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智慧水利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智慧水利”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推動城市信息化建設步伐,本文以江西智慧水利為研究對象,對其建設現狀進行梳理,對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江西“智慧水利”建設存在信息采集體系不完善、數據共享應用不夠深入、智慧應用水平不高等問題,結合江西“智慧水利”建設問題,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研究結果對江西省及其他省份進行智慧水利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江西;智慧水利;發展對策;智慧城市
我國“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智慧水利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水利的建設能夠促進智慧城市建設更加完善。同時,智慧城市為智慧水利提供了硬件基礎,而智慧城市目標的實現也無法繞考智慧水利。智慧水利不僅是推進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是促進水治理體現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江西省在省“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指出“要加快數字產業化發展”。江西省水利廳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積極開展“智慧水利”試點工作。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智慧水利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因此,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技術層面,都為智慧水利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當前我國智慧水利建設缺乏符合實際情況的理論指導,現有方案無法解決出現的具體問題,智慧水利建設進程受到嚴重阻礙。近年來,江西省水利廳為貫徹落實國家水利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水利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步伐,根據江西省水利發展實際情況,從信息采集、信息網絡、視頻會商等方面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水利信息化體系,極大地提高了江西省水利管理效率。本文以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為研究對象,對智慧水利建設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梳理,研究導致問題的根源,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1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現狀
近年來,江西省水利廳為貫徹落實國家水利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水利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步伐,根據江西省水利發展實際情況,從信息采集、信息網絡、視頻會商等方面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水利信息化體系,極大的提高了江西省水利管理效率,具體包括以下方面內容:1)水利信息采集方面。根據數據統計資料顯示,江西省建設完成包括流量、地下水、水位及雨量等多種類信息采集點達5100余個。已經初步建立起覆蓋全省范圍的水利信息采集體系。同時,在信息采集過程中采用了自動化設備,不僅提高了采集信息的精準度,還能夠實現全省水利部門信息共享,提高了應對水災的指揮能力。2)信息網絡方面。江西省水利事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水利管理工作已經形成完整的體系,包括省、市、縣三級水利管理部門工179個節點。各水利管理單位也相繼完成相應業務的網絡信息系統的建設,江西省水利管理部門的骨干網絡體系初成規模,這為江西省加快推動水利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前提條件。同時,全省范圍內的大型水利基礎設施以及重點水利工程都已覆蓋了監控設備,對水利險情易發點列入到視頻監控范圍之內。3)視頻會商環境方面。根據統計資料結果顯示,截至2021年11月,江西省已建成覆蓋全省范圍內省、市、縣三級所有水利相關管理部門共138個節點的視頻會商系統,又通過省內非工程項目建設對市、縣兩級視頻會議硬件進行了省級,改善了水利突發事件應對會商條件。之前的視頻硬件設備使用時間較長,設備老化嚴重,按照新的標志省級原有視頻會商設備,提高了各水利部門防災會商效率。4)防汛、供水、生態環保能力方面。江西省已經構建完成涵蓋防汛、供水、生態環保等多方面的水利管理體系。在水利項目建設方面,建設完成的水利項目數量達300余萬,包括水利工程、水庫、機電井、灌溉區以及供水工程等項目類別??傮w來看,江西省已經建設完成功能較為完整的水利管理體系。同時,江西省水利廳非常重視鄱陽湖、中小河等的治理,不斷投入資金改善其生態環境和工程質量,初步建立起完整的洪體系。在供水方面,對省內水庫堤壩進行了加固,擴充了水庫的庫容量,合理地配置了水資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在農業灌溉方面,江西省投入資金建設農業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灌溉農田比例,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在江西省省內的近6300km的河流中,基本都納入到了視頻監測內,可以采用無人機、遙感傳輸系統等“智慧水利”成果對水文進行監督和指揮。5)業務應用推薦方面。江西省水利廳落實水利部戰略部署,推薦水利信息化建設步伐,相繼完成了水利綜合管理、防汛防旱、水環境保護以及執法系統等平臺,并完成上述平臺系統的資源整合。同時,在江西利廳的推動下,完成了水文信息發布系統、水質綜合管理平臺、水情信息處理系統和水環境檢測系統,基本實現水文信息上傳、查詢以及綜合發布等功能。在此基礎上,江西省水利廳建立了涵蓋全省范圍的水利防汛預警系統,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指揮、監督等綜合管理體系,提高了水生態管理能力。信息化技術在水利行業的發展與應用,促進了水利管理模式的更新,推動了智慧水利建設的步伐。
2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的主要問題
2.1信息采集體系不完善
水利信息采集體系存在三方面問題:首先,各部門水利信息采集獨立,難以形成系統。江西省建立的水利信息采集制度是由各相關管理部門根據自身業務而建立起來的信息采集,在實際業務中,各業務部門之間交流較少,難以做到信息共享,掌握的水利信息大多只局限于本部門。其次,信息采集系統與決策系統自動化程度較低。即在采集數據和進行決策時,仍然需要由工作人員將數據信息導入,在此過程中會出現數據填報錯誤的情況,給做出正確決策帶來一定的影響。最后,信息傳輸效率慢?;鶎铀O測站每天需要上傳大量的數據,以前的4G信息網絡已無法勝任如此龐大數據的回傳工作,雖然5G技術能夠滿足這一需求,但是也面臨了很多問題,如成本高、資源利用率低、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等。
2.2數據共享不夠深入
數據共享不夠深入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由于水利建設的公共屬性大于經濟屬性,公眾對水利信息的關注較少,導致各部門收集的水利數據只限于本部門使用。而水文信息對于應對水利突發事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與其他相關部門實現信息的共享,各部門之間的采集的信息可能會出現偏差,使得公眾對公布數據的真實性產生懷疑,造成政府部門公信力降低。第二,不同類別的水利信息系統積攢的數據信息,在信息覆蓋范圍上存在一定的區別,會出現數據不全或數據沖突的情況。新舊系統或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出現偏差,會嚴重影響綜合決策,難以發揮出水文信息的作用,降低了水文信息的利用效率[1-3]。
2.3智慧應用水平較低
江西省各水利相關部門一般都是基于本部門工作業務范圍獨立開發出來業務應用系統,如水文監測平臺、水利建設項目管理平臺等,造成各水利部門之間數據共享難以做到,業務協調更是無從談起。同時,開發的業務應用系統提供的服務內容也很少,雖然江西省水利管理部門很早之前就在城市主干道設置了電子屏,用以告知公眾積水、雨情等相關信息,但是尚未建立起公眾獲取信息的平臺,如相關的APP或采用贛服通等平臺增強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
3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3.1認知缺乏,系統利用率低
雖然我國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智慧水利”的建設,但是各地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化現象。根據調查得知,江西省大部分的水利相關管理人員,尤其是一線工作人員,基本都沒有參與過與智慧水利相關的培訓,他們簡單的認為智慧水利就是用電腦工作,對智慧水利的了解深度太淺顯。盡管江西省有些地區已經開始著手水利信息化建設,但是當前還是停留在起步階段,難以做到對水利信息系統功能的深度挖掘。
3.2資金投入不足,設備功能不完善
目前,江西省各水利部門之間還沒有實現信息系統的對接,部門之間的數據資源也無法做到共享,其主要原因是財政資金投入的嚴重不足,與其他省內同級部門相比,在水利部門投入財政資金相對較少,就算與其他相鄰省份相比,水利資金投入也遠遠不及,根據數據顯示,江西省2021年水利資金投入尚不及貴州。在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系統硬件得不到更新,設備功能效果也大大降低。
3.3信息孤立,平臺功能受限
水利治理并非單獨某個部門的工作,而是涉及多個管理部門?,F階段的問題是對于某個方面,涉及多個管理部門,但是沒有明確職責范圍,出現對于某個問題無人管理或者重復管理的現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利業務應用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卻不高,主要應用功能仍然只是簡單的數據查詢、信息發布等。顯然這些功能已經無法滿足水利信息系統辦公需要,更多的是希望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工作流程的優化。
3.4業務需求增多,專業人才缺乏
安全體系無法保障水利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主要由兩個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隨著信息網絡技術和水利業務工作的逐漸融合,水利業務工作的開展對網絡形成依賴性,而網絡信息具備的虛擬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對水利信息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另一方面是江西省完成了對事業單位的改制,水利信息方面工作統一由省信息中心負責,廳級單位和市級單位撤銷了相應機構,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的缺乏給安全體系的正常運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4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對策建議
4.1分析當前形式,確定總體要求
結合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現狀,以現有的數據資料為依據,對江西省水利業務管理需求進行分析。依據江西省各地水利管理部門的監測水平,通過對業務進行整合、數據信息共享、安全體系建設等,全面實現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既定目標,綜合江西省水利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為水利信息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按照指導思想要求,根據江西省推進“智慧水利”實際情況,可將建設任務按照階段劃分為近期目標、中期目標以及遠期目標。近期目標,通過三至五年時間完成“智慧水利”建設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安全感知、防護以及云服務功能的智慧基礎設施保障體系;中期目標,通過五至八年時間,構建出較為完善的管理機制,實現“智慧水利”平臺信息共享,采用先進信息技術完成水利工作各業務的互通融合;遠期目標,通過八至十年時間,實現江西省水利治理現代化的全面智慧管理,全面建成覆蓋江西省內全范圍的水利信息資源匯集共享平臺,全面提升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4.2實現數據共享,建設智慧云平臺
為盡快實現水利信息數據的全面共享,根據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設發展總體要求,圍繞江西省水利管理部門的核心業務和重點工作,結合水利發展實際情況,遵循可持續發展、服務大局的原則,按照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的實際需求,各相關管理部門共同參與建設智慧云平臺項目,如水利建設監督管理平臺、水利設施運管平臺等,為江西省水利管理打造出完善的智慧云平臺,為水利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持。首先,構建水利信息大數據資源中心,加強水利數據信息的處理、分析和服務能力。建設集水利信息共享、水利大數據分析以及相關信息開發等功能于一體的數據中心,提高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利用率。其次,以現有信息化成果為依托,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與水利深度融合,對河流湖泊進行有效的監管,重點對水資源的污染、違規占用等現象進行治理。同時,對財政資金專項撥款進行監督,利用水利信息系統實時跟蹤水利建設資金的使用情況等。最后,搭建統一的運營維護管理平臺。根據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設現狀和實際需求,將當前已有的相關設備、業務軟件等集中到統一的監控系統,將監督和服務從被動變為主動。在此基礎上,建立統一的規制制度,為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制度保障。
4.3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加強“智慧水利”建設保障體系
為了保障江西省“智慧水利”的既定目標的實現,完善的保障體系是必不可少的。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保障體系的建設可從三個方面出發:第一,建立符合江西省實際情況的水利發展制度規范,為水利工作的正常開展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供政策支持,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薦。第二,在江西省水利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對信息系統進行安全維護,保障水利系統的安全運行。第三,制定人才政策,根據“智慧水利”建設的需要,培養專門的人才隊伍,采取人才引進與現有人才培訓兩種方式并行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4.4統籌發展,不斷推進智慧水利建設
首先,要不斷夯實基礎,將“智慧水利”與基層建設有機結合。想要實現“智慧水利”的建設和發展,實現水利管理工作的智慧化,就必須發揮出基層隊伍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做好智慧水利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相融合。“智慧水利”的建設要務實,不能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實際的想法。因此,江西省推進“智慧水利”的過程中,要考慮實際情況。由于江西省各地區經濟發展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制定發展戰略的時候要以經濟發展情況和實際需求為前提,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戰略目標。同時,我們在“智慧水利”的建設過程中,要敢于嘗試,不斷地進行總結,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方案,使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更加順利。
5結論
對于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分析當前形式,確定總體要求、實現數據共享,建設智慧云平臺、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加強“智慧水利”建設保障體系、統籌發展,不斷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等對策建議,該建議可供江西省“智慧水利”的可持續建設進行借鑒。同時,本文的研究內容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策文件,而江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設政策文件是不斷調整的,導致得出的研究結論與實際情況出現偏差,后續將會繼續關注相關政策文件的更新,重點關注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設情況。
參考文獻
[1]鄭寧,梅傳貴,陳翔,等.基于集群管理模式的江港堤防水利工程綜合管理平臺的建設[J].水利技術監督,2022(02):59-63+84.
[2]楊燕,鐘喬平.智慧水利支撐平臺的建設[J].水利技術監督,2021(12):21-24.
[3]趙文超,劉滿杰,王國崗.智慧水利中地質與測繪技術信息化提升與應用[J].水利規劃與設計,2021(10):20-22+111+129.
作者:張立峰 單位:江西省安瀾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