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資源保護與利用中生態水利工程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我國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資源匱乏現象,部分地區還出現水資源污染。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念的轉變,人們開始積極建設生態水利工程,有效保護水資源。與傳統的水利工程不同,生態水利工程實現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其在泄洪、抗旱等方面表現出積極作用。生態水利工程的核心是水資源的科學化利用,其目的是保障水資源的持續性發展。本文以水力資源保護為切入點,總結了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內涵并分析了濰坊市水資源狀況,提出了生態水利工程在水資源保護和綜合利用中的實施策略,確保濰坊市水資源的科學使用。
生態保護與水資源保護關系密切,屬于國家的重點項目。水資源保護既提高了水能的利用率,又改善了水質條件,符合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理念,為人們的正常飲水提供了基礎保障[1-2]。要想實現水資源的保護,人們應該從生態水利建設角度入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生態水利工程的目標是確保水資源的生態性,即要求水利工程建設既符合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理念,又滿足人們的生活飲水要求,最大程度地實現水資源的合理控制,起到科學泄洪、抗旱等作用。傳統水利工程過于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忽視了生態資源的保護,久而久之引發嚴重的水污染,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在這種背景下,生態水利工程應運而生。生態水利工程從本質上解決了傳統水利工程存在水資源污染的問題,有助于水資源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也確保了水利工程項目的運行。生態水利工程并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模式,而是將傳統的水利工程與科學技術相結合,創造出全新的水利工程模式。生態水利工程實現了功能的多樣化,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維持了水資源的平衡性,確保了水資源發展的可持續性,是當前研究的重點課題[3-5]。
1濰坊市水資源狀況
濰坊市位于山東省的內陸腹地,被視為山東半島的咽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基礎較好。當前,濰坊市水資源比較匱乏,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水資源總量不足;農林種植消耗大量水資源;地下水污染嚴重;水資源浪費現象突出。
1.1水資源總量不足
由表1可知,濰坊市水資源處于匱乏狀態,其主要的水源是過境水,無法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另外,水資源總量每年均表現出較大的波動,濰坊市需要提前做好水資源的儲備和管理。
1.2農林種植消耗大量水資源
濰坊市是農業和工業大市,其農林種植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如果不進行合理的生態管理,必將會引發河流污染問題,如表1所示。
1.3地下水污染嚴重
濰坊市農業活動頻繁,近年來又大力發展工業,使得地下水污染嚴重。另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不足,大量未達標的污水被用于農業灌溉,既降低了農產品質量,又引發了農產品污染問題,威脅食品安全。
1.4水資源浪費現象突出
濰坊市的水利工程建設集中在“十一五”時期,存在顯著的布局缺陷,再加上工程建設工藝落后,使得相關設備陳舊不堪,這本身就存在著安全隱患。由于水利工程建設多方面的不足,濰坊市水資源浪費現象突出,不利于水資源的持續發展。
2生態水利工程在水資源保護與綜合利用中的實施策略
面對濰坊市水資源現狀,相關部門提出了生態水利工程方案,并從六個角度實施。一是改善水資源的自我修復能力;二是降低水資源的流失速度;三是確保水資源內部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四是提高水資源的純凈度;五是促進水資源的調節和保持;六是保證水資源系統的完整性。科學的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可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促進濰坊市經濟發展。
2.1改善水資源的自我修復能力
水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資源,培養水資源保護意識是全球共同關注的話題。當前,最有效的水資源保護技術是強化水資源系統的修復能力。一般來說,水資源系統修復能力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水資源的適應能力;二是水資源的自主運行能力。水資源系統能夠根據環境變化,自主選擇和淘汰生物,建立完善的生態系統。因此,在建設生態水利工程時,濰坊市必須注意水資源的保護,確保水資源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改善水資源的自我修復能力。
2.2降低水資源的流失速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系統平衡被人們打破。當前,隨意砍伐樹木的現象比較普遍,致使自然環境受到破壞,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極大地束縛了經濟的發展。為此,在建設生態水利工程時,濰坊市要注重生態建設,必要時借助科技手段去降低水資源的流失速度,如建立人工護坡工程、鼓勵退耕還林等。科學的水利工程建設降低了水資源浪費,確保了水系統的穩定性。近年來,濰坊市每年夏季遭受洪澇災害,使得農作物產量驟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相關部門要予以重視。
2.3增強水資源內部的生物多樣性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必須因地制宜,要考慮河流因素,設計最佳的實施方案。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必須確保水資源內部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盡可能維持水資源的原始狀態,把對微生物的損害降到最低。在建設生態水利工程前,技術人員要評估整個實施過程的危害,然后針對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期間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借助多個渠道實現生態水利工程的效益最大化。要想實現生態水利工程的生物系統保護,人們就需要重點研究空間異質性原理。空間異質性屬于一種特殊的水利工程形態,它是由沼澤、河流、森林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水資源內部生物種類的多樣性與水資源的空間異質性成正比,水資源的空間異質性越強,生物種類越多,其所處的環境也就越穩定。濰坊市氣候適宜,植物生長茂盛,物種繁衍迅速,但環境污染使得生物種類日益減少。建設生態水利工程,能夠挽救瀕危物種,實現物種繁衍。
2.4提高水資源的純凈度
濰坊市屬于水資源匱乏地區,同時部分地區水污染嚴重。盡管水資源對人們的生活至關重要,但仍有部分地區出現各式各樣的水污染行為。鑒于此,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需要重視環境治理,通過多個渠道來提高水資源的純凈度。簡單來說,水資源純凈度的提高與其特有的自我凈化能力密切相關。需要注意的是,水中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可以改善水質,為水中植物的生長提供養分。水中污染物的降解需要消耗氧氣,所以,濰坊市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增設流速帶,為水體自我凈化提供充足的氧氣。
2.5合理調節水資源
沿河植物在水資源保護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人們加以重視。水體內部存在多種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的孔隙率,增強植被的蓄水作用。因此,濰坊市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運用連通器技術,在地下增設儲水設備,它具備一定的水資源調節功能。一旦遇到大范圍的降水,它就會將雨水收集起來,既解決了雨季的洪澇問題,又解決了旱季的缺水問題。
2.6完善水資源系統
一般來說,水利工程建設將造成大面積的景觀破壞,不利于水資源的保護。所以,人們要考慮建設周期短、破壞程度小的水利工程建設模式。例如,將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與原有景觀相結合,盡可能維持景觀原貌;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要考慮地域屬性,向人們展示地域特色;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要做到與自然環境的完美銜接,將對水資源系統的破壞降到最低。濰坊市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充分考慮歷史文化、氣候、地勢和經濟等因素,挑選最適宜的秋季進行工程建設,極大地保證了水資源系統的完整性。與此同時,濰坊市生態水利工程還增設了護河林,既降低了水土流失,又改善了區域小氣候,提高了水資源系統的穩定性。
3結語
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生態環境問題依然比較嚴重。就濰坊市來說,其經常遭受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因此水資源保護顯得格外重要。未來,濰坊市要以水資源保護為核心,大力建設生態水利工程,為后代創造舒適的生態環境,同時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促進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肖走良.基于水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智能城市,2020,6(7):163-164.
2代新年.中國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20,(7):174.
3竇莉.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研究的若干問題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4):12-13.
4范懷心,黃靜.對生態環境建設與水資源保護利用的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1):13.
5石鳳英.淺談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J].山西農經,2019,(23):88.
作者:郭嘉寶 單位: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濰坊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