[1][3][5][6][8]杜黎均.二十四詩品譯注評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61.151.125.84.115.
[2]孟慶祥.莊子譯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26.
[4][7]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M].北京:中華書局,1983.53.165.
作者:樊玉清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