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影響生物的多樣性
生物是在一個空間內生存的特種,生物多樣性是在一定空間和時間內的所有生物組成的生態體系,是區域內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會對區域內生物多樣性產生影響,使陸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響。水利工程建設,由于人為原因,導致區域內生物種類的減少。影響最明顯的是水生生物。在水源上建設工程,隨著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產卵及生長的原有環境被破壞,如魚的遷徙路線被阻斷,棲息環境發生變化,導致種類減少。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對陸地生物的破壞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時會導致區域內土壤發生鹽化等,造成陸地生物種類的減少。
1.2影響區域氣候
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對區域內的溫度、空氣濕度、風向等產生影響。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會導致區域內積水增加,積水在陽光照射下會蒸發,最后形成降雨。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或建設后會改變區域內降水的強度和范圍。水利工程改變了水面與空氣接觸的方式,對區域內溫度產生了影響,使工程周邊溫度會有小幅度的升高。
1.3影響水溫系統
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和建設后,對區域內的水文形勢有影響,對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溫度、水域的深度等都會產生不同影響。如果河道岸邊巖石的透水能力強,則會導致滲漏現象。水庫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會有一定的溫差,水庫內長時間停留的水會發生溫度升高的現象。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庫內水流速度變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擴散。
1.4影響區域生態系統平衡
水利工程數量的增加,對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影響越來越大。水利工程有利于農業生產,但是對環境的破壞是不容忽視的。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占地面積大,導致大量的森林、草地等被占用,直接影響區域內的降水、氣候、土壤等。水利工程建設在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區域,會導致區域內部分生物無法生存而面臨滅種,嚴重破壞了區域內生態系統的平衡。
2解決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破壞的對策
2.1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先進行建設規劃,規劃設計要在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水利工程建設單位要認識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以實現水利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和諧發展。水利工程建設時要在建設的各個環節做好周邊生態環境的保護,以使周邊生物、動物等都能正常生存。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注意不能破壞生物或動物產卵及棲息地,施工過程中要盡量使用環保材料。水利工程建設要在實現促進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盡量減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并將生態環境的保護貫徹到工程建設的所有環節中。在河道里建設時,要盡量避開魚遷徙的路線,不破壞魚產卵的區域,盡量減少對水生植物的破壞,以保證動物和植物都能正常生長。
2.2健全生態評價體系
在水利工程建設之初,要建立生態環境評價體系,主要是對水利工程建設周邊進行調查和監控,對區域內的自然環境進行數據評價。建立的生態環境評價體系要貫穿水利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如施工前的方案預測、施工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影響和測評,并根據相關數據探索出應對方案。對水利工程建設實施生態環境評價,是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重要路徑,是避免水利工程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
2.3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建設水利工程的實踐表明,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和建設后都或多或少的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為了防止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破壞程度加大,可以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因為生態環境的破壞不是短時期內可以恢復的,破壞后的生態環境很難再達到平衡。需要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對生態環境進行補償,通過明確補償主體和補償范圍,通過相關管理部門的監督,對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建設,以緩解生態環境的破壞。
3結語
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及建設后不可避免地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包括對水溫系統的影響、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對區域氣候和生態系統平衡的影響等。既然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就需要重視這種影響,通過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顧、建立生態系統評價體系、實施生態補償制度等,盡量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實現水利工程建設與周邊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江南.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系統的影響及解決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4):29,41.
[2]張麗.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綜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08):185-186.
[3]胡春祥.簡析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7(01):6-7.
作者:林微娜 單位:吉林省防汛機動搶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