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素描教學思考(6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自上個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民族文化也隨之進一步交融,其中素描就在此階段傳入中國。尤其是近年來,素描逐步深入到中國的繪畫領域,并在中國繪畫以及美術教育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豐富中國繪畫理論和手法的同時,也引起了我國對民族繪畫藝術的進一步重視,并且大膽的對素描進行創新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素描的民族化。本文以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的結合為例,進一步探討我國高校素描教育的民族化道路。
一、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的結合現狀
在探討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的結合現狀之前,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素描”。素描作為一個外來詞匯,在中國的繪畫理論中并沒有相關的概念,雖然很多人認為中國傳統的線描與水墨繪畫方式就是現今流行的素描,但是終究“素描”一詞沒有在中國的歷史中首現。在西方有關于“素描”的相關介紹:素描作為所有單色畫的總稱,不僅是一種繪畫形式,更是一種造型藝術基礎訓練的手段。它以單色作畫為特點,著眼于物象的形體塑造和給人的視覺感受,通過靈活運用造型規律中各種變化的線、面以及明暗、色彩的冷暖對比程度進一步凸顯物體的形體,并且通過空間與質感的關系來反映出畫家認識事物的內心感受。素描在西方繪畫中的運用非常普遍,其繪畫方式也備受青睞,并于近代傳入中國,在中國的繪畫以及教育領域都引起了廣泛的影響。但是在引入素描的同時,我們并沒有過多的融入本民族的繪畫藝術特色,可以說被西方的繪畫藝術所同化。在高校素描教學過程中我國一直強調的是西方素描繪畫的特點,然而我國傳統的繪畫藝術卻無人問津。為此我國眾多的畫家傾盡畢生精力研究我國繪畫的精髓,張大千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將中國繪畫與西方的素描完美結合,在反映民族特色的同時也創造了繪畫藝術的巔峰。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展現我國繪畫藝術的民族風采,我國將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相結合,在“素描”中國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相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在高校素描教學中體現我國傳統繪畫的藝術特點,我國將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相結合,在汲取西方繪畫藝術精髓、展現民族繪畫特點方面取得了顯著地成就,但是客觀來講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為此下文將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1.素描教材內容編制不科學
據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高校在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并沒有學習其繪畫思緒開放的特點,所采用的素描教材依然以前蘇聯契氏恰柯夫素描體系依據,將長期寫實性教學作為教學目標。這種寫實性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有利于學生素描基本功底的提升,但是卻嚴重的阻礙了想象能力與創新思維的進一步培養,長遠來講不利于我國高校素描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也會嚴重的阻礙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
2.素描教學中民族特色較少
張大千在他早期的藝術生涯中就十分注重學習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并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繪畫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特點。而且1949年出土的《戰國龍鳳人物帛畫》中,其線條運轉的自如程度、黑線勾描的表現手法、純色渲染的韻律節奏、黑白對比的高超境界完全是素描的另一種完美體現。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素描教學過程中過多的把精力放在了照搬西方素描的形式上,完全忽視了本民族的繪畫精髓,真的是本末倒置。這不僅不利于高校素描教學的創新發展,也不利于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
3.素描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
張大千指出:民族語言是一個民族通過詩歌、戲劇、美術、文學等美術形式表現出來的最本質的精神與特點,是一種視覺與文字的感受。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我國高校的素描教學理念也比較落后,并沒有重視民族繪畫語言的作用,僅僅將繪畫與事物相關聯。而且我國高校的教學模式由于受教學理念的影響也比較落后,在教學過程中過多的看中寫實性的教學方式,這種照葫蘆畫瓢的教學模式只能是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而且,素描重在反映畫家對事物的內心感受,因此我們更多的是應該讓學生實地考察,但據調查研究顯示,學生更多的是限制在一角進行素描,沒有對事物進行整體的把握。舉個簡單例子:當你對一個人不了解的時候,你的素描只能形似,不能神似,因為你很難揣測他的內心活動。
三、促進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完美結合的具體措施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到在張大千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還存在上述的種種問題,嚴重的影響了我國高校素描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因此下文將針對上述列舉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旨在進一步促進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
1.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我國應該樹立正確的素描教學理念,遵循中國傳統的審美取向,以民族語言為核心,同時汲取現實主義繪畫的精髓,豐富素描藝術的內涵。同時我們還應該編訂科學合理的素描教材,進一步豐富教材的內容,從而有利于將張大千的繪畫語言與高校素描教學完美結合。
2.進一步展現民族特色
張大千說過“臨古師古”,要學習繪畫首先要學習中國的傳統繪畫技巧,因此我們在素描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習我國傳統的繪畫技巧,進一步繼承我國繪畫的精髓。要知道,在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展現出來的“曹衣出水”“吳帶當風”至今都令藝術家嘆息、震動。因此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應該多讓學生體會古畫的風韻,進一步彰顯民族風采。
3.豐富素描的教學形式
我國高校在素描教學中應該進一步豐富教學形式,要與時俱進利用媒體教學,通過采用多維畫面來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同時還應該進一步增加學生的閱歷,張大千在敦煌苦學三年,徐悲鴻走遍千山萬水等等都說明了閱歷對于畫家的重要性。因此我國高校應該鼓勵學生走出去,親身感受祖國的大好山河,從而進一步將素描繪畫的藝術運用于自如。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將素描教學與張大千繪畫語言相結合的過程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素描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因此我國應該積極轉變素描的教學理念,并結合我國的繪畫特點不斷地發展創新,從而進一步促進素描與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結合,在提高我國高校素描的教學質量的同時,進一步將我國傳統繪畫的風韻發揚光大。
作者:周蔚 單位:淮陰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第二篇:高校素描教學多元文化分析
素描課程是美術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門課程,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繪畫的形式、初衷以及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寫實素描教育的地位受到了很大沖擊,境地也日益尷尬。面對這樣一個時代,高校必須對多元文化背景下素描教學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思考,以期找到有效的改善對策,讓我國高校素描教育擺脫目前的困境。
1在高校素描教學中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現代教育提倡的是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找到一種更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而素描教學體系就有著獨有的教學思路,高校素描教學一直以來都走在社會文化發展的前沿,不僅對于社會未來發展趨勢有著超強的洞察力,也教育出了很多高水平、高學位的美術專業人才。素描是美術教育中一門最基礎的課程,是培養美術專業人才過程中一門至關重要的學科,也是培養美術專業人才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創造性思維是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進行抽象化和視覺化表達的重要途徑。因此,培養美術專業學生創造性思維至關重要。例如,物象課程學習主要是以“寫生”為主,就是將物象之間的實際關系表現出來。所以,在物象課程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會受到很多因素制約,如學生的素描基礎水平不足,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因此,在培養美術專業學生創新思維時,不能盲目地進行推崇,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正如著名畫家倪貼德先生所說“高校美術教育想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需要確保學生擁有扎實的素描基礎。其次讓學生學會把素描的感覺正確地體現出來,并賦予超強的藝術感”,這兩方面內容就是高校素描教學創新和繼承之間關系密切的具體表現。因此,高校素描教學應該在繼承素描繪畫的前提下不斷地進行創新和發展,以滿足多元化的背景下,社會對于高校素描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與時展相適應的美術專業人才。
2采用先進的素描理念指導學生學習
高校素描課程教學的開展應該依據先進指導理念進行,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學生對素描的認知與理解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藝術成就。所以,高校素描教就應該打破高考模式和傳統素描觀念的制約,讓學生重新認識素描課程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素描的熱情,提高高校素描教學的效率。因此,高校教師進行素描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論基礎的構建,還應該對相關的圖片資料與素描理論進行有效的結合,采用直觀的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1]例如,學生學到蘋果素描時,教師不僅要將素描蘋果技巧講授給學生,還應該找一些有關蘋果素描的圖片和資料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觀察到蘋果素描過程和最終的素描效果,讓學生的學習視野得到有效的拓展。
3充分運用材料和媒介進行素描教學
素描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與其參考素描事物材質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在傳統素描教學中卻恰恰忽略了素描材質的重要性。在素描教學中由于材料特性的不同,素描后的效果也會存在的很大的差異,所以在高校素描教中,高校教師應該指引學生打破單一性的繪畫習慣,勇于嘗試用一些新型材料和工具進行素描。例如,采用拼貼、影印等現代科技技術將素描用全新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素描創作其實也是一次材料和技法的發現過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自如地將自己的思想意境充分地表達出來,進而創造出更優秀的素描作品。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進行素描教學
當前,大部分高校的素描教學都是以“寫生”為主要的教學形式,而這種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的內容比較狹隘,難以和現代素描要求的創造性思維與多元化的表達形式相適應,面對這樣的局面,高校素描教師就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例如,采用構成素描教學、材料教學以及超現實想象等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在高校素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融入其他的藝術類型。例如,將中國獨有的水墨畫教學引入素描教學課堂,讓高校學生學會用中國人傳統的眼光對素描進行審視,進而有效提高高校素描教學的文化含量。此外,素描教學的題材不應該只限于石膏,應該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從更多的角度去發掘描繪對象和領域,讓高校素描教學向著象征性、人文性的方向發展,激發高校學生對學素描課程的興趣,并將學生的個性和創新意識充分地調動出來,開拓學生創造思維,開發學生潛在藝術創造能力。[2]
5結束語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迎新和發展都必須經過一個漫長的積累和形成過程,才能逐步完善和成熟。因此,面對當前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時代,我國高校應該與世界各國擁有先進性素描教學模式和經驗的學校進行適當的溝通和交流,對這些模式和經驗進行合理的借鑒與運用,并在此基礎上創新出適合我國高校素描教學的教學模式,緊跟世界素描教學創新和發展的腳步,確保我國的高校素描教學能夠在多元文化時代背景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邢家嚴 單位:隴東學院美術學院
第三篇:少數民族高校建筑設計素描教學的重要性
一、建筑學專業素描基礎課程教學的針對性
建筑學專業設置基礎素描課程是培養學生對建筑整體外部形體結構空間及內部形體結構空間的想象力和設計能力,這就需要高校的建筑類專業基礎課程中都開設了素描基礎課。素描基礎的功能是提高表現能力和造型能力就要掌握扎實的素描基礎和藝術修養把創造和想象力完成實際描繪能力,為建筑學設計這一學科打下良好的基本功。而建筑學專業素描基礎課程與專業美術素描課程兩個專業的特點和要求有不一樣的標準。建筑學專業的素描基礎課程一般都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剛進校的學生對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的認識較弱,同時素描教學內容上應該要圍繞建筑類專業的特點來培養學生進行素描基礎的訓練,制定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教學計劃。首先學制為五年的建筑專業的學生對學院美術基礎素描要求的專業知識不是很了解,教師在引導啟發經過扎實的造型能力基礎訓練,熟練的掌握表現手法和正確的觀察方法。要求對石膏幾何形體結構基礎研究培養和訓練學生對物體的透視、理解物體比例、形體和空間結構,包括明暗素描的訓練線條明暗為主方法和物體之間的結構關系的表現手段訓練學生對空間感的想象力以及抽象理解能力,由簡單到復雜的引導和最后轉化到建筑實體空間認識。
二、建筑學中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建筑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程以結構素描研究為主和表現性素描兩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認知三維世界的空間和造型結構為出發點,掌握形態表現能力和空間想象力以及嚴謹的結構造型和豐富的繪畫表現能力,開闊藝術視野和提高藝術素養的審美趣味。理解造型、色彩、構圖等繪畫里的基本要素和敏銳的視覺感受能力,表達出對象的造型基本特點和結構形式的審美心理感受。在建筑學課程里除了學習基礎素描應該開設相關的美術作品賞析,從外在內容與形式啟發想象思維來體會作品的視覺感受力,獲得空間的思維建構能力來完成素描造型訓練,為建筑設計能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結構素描訓練開始以幾何體為主要內容,從不同角度研究幾何形體的空間透視變化以及基本結構的構造關系,以表現性素描的形式培養學生對透視,明暗色調、結構,抽象的表現、意象表達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訓練方法:第一,把素描中的形體和結構、空間與透視、體感與質感、光影和明暗等造型各要素分解開,分門別類地進行教學講解和訓練。第二,教學中運用相應的教學器具輔助的和教學加快學生的接受速度和理解程度。第三,熟練的掌握造型基礎之后,觀察并練習不同表現方法和表現形式。第四,教學內容中進行臨摹優秀的素描作品和現場寫生快速掌握一些素描的表現技法并開闊視野。
三、結構素描和苗侗族建筑中的榫卯結構的空間關系
苗侗族民間建筑師在長期實踐中提煉和概括使用木材構建了各種風格的居住建筑其空間結構具有實用性和審美功能。木結構建筑具有堅固、實用的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等形式,榫和卯是苗侗建筑主體間架結構的連接方式,榫即指用坊木通過加工制作成凸出來的固定部分為榫頭,卯是指通過坊木加工鑿成凹陷進去的固定部分為卯孔,數百根大小長短的柱梁通過榫和卯作整體結構互相連接,無釘無拴組成了內外空間結構是其建筑風格的重要特征。從而提供了苗侗族建筑一種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之間的古樸自然的審美意識。而在實用性來看內外部結構空間的布局以及造型裝飾上的設計是通過柱梁支撐和榫卯銜接,梁的中心矩形向外和多部分連接,重力均衡地分布于以柱為建筑的構架中,上下檐層間的空隙起著透風效果,削弱風力而增強了其整體結構的平衡和牢固性。苗侗族實用建筑的技術性能與審美性的相互結合,證明其建筑技術是建筑藝術美與技術美結合給予建筑學中的基礎素描教學給予了一個很好的教學例子。學習苗侗族建筑造型方法或設計的形體、結構、質感、量感及空間關系造型訓練大都從物體的立體感、明暗、色彩、量感及其空間感進行研究。而在基礎素描教學中常用的透視基本原理以輕、重、緩、急等線條通過表現出建筑物的三維立體感、空間透視感、物象質感和量感的結構形態研究成為素描教學的重要課程。其中結構素描是現代建筑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專業設計中造型表現能力和設計表現技能和創意思維能力的基本訓練方法。訓練內容包括結構、透視、線條三個基本要素和各種材質的認識和不同肌理的美運用于設計之中,是對三維立體結構空間關系在結構造型和明暗造型訓練基礎上進行表現能力的研究和表現。可以把臨摹作為一個教學的課程環節,結合苗侗寨中的建筑欣賞進行分析作品的造型構思、構圖、色調、風格、繪制程序、表現技法、步驟及特點。培養學生豐富、靈活的思維意識,在基礎素描與建筑設計之間建立起更緊密和直接的聯系,
四、基礎素描對于學習建筑的重要意義
建筑設計專業中建筑素描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構成了建筑造型教育和審美素質教育的必修課,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基礎素描培養學生精準的形態觀察能力、嚴謹的造型能力和活躍的空間思維能力以及豐富的繪畫表現能力,開闊藝術視野和增加藝術審美素養的作用。建筑設計專業中學習素描基礎是對三維世界的認知,了解建筑空間造型的必修課程。里面就會涉及到繪畫造型相關的知識來系統的學習基礎繪畫,增強敏銳的視覺感受能力和想象空間思維能力和表現能力很快地表達出設計理念。根據社會對建筑設計人才的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對基礎素描課程設置教學提出了學習能力培養和在建筑設計專業的職業技能以及審美趣味上培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作者:卜景培 單位:凱里學院
第四篇:高校素描教學創新思考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生活、文化水平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展,而在目前這種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素描則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內涵以及文化特征的繪畫形式而非常受到人們的歡迎,使其在我國目前各大美術院校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是我們為我國藝術類人才進行培養的重要場所,而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保證素描教學能夠同我國現今的審美趣味以及文化氛圍的特點相結合,去不斷地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并且能夠使其在素描作品中反映出更新的審美判斷標準以及更高的價值取向。在教學過程中對我國高校目前素描教學方式方法中存在問題進行挖掘和探索,并在此基礎上去研究更適合的、更為創新的教學方式。
一、我國目前藝術院校中素描教學的現狀
在上個世紀之初,西方的素描教學采用的就是將具像作為寫生,這是素描教學的最為基礎的程序,從此以后,這種由西方引進的素描教學模式在中國高校的素描教學中被廣泛應用至今。它注重于畫法的整體性,它將透視學和解剖學融入描繪藝術之中。在我國高校的素描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的不斷革新,傳統的素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與時俱進,顯示出一些與時代不相適應的弊病,然而這種教學模式依然表現得我行我素,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給高校素描教學帶來了一些不利因素。素描教學在我國可以說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其真正的得到廣泛的普及與發展,則可以追溯到時期。而隨著我國近現代西式藝術教育理念的引進,并由我國部分學者如蔡元培等等對于西學方式的推薦提倡,則使得我國的素描教學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定的西方文化和西方素描藝術的影響。而由于我國在政治方式的因素,使得我國在對蘇聯藝術方式進行引進之后,以契斯恰柯夫為首的素描教學方式也逐漸成為了我國一個時期寫實主義素描藝術發展的重要依據。在我國傳統素描的教學模式中,其非常注重對于繪畫技巧的教學,其表現在繪畫題材較為單一等等,并且其也還與此同時非常注重學生在素描創意方面的能力訓練,而這種情況的存在則同我國目前素描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創新性教學存在較大的差距,使得素描僅僅是我們在實際素描過程中訓練造型方面的一個重要基礎,且其需要同藝術創新設計課程來說需要以分離的方式進行。而通過我們對我國當前高校中素描教學的觀察則可以看到,我國目前所開展的素描教學模式無論是在方式上還是方法上都沒有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引起應用的重視,而在對于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方面也不能夠將學科方面應有的知識同學生自身知識進行良好的結合。在課程結構方面,其也僅僅滿足于自身學科的發展以及獨立性,使其不能夠同美術之外的課程進行良好的融會貫通,這對于素描這門課程的綜合化發展也存在較大的影響。而從我國素描歷史發展過程中則可以看到,我國由于獨特的文化以及以往歷史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思想層面上較易受到極端主義的思想,在文藝作品創作方面往往會過分的強調形式上、內容上的突出性以及政治性,并且在藝術作品的主題方面也較為傾向于繪制具有宣傳主題以及情節性特點的畫作。而經過時間看來,這種非常偏執化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素描造型塑造方面是具有較為嚴重缺陷的,且從我國當前素描教學的情況中看來也可以看到我國當今的素描教學無論是在內容上、方式方法上還是目的上都較為落后,且對于素描教學的方式方法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滯后性,同我國其它學科目前所號召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趨勢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在課程設置方式過于單一、課程內容重復性較為嚴重等等,這些情況的存在都非常大的對我國素描人才的培養產生了影響。
二、高校素描教學創新的方式
(一)開展實驗性教學
對于我國目前的社會情況來說,其是一個多元化、開放的社會。對此,就需要我們在制定教學方法時能夠良好的根據這種特點,而通過實驗性的方式更好的適應我國目前社會的需要。對于我國目前大部分藝術院校中所開展的藝術課程來說,通常都分為素描、工具材料以及色彩方面的應用,對于這三者來說,其不但是一個整體,同時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這也需要我們能夠把握這三者的關系以及特點,從而更好的開展素描教學。
1.技術形式的探索
對于任何一種形式觀念的素描來說,其在創作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媒介載體圖形,比如立體還是平面、有色還是無色等等。而我們要想使畫作能夠具有更強的空間感以及立體感,就需要能夠具有良好的知識以及技術,對于素描作品的構圖方面來說,形體和空間以及掌握好畫面整體感,控制好點、線、面十分重要,處理好影調(如對黑、白、灰的明暗進行處理),要正確地運用解剖知識和透視規律,就應該通過在各種技術手段的運用過程中區別對待,從而完成對其進行恰如其分的描述,并盡可能的通過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對形體進行表達。而要想達成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素描教學的過程中一開始就重視對其強化訓練。
2.造型理念的觀念
造型是我們開展素描教學的重要基礎,而對于造型理念的教學方面,則由于不同學生特點的不同而需要教師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研究、探討,并最終形成一個更適合我們教學的方案,而這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實際以及借鑒我國以及國外已有、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則具有較大的關聯。而在發現學生自我的方面,也需要能夠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加深對于前人藝術作品的認同和鑒賞。對此,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素描教學的過程能夠更好的開創藝術之門,從而使學生能夠在不同藝術作品的鑒賞過程中更好的對于素描的新觀念、新方式進行理解,從而更好的在心中形成不同優秀作品的空間、體積、量感等重要的因素,并能夠在實際創作過程中對于不同方向的流派進行比對,從而能夠在心中產生不同的藝術共鳴,且戶使得自身對于素描的個性創造能力以及人文精神也能夠在對素描藝術尋覓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3.運用素描語言
在素描抽象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對學生對于形式語言的感悟能力進行培養。對于素描藝術來說,其是由點、線、面以及結構等一系列元素組合而成的,不但能夠組成抽象藝術,同時也能夠組成具象藝術。而對于現今社會的藝術氛圍來說,抽象藝術的方式更能夠對現代人神秘、難以描述等精神視覺進行表現。對此,就需要教師能夠聯系這種情況,在實際素描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向其中加入抽象的訓練內容,則能夠較好的對學生自身心理情緒的表現力以及對于素描基本元素的感悟能力進行加強,從而將點、線、面等等元素都能夠以具象的方式融入到微觀的元素方面,再通過微觀元素的頓悟下進行再一次的整合,并最終形成具有意味的抽象圖式。
4.發揮素描工具材料潛能
對于我國目前的素描教學來說,對于學生素描材質方面的表現意識來說通常都采取了很大的忽略,在以往教學的過程中,單純鉛筆加紙的方式雖然能夠在課堂上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夠保持一定的步伐,但是對于學生豐富、多樣性的學習來說卻是不利的,會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感到枯燥、無聊。而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能夠更好的安排材料以及工具之間的關系,從而能夠幫助他們以制造獨特語言符號的方式對于不同材質所具有的美感情況以及視覺效果進行全面的表達,并適當的根據情況向其中加入有色材質以及新型工具,從而在最大程度拓展素描表現力、豐富素描語言的同時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也能夠形成對于素描課程的良好學習興趣。對此,就需要教師能夠根據實驗性的原則,來適當的鼓勵學生能夠對素描過程中新材料進行應用以及比較,從而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來尋找到更加適合自身主觀情感表達的方式,并將不同的藝術形式如油畫、國畫等要點以及核心在素描的方式方法方面進行全面的滲透。
(二)素描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要求學生在對待藝術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加強思維的獨特性,也就是說創作必須有獨特的藝術個性,要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其具有社會價值的理論以及觀點,是教育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藝術設計發展趨勢來說,其也向我國傳統的美術思維方式提出了非常嚴峻的挑戰。對此,只有我們在素描教學的過程中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夠更好地提升美術課程實際教學的教學質量。而要想達成這一目的,就需要我們能夠更加注重素描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于我國目前高校的素描創造性思維培養方面,則主要具有以下幾點:
1.形的動感創意
在素描造型方面,其主要包括態動感和筆意動感形態動感主要來自某些形狀給人的心理帶來的動態暗示。其中,筆意動感是通過作者筆觸的方式更好的為觀察者帶來一種視覺方面的感受,而動感則能夠為人們在觀察作品時能夠感到一種更強的視覺沖擊力。
2.發散思維
培養具有創造性的思維以及發散性的思維能力,這是有效地提高學生素描思維能力的一種方式。在這里,我們所說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多因素、全方位的,而其由于這種不羈的特點也能夠在學生實際創作的過程中帶給他意想不到的創作靈感。對此,就需要教師學生能夠在藝術設計素描的過程中更好地教育和啟發學生,以加強學生的這種發散性思維。
3.將具象轉為抽象
素描教學之中的重要一環就是將具象的形象思維上升為抽象思維,即具象轉為抽象。而將人們抽象之中的形象用具象來表達對學生進行啟發訓練,而再將具象的形象抽象化,這是一個辯證的過程,是現代藝術中藝術家們慣用的手法。在素描教學中,這種訓練的意義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教學中大有裨益。
4.改變邏輯關系
使用某種特殊的方式來改變人們正常的思維邏輯,就必然使人產生某種詫異,或者在人們思維中產生某種陌生感。采用改變邏輯關系的教學方式在高校素描教學中能夠取得創造性的效果。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通過這種素描基礎訓練,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加強了學生的設計意識和發散思維,實踐證明它是科學的、創新的教學新模式,并且獲得了全新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高校素描教學是為我國藝術類人才進行培養的重要基礎,需要我們能夠對其引起充分的重視。在上文中,我們對于高校素描教學的創新方式展開了一定的研究與分析,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我們能夠良好的聯系學生實際,從而以更具針對性的創新方式來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藝術類人才。
作者:何繼業 單位:私立華聯學院
第五篇:高校設計素描教學研究
設計素描是一種現代設計的訓練形式,是設計者設計意識的體現,是表現設計形態的繪畫語言,它是隨著時代和藝術的發展而出現的繪畫手段,它有別于傳統的造型基礎素描,側重于理性思維和設計的實用性,追求完美的圖形效果和應用功能,它超越客觀模仿,達到主觀能動的創造。設計素描源于人腦的思維意識,是設計理念和素描語言符號的結合再現,是對表現對象的重新詮釋。在藝術設計活動中,設計素描是設計師收集形象資料、傳達設計創意、表述構思語言,最單純、最便捷、最經濟的表現手段。設計素描在傳統素描基礎上,運用現代材料和技法、富有創造性地描繪表現對象物體的繪畫語言。自從包豪斯設計學院將設計素描帶入課堂,設計素描教學逐漸進入規范嚴謹的層面。這種教學體系給我們設計素描教學帶來了巨大收益,但其在某些方面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是不可忽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因長時期沿襲前人而造成的僵化、呆板、概念的形式已將設計素描教學引入了一個和藝術脫節的境地,甚至已經影響了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以下筆者對多年的設計素描教學活動進行了一些反思,提出一些個人見解以便與同仁們商榷。
1高校設計素描教學的特點
1.1高校設計素描教學是培養設計人才的基礎活動
設計素描教學其主要目的是為設計打基礎的專業教育。根據我國目前高校的實際情況,高校設計專業以培養高層次設計師為目的教育。這種高級專門人才應主要體現在其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我想這才是我們高校設計素描教學培養的主要目的。正因為如此,在我們的高校設計素描教學中,在培養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主要以培養構思、創意、形象思維為主的創新能力為主。這也是高校設計素描教學有別于其他普通教育、普通繪畫素描教育之所在。
1.2高校素描教學是一項實用性教學活動
設計素描是承擔設計作品前期的構思和把構思轉化為視覺形象的工具作用,它強調如實傳達設計信息,任何超出設計本意的所謂藝術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它要求設計師在符合結構、工藝、材料、技術等設計要素的前提下,運用草圖、效果圖、分解圖來傳達其理念和構想。因此,設計師必須建立在了解對象的功能、結構關系、材質、制造技術等因素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要求將設計形態描繪出來,使生產者和消費者對設計素描所表現的對象產生了解或消費的欲望。這就需要我們在設計素描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能準確地傳遞設計信息的能力,這也是高校設計素描教學的核心內容。
2高校設計素描的教學要領
2.1注重創造性思維方式的訓練
設計不是自然的簡單再現,而是在自然中找出嚴密的秩序,將各種自然界的因素拆離重組,從而創造出新的‘自然’。”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并非像我們感知的那樣真實,而只是對大腦的一種反映,就好像我們時刻都在創造某故事中的某些圖像,并且如此被它所陶醉,以至于都忘了自己就是這些圖像的創造者。設計素描教學從本質上說是屬于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過程,在我們的高校設計素描教學中,我想理所當然地要建立這么一個理念,而現實情況是,在眾多藝術高校的設計素描教學中,不是片面強調設計素描的感性就是武斷認定其理性,導致其不可捉摸或趨于呆板,這是一種教學上的誤導。設計素描教學要培養學生主動對物象進行判斷、分析和綜合,通過寫實、變形、分解、重構等意象化素描表現的能力,進行視覺化的表達和記錄,這種體現設計創意的表現行為及結果就是創造性思維方式訓練。
2.2注重學生造型能力的培養
藝術設計創造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是一門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設計者運用設計素描的表現方法將設計理念初始化地展示出來,目的是為了對對象進行分析研究和多種可能性的視覺化再現。如果設計需要經過材料收集、繪制草圖、制圖等過程,則需要設計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造型能力,它包括按照設計任務所規定的生產條件。例如,印刷、噴繪、生產流程、工藝加工等,對其進行創新的造型設計,這也需要設計人員除了有扎實的繪畫基礎外,還需要結合時代的藝術風格做出具有創意理念的設計。例如,在設計過程中對不同信息的資料進行歸納與提煉,以及將設計構思轉換為圖形的能力。把這種能力的培養放在設計素描階段,我們可以從結構組合分析研究入手,把對對象本身結構的剖析轉換至多種空間組合因素關系,通過以線描繪為主的方法培養學生對不同物象的表達能力。
2.3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培養敏銳的視覺觀察能力,增強接受視覺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我們在造型的過程中具備更加專業的判斷力。藝術的觀察首先應該從審美的觀點出發,不僅對客觀的形狀、色彩、空間、質感等要素形成整體性的知覺,而且要善于體會形象的意蘊,發現審美的價值。觀察的方法必須從整體出發、縱觀全局,形成一個特定的整體印象,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并尋求形象的內涵、權衡藝術的美感。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通過比較與分析,綜合統一,就可以全面認識形象的實質,找到自己所要表現的一切。設計素描將設計師的觀察感受及時地記錄下來,以此為原創,從中獲得啟發,不斷豐富想象、拓展思路,從而創造出更多、更好、更新的設計秀案。
3高校設計素描的教學意義
第一,培養敏銳的視覺觀察能力和審美感受力。設計素描教學強調學生的主觀理念和感情,引導學生將主觀與客觀、理智與情感、功能與審美、科學與藝術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個體藝術潛質。第二,通過設計素描的刻畫、分解、重構、意象教學訓練,使學生們能夠充分運用素描藝術語言表達創意與構思,從而提高分析、理解、判斷事物形象與抽象思維能力。第三,培養良好的專業設計素描實踐創意操作能力。設計素描教學是從素描走向設計的重要訓練步驟,較之基礎素描,設計素描無論在繪畫材料、表現手法、構思理念、視覺效果方面更注重工藝表現與表現技巧的結合,也是最能夠鍛煉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第四,學習設計素描是有效訓練徒手繪制、收集設計素材、表達設計意圖、交流設計方案及提高設計的溝通能力。
作者:譚維健 單位:北海藝術設計學院雕塑系
第六篇:高校專業素描教學思考
素描教學作為高校美術學專業低年級每個學期的“開頭課”而且在整體課時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以成為不變的定律,甚至把掌握素描能力的好壞作為昭示學生將來是否材率的重要依據,可見素描基礎教學在美術學專業中的重要位置。專業素描是相對于素描作為繪畫藝術基礎訓練整體概念中較為更有針對性的稱呼,如設計素描(指針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素描基礎訓練)、創作素描(指針對繪畫專業學生的創作基礎訓練)。專業素描根據不同專業的特性帶有很強的針對性,也是將學生高中所學基礎與將來所要從事專業之間起到一個橋梁聯系的意義。但傳統的繪畫專業素描基礎教學體系在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上卻與當代藝術多元化的特性不相符。首先在表現方式與評價機制上,傳統素描教學注重客觀再現,對于一定光線條件下的空間形體,有著系統的造型方法與預知的效果。在觀察方法上有一定的“標準性”甚至可以借助一定的尺度(筆或尺)通過比測物體的空間比例關系,以追求真實再現帶有一定的機械性。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加強,當今的藝術已是一個多元化并存的世界,強調獨創性、變換性與新穎性。傳統素描教學那種單一的課程內容(素描靜物寫生、石膏像、頭像、半身、全身、人體)與評價機制(以寫實再現為主)曾經促進了我們美術教育的發展,但是它忽略了成事藝術創作的人這個本體。
人用眼睛觀察世界,人的文化背景、社會經歷、個人愛好及情感變化,都會對客觀世界進行“變形”。所以,造型藝術應尊重藝術思維的規律,去進行基礎教學。現代學生思維空前活躍,他們對新鮮事物有一定的敏感度,喜歡提出新的問題,探索新的表現方式與表現材料。隨著年級的增高他們對于自己的喜好甚至將來所要成事的專業產生了一定的主見性。因此,對于每個學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構想、立意與構成方式,都應該給予尊重。那種單一的造型方式、統一的評價機制顯然已不適合當代高校美術學專業的需要了。如何促發創作素描基礎教學思維的轉變,使之適用于藝術廣度的需要;如何調整素描教學結構的變化使之與創作形成相輔相成合理的途徑,是當今美術學專業素描基礎教學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湖南理工美術學院始建于1972年,學院開設有美術學與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美術學專業設有國畫、水彩、油畫所個專業方向,2007年,美術學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針對美術學專業的特性,在大二的第一學期增設了“創作素描”課程課時為72時,教學目的為:在區別于傳統素描的基礎上,注重素描的創作意識教育,強調學生對構成意識,黑白灰意識的理解,不斷地鼓勵我們去嘗試不同的材料工具、尋找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通過這一系列的基礎訓練開掘藝術創造的潛能,眼、手、腦的配合,達到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審美能力的一致提高,努力建立素描作為創作基本功教學的新秩序。
一、教學實踐安排
從藝術創作的共性來看,創作素描基礎教學的范圍,不應是單純的基礎教學。繪畫制作表現基礎、畫面構成表現與設計、專業理論基礎等,都應該納入基礎教學的范疇里來。因此創作素描在教學內容上主要分為理論基礎教學、創作思維訓練、表現技法訓練、綜合材料運用努力訓練、思維表達陳述訓練、作品歸納與展示訓練共六個方面。其具體要求與課時如下。第一單元課題:理論基礎教學創作需要一定時間的經驗積累,這包括理論、技法與感受。創作素描作為藝術專業創作的前期課程,藝術創作理論基礎更不僅僅限制于,作畫經驗與步驟之間的講解。教學目標為:通過一定的思維訓練、技法訓練等方式將學生逐漸從,基礎訓練帶入到創作思維訓練中。這就要求我們將基礎課中那些單純的基礎訓練轉變為在藝術思維指導下創作訓練,通過觀賞、講授一些經典的藝術作品;通過剖析一定成功藝術家創作思路的例證;建立起學生將生活中的體驗以速寫的方式進行歸納、整理、改編等一些創作練習的理論指導依據,激發學生創作表現的欲望和習慣,為進入以后的專業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理論基礎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取決于當代學生所具有的特性(強烈的時代性、思維敏捷、易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欲望強等)所決定的。而對與學院所開設的文化理論選修課雖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對于藝術學院的學生作為從事創作的理論積累又似乎顯得蒼白無力。具有深層的文化修養不一定就能畫出高品質的藝術作品。但卻能一些其創作的品格。第二單元課題:創作思維訓練創作思維訓練它是以區別傳統素描對物象的透視、解剖、質感、結構等因素的如實表現,以追求描繪再現和塑造能力而提出的。創作思維訓練的出發點是:解放學生的觀察力,從自己的興起點入手,發現并引用物象在畫面里的圖式結構,用結構的、設計的、意象的造型方式引入想法,并且在這些圖式的實驗中提煉種種造型因素和可能性,啟發學生的思想主動性,在自己對傳統寫實性素描的基礎上“分娩”出自己對物象獨特的理解方式和觀點。在創作思維訓練的課程中,每一副作品都是下一副畫的實驗延續和造型暗示,即每一件作品都是大造型意象框架內的一部分。
只是承擔的造型因素和分解方式各自不同,這種思維的連續性訓練,是學生在過程中隨時檢驗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問題。如蒙德里安對“樹”的研究方式,畢加索對“牛”的造型系列分析,都能看出畫家如何從自然物象的客觀形態中提純出形式語言和符號內容,他們把對物象的自然觀察融入一種形而上的超越客觀物象本身規律的一種觀念。第三單元課題:表現技法訓練對于創作素描訓練課程中的表現技法訓練單元,首先本人想引用一句話“功夫在畫外”。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在說,“畫畫的人基礎要扎實,功底要厚重。”但對于什么樣的基礎才叫“扎實”卻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定論,因為我們不能將從事寫實與抽象表現繪畫的人放在一個標準上出評價。本人認為對于審美修養的培養,應更甚于對技巧的偏好,畢竟只有“眼高手低”的前提,才可能在繪畫藝術中更具創造與思維能力。吳冠中先生說過“無情時努力畫畫,有情時奮力畫畫”,這就是說做畫時對“有感覺”和“沒感覺”兩種狀態的處理方式。因此在該個單元的訓練中,教師因結合理論單元的課程對學生進行初步的人文審美意識培養,以培養他們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有主見,有思考,有興趣的進行多種嘗試。再則并是探索與分析各專業表現技法的特性與同性找與自我表現最融洽的方式。當然,學生的資質不同,在幾周課里不可能解決他們的每一個技術上的問題,更談不上運用自如,但至少給了他們一個方向,提供了一種可能,這對他們樹立學術理想也是很重要的。第四單元課題:綜合材料運用訓練本單元訓練的要求即是,打破學生對素描表現媒介轉換的意識。
要積極鼓勵學生打破常規,突破素描僅僅是作為基礎訓練的概念,將其上升到作為“架上繪畫”的范疇里。這一階段,學生將要運用的材料多樣,有色粉、丙烯、水墨、水彩、水粉、油畫棒、麻、沙子、石膏、舊畫報等。這些材料在豐富他們的想法和興趣的同時,提高和增強了他們實驗的積極性,但很多同學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了非常混亂與不和諧的畫面,這恰恰說明學生們對于他們自身在處理想法、造型的手段以及與材料的結合上出現問題。還需要在對于材料的運用和畫面的把握還有整體想法貫徹上都要進行認真推敲和思考。通過這個階段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從早就培養關注材料,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與手段去藝術的表現自己的想法。第五單元課題:思維表達陳述訓練從素質教育來講,培養美術工作者,就是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理解力、創作力、與表達力。全面提高他不同于常人的藝術修養。在創作素描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多交流、探討各自在實踐過程中甚至在思考過程中的想法與心得,并都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從中吸取精華,以培養我們的學生多思考、善于表達、敢于表達自身的想法的好習慣以最終為培養能畫、能寫、能說的藝術家而做好前期工作。第六單元課題:作品歸納與展示訓練俗話說“三分長像,七分打扮、三分畫,七分裱”,對于如何整體、系統的將自己的作品呈現出來這也成為創作素描課中要涉及到的課程。在該課程中,學生依據自身的喜好,通過一定時期的實驗嘗試不同的題材與表現方式,慢慢的沉淀下來最終發現在一定時間里自己所要的“東西”或者說真正感興趣的東西,由一個“點”不斷的發展成為一根“線”最后成為一個“面”的創作思維發展的過程。在該課程快結束的時間里,引導學生將自己畫的作品整理、調整從具有“思維延續性”與“發展性”的系列作品,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再精彩的作品,它的精神文化承載量是有限的,有時間寬度的系列作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二、結語
“基礎”只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性,在多元化的今天對于繪畫者來說“基礎”不是如實再現客觀物象寫實的能力,更不是“形態到位”“空間強”等一些框框條條,而是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需要。創作素描課程通過短短的72課時,七個課題訓練不能讓我們的學生立馬成為一位藝術家,但它解決了在習作的過程中融入創造元素、創作意識,培養學生的有意識的正確性。為學生的表現技能和創造技能的發揮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學生的藝術潛質和能力也會得到拓展和解放,為學生成為將來的藝術家制造了一種可能性。
作者:王平 單位:湖南理工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