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西部地區水利科技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現狀
我國現有水利科技期刊共94種,分屬5大類涵蓋13個水利學科,主辦單位所在地分布在25個省、區、市。我國西部12省共有公開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17種,占全國水利科技期刊總量的18%左右。其中,內蒙古1種,陜西8種,甘肅1種,四川3種,云南1種,貴州1種,廣西2種。尚有重慶、新疆、寧夏、西藏、青海沒有公開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從創刊時間來看《,陜西水利》創刊時間最長,其余期刊大多創辦于20世紀80年代。從出版周期看,季刊4種,雙月刊12種,月刊1種。
2.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涵蓋學科和主辦單位分布
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涵蓋學科有水土保持、水力發電、水利建設與管理、水利技術、節水灌溉、防汛抗旱、水文、水利經濟、農田水利等方面,主辦單位主要分為全國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學會、行政主管部門等幾種類型。
3.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學術水平
分布在陜西省的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辦的《水土保持學報》、《水土保持通報》、《水土保持研究》三本刊物特色鮮明,學術影響力大,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遴選期刊,在全國水土保持領域處于領先水平。而其他省市級學會主辦的期刊或高等院校主辦的期刊影響因子相對較低,目前均未進入中文核心期刊行列。
二、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1.陜西省水利科技期刊發展狀況
處于西部地區領先水平。陜西省所屬轄區的水利科技期刊不僅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占西部地區總量的近50%,學術影響力也相對較高。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辦的《水土保持學報》、《水土保持通報》、《水土保持研究》三大水土保持類期刊,成為西部地區典型的較高學術水平期刊代表。其中,《水土保持研究》還開創了大陸和臺灣合辦期刊的先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的《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得益于雄厚的科技人力資源優勢,影響因子高于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平均值。
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辦的期刊學術影響力高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門主辦的期刊
眾多國家級或地方級水利工程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促進了陜西省水利科技期刊的全面發展。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辦的三大水土保持類期刊外,陜西省水工程勘察研究院主辦的《地下水》,是我國地下水專業唯一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期刊。國家電力公司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主辦的《西北水電》,代表著西北地區水電行業科技進步水平。位于四川的由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主辦的《水電站設計》,主要刊登我國大中型水電工程的設計、科研、監理等方面的論文和實踐經驗,涉及水電站設計的各個專業。位于廣西的由廣西電力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主辦的《紅水河》,利用西南邊陲紅水河10個梯級水電站開發的地緣優勢,突出巖溶地區水電開發特色。由此可以看出,這些代表性期刊都有著明確的期刊定位、特色鮮明。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部分期刊存在著欄目雷同、特色欠缺等不足。
3.水利期刊總體數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
從統計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區公開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總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整體學術影響力不高,稿源不足,與地域特色貼得不夠緊密。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大多創刊于20世紀90年代之前,20多年來,一直沒有新創刊的期刊。1978年創刊的《重慶水利》、1989年創刊的《新疆水利》雖然有著悠久的辦刊歷史,但仍然是內刊出版狀態。
三、推進西部水利科技期刊發展
如何開闊思路,推進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全面發展?
1.高度重視,調整布局
西部水利事業大發展急需水利科技期刊配合。目前,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中內刊還占一定比例,如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至今無水利科技期刊,西部地區有一些典型的水利行業高職院校,如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等主辦的具有水利行業特色的期刊也為內刊。筆者建議期刊主辦單位提高刊物學術質量并加快申辦公開期刊,稿源豐富的公開出版期刊應縮短刊期,加快信息和知識傳播速度。
2.立足地方水利特色,明確定位,辦出精品
不同的流域和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區域特點,水利工程的多少、江河湖海所占的比例、地域的水資源狀況等相互差異較大,這也決定了地方性水利期刊內容的差異性。西部地區水土資源極不均衡,西北地區水少土多,西南地區水多土少,水利科技期刊必須根據地區水利建設特點和需求做好選題策劃,把握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和水利建設特點,立足地方,創辦特色欄目,獨辟蹊徑,拓展視野,全力服務當地水利建設。《四川水利》的“巴蜀河川”欄目,就是立足地方設置的特色欄目。加強水文化建設是推動水利又快又好發展的有力支撐,2012年水利部印發了《水文化建設規劃綱要(2011~2020),要求全面推進水文化建設與研究,水利科技期刊應該適應水利發展需要,科學調整欄目設置。從西北地區來看,流經甘肅、寧夏、陜西三省區的渭水,陜西的漢水,四川的都江堰,重慶的嘉陵江、長江兩江流域,都有著鮮明的流域文化特色,地方行政主管部門主辦的水利科技期刊,可以設置相關水文化研究專欄,向水利行業知名專家、學者約稿,豐富期刊內容,推動水利科技發展。
3.加強東西部交流,提升集團化和專業化辦刊水平
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與中東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中西部地區應加強交流,如通過成立中國水利科技期刊研究會等學術性團體,組織開展學術研討會,加強水利領域科技期刊的交流與合作。在網絡化辦刊的環境下,各專業領域期刊應該互通有無,建立審稿專家資源庫和作者資源庫,提高稿源質量。同時,可以組建西部水利科技期刊集團,在集團的統籌規劃下,優化整合地區學術資源、水利技術資源和辦刊力量,提升刊物的專業化水平。
作者:羅倩 楊發軍 單位: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