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傳媒下的水利旅游開發及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鄉村致富和鄉村振興賦予了未來鄉村旅游發展重要使命。利用水利資源的開發推動鄉村旅游是重要的發展模式,在數字傳媒經濟時代,將水利旅游和鄉村旅游聯系起來,是個值得研究的發展課題。由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楊彥峰、呂敏、龍飛、劉麗敏、張彩虹合著的《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的路徑與實踐》(2020年7月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一書,從鄉村旅游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建設美麗鄉村、推動鄉風文明以及產業扶貧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這一視角出發,探討總結了鄉村旅游在中國的實踐模式和規劃方法,也為地方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參考。
一、發展水利開發與鄉村旅游的優勢
鄉村旅游實則是低碳經濟下,借助生態資源的優勢,重溫和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種產業方式,是一種非資源消耗性產業,是朝陽產業。說到生態資源,我國江河湖泊眾多,水利資源豐富,由水資源還延伸出濕地、灌區、橋梁景觀,以及水利人文資源。這些資源在順應自然、科學合理開發后,對當地鄉村經濟發展與振興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開展水利旅游也有多重意義,其一,親水是一種傳統。探究人類文明史,人們是逐水而居,依水發展綿延生息。古往今來,名人騷客寫下無數詠水詩篇,他們寄情山水,托水寓義,以山水抒發多種情懷,可以說水利資源旅游自古有之,現在推廣只是它的延續和發展。其二,可以更好地讓大家了解水利。一座大橋、一座大壩的興建,無不講述著當時的經濟發展、執政理念、工程施工水平,是一個水利工程發展史,游客的實地觀看,可以強烈感受到浩大的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其三,游憩功能。水是流動的,水是包容的,有水涵養,動植物和諧相處,一派田園風光。人們到了這里,身心得到舒緩,疲憊、焦慮、壓力拋之腦后,這些地方既是天然氧吧,也是療養勝地。其四,帶動相關產業。由于水資源的開發,可以衍生出休閑、美食體驗、沖浪、沙地城堡、踏浪滑沙等多種行業,既可以完善產業鏈、調整水產業結構,又能增加鄉村收入,拉動當地經濟。其五,抓好保護工作。開發水利資源,離不開保護這個詞,要高舉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旗幟,圍繞水生態修復、水源區保護、水工程維護,抓好水資源管理和運營。在此過程中,結合防洪、河道疏浚、生態修復、資源整治等工作,以改善鄉村居住環境,涵養水資源,優化生態環境,提高鄉村可持續和諧發展。
二、數字傳媒技術助力水利旅游經濟
數字傳媒技術是利用計算機技術、計算機軟件、網絡通信及聲光電等技術,綜合處理聲音、文字、圖像及圖形等媒體信息,將抽象的信息具象化,變成能管理、可感知和能交互的技術。現在一部智能手機在互聯網的加持下,通過微信、微博,利用抖音、快手、火山等小視頻、小程序,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們聯結在一起,一張圖片、一個信息,可以吸引幾十萬的網民圍觀,吸引人們的眼球,這些都是廣告宣傳所急需的。該書指出,數字傳媒技術能夠為觀光客提供多元而豐富的信息,向游人提供便捷的交流互動平臺,人們旅游獲取信息和交流已不受時空限制,可以實現資源信息的互通共享。該書作者也提醒水利旅游開發者,要重視數字傳媒技術的運用。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的路徑要與視頻、動漫、投影、網絡及計算機等數字傳媒技術結合,通過現代設計藝術和大眾傳播媒介將數字信息傳播技術應用到鄉村旅游規劃機構、鄉村旅游開發運營管理等領域,數字傳媒技術與水利旅游開發及鄉村旅游的融合能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在開發水利資源與運營中,要利用大眾喜愛的自媒體微博、抖音、短視頻等媒介,向人們提供各種積極向上的娛樂空間。將一棟棟極具水鄉特色的民居場景,清澈的魚塘邊大人和孩子的歡樂嬉戲,周末和節假日,游人到水鄉小鎮賞花、看果、品果、拍照等圖像廣而告之,讓潛在的目標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水鄉美景,激發游客的內生動力。鄉村水旅游的愉悅感、滿足感、舒適感,身處其中的參與和互動情趣,微分享悠然自得和妙趣橫生,使旅游生活更加有趣和生動。當然,數字傳媒還能提供加強的模擬功能,能夠精準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圖,利用三維立體和平面設計等技術設計出水鄉旖旎絢麗的世界,創造出許多現實世界中無法實現的藍圖。總之,可以借鑒數字傳媒技術廣泛應用到文化傳播、出版及信息傳遞、電子商務、虛擬現實及創意設計等領域中的成熟技術和獨創手法,為水利資源旅游與開發助力。
三、數字傳媒技術在水利旅游開發與鄉村旅游中的應用
一是水利旅游開發與鄉村旅游模式。該書認為,鄉村旅游的扶貧路徑和開發路徑,首先可以實行“農戶村集體公司”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依托現有旅游景點的客源和吸引力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將單一的觀光旅游與鄉村風俗野趣的體驗相結合,借助旅游景區及旅游熱線去帶動鄉村旅游。這種開發模式對農業發展規模及農業基礎條件的要求都比較低。其次是農業景觀旅游模式較為高級,也是真正的鄉村旅游開發方式。此種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對自然及經濟條件、農業基礎等都有較高的要求,能夠使傳統農業生產依賴科技進步實現機械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的經營管理,且凸顯了別具特色的鄉土風情和農業特色。這種開發模式是新型農村旅游開發模式。二是重規劃強營銷。從經營層面看,該書重視鄉村旅游的規劃、資源保護和旅游開發營銷。書中詳細論述了鄉村旅游規劃編制方法、鄉村旅游區空間規劃、村莊整治與風貌保護規劃、休閑農業園區規劃、鄉村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鄉村旅游資源保護、鄉村旅游環境保護、鄉村旅游的保障要素、鄉村旅游管理體制保障、鄉村旅游政策制度保障、鄉村旅游項目資金保障等內容,該書作者還在實地考察調研的基礎上,以促銷的方式將營銷手段滲透在各種信息資訊中,從而可以降低鄉村旅游的宣傳成本,提高其宣傳效果。尤其是利用數字傳媒技術制作各種鄉村旅游圖片、短視頻和動畫等宣傳內容,可以生動形象地呈現鄉村旅游內容,將鄉村的湖光山色、風俗人情等優美畫卷通過數字傳媒手段呈現給大眾,從而達到宣傳推廣的效果。同時,利用數字傳媒制作鄉村旅游開發三維立體圖形,較完整地呈現鄉村旅游開發的未來全景,在開發前通過數字傳媒技術設計鄉村旅游開發方案及效果圖,能夠立體呈現各種開發想法及方案,通過立體呈現來發現鄉村旅游開發方案的不足,并對其進行完善和修補,從而呈現完美的立體效果圖。三是巧用數字技術,圖說水資源旅游開發。水利資源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要能夠利用數字傳媒各種技術手段做好旅游產業的密集宣傳和深度推廣工作,以圖說景區,引發游客關注。通過短視頻、圖片等方式呈現鄉村優美景色和優良民俗。比如,水庫移民村安各莊村,因毗鄰易水湖而擁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且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在開發其鄉村旅游項目時,將民俗客棧、傳統手工、鄉村趣事、民俗體驗、房車營地、土特產等融為一體,打造心靈浴場小鎮。此外,通過各種自媒體平臺和官方網絡平臺等進行宣傳推廣,以生動形象、優美的狀態去呈現心靈浴場的“特色”和民情風俗,從而去吸引受眾,激發旅游者的參加欲望。特別是近幾年,微廣告、短視頻深受受眾喜愛,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其熱度也逐漸提高,鄉村旅游產業在其景區內拍攝各種微廣告、短視頻,以數字傳媒手段去傳播,不但能夠降低傳統營銷宣傳成本,還能獲得大量熱度,增強了景區的品牌知名度。四是創建數字宣傳平臺,全方位宣傳水利旅游景區。
水利旅游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必須利用數字傳媒技術手段充分挖掘景區特色和歷史文化,創建鄉村旅游的微媒體平臺和特色品牌,打造共享、開放及統一的數字媒體傳播平臺,將鄉村旅游產業融入數字媒體平臺中,突出其風格、服務及項目特色,創新其網絡營銷推廣手段及產業特色呈現模式,利用數字傳媒技術將其制作成動畫、游戲、圖片、視頻等,通過短視頻平臺、微信平臺、微博平臺等進行推廣。同時,還要構建鄉村旅游App終端平臺,開展網上在線游等服務,立體化、形象化地展現水利旅游與鄉村旅游景區的特色,從而引起受眾的關注,激起其參與旅游的欲望。五是豐富開發模式打造政務新媒體平臺。鄉村旅游是振興鄉村經濟的主體思路之一,也是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該書指出,為更好地挖掘利用鄉村水利資源條件和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旅游資源,政府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創新鄉村旅游開發模式,采用公司農戶景區或農戶景區等開發模式,發展線下和線上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健全網絡監管機制,增強鄉村旅游在媒體平臺的公信力。鄉村旅游產業可以充分利用官方微博、政務網等平臺旅游信息,向公眾提供旅游優惠信息的同時,也能引起游客的興趣。當然,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必須重視數字傳媒技術的應用,構建完善的微媒體平臺設施,比如開展導游電子講解、景區服務網絡中心等,保障景區網絡的通暢,做好鄉村旅游的各種服務,構建基于服務游客的鄉村旅游品牌網絡。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去開發和豐富鄉村旅游模式,推動鄉村旅游品牌的塑造,進而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總之,《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的路徑與實踐》為水利旅游與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為其品牌推廣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呈現方式和傳播載體。借助各種傳播媒介發展鄉村旅游,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去展現鄉村特色文化、特色自然風情,吸引游客和激發其旅游欲望,利用數字傳媒和新媒體平臺去創新水利旅游開發與鄉村旅游模式,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
作者:杜夢 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