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審計問題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增強,技術的推動和創新給不確定的經濟因素增添了許多困難,新興的商業團體不斷的沖擊著上市公司的發展,讓情況更加的復雜,使該問題的研究也愈發的具有創新點。將運用風險管理審計來把風險的程度降低,減少企業發生的成本概率,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使用效率。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對該問題的研究進行文獻綜述,了解國內外對問題的研究程度,就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最后就如何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上市公司;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研究
一、我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審計機構獨立性問題
從社會層面上來看,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相比于國外的會計師事務所具有一定的差距,我國許多會計事務所在審計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大多僅僅是避免政府的規章制度,嚴格的審計要求等方面帶來的不必要麻煩而聘請的注冊會計師,而不是出于提高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的目的。從審計關系上來看,研究表明,審計的獨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審計收費的影響,可以說審計收費在審計獨立性的比重過高,從而影響審計的獨立性。我國近幾年會計事務所的數量呈上升的事態,相反,正是數量的劇增,經濟的下行壓力加大,競爭激烈,致使事務所為了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就會降低審計成本,爭相降低收取費用。從而加大審計風險。從理論上來看,會計事務所和客戶是一種平等互利的關系,然而在利益驅動的作用下,大多的事務所與客戶則形成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這就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審計機構的獨立性,直接導致了各個部門人員對自身職責了解不清晰,進而造成在問題出現時互相推卸問題的現象。
(二)工作流程不合理問題
制約風險管理審計的主要原因在于對不同的企業差異化流程體系的缺失。從企業風險管理審計存在的目的上說,運用一些管理方式保障產品的創新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審計過程中不僅需要技術和制度方面引進套用固定的模式,還應該與所在的中小型企業具備的特點相適應。而相比現行的風險管理審計流程通常是先以固定的模式作為參考,對不同的客戶個性化的業務沒有進行專業設計,對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審計過程中,將一整套的流程體系運用到企業里,造成審計過程的繁瑣性,從而導致效率低下,管理混亂同時對于服務流程的規范也不精細,流程優化不足還導致了審計的成本增加。
(三)技術的落后性
由于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完善,在對企業進行審計的時候沒有相應的判斷的參考體系或信息管理系統的不完善,沒有建立覆蓋所有個人和企業的信息系統,使信息在調用時比較困難。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是處于這個階段,只對審計問題僅定性的層面進行管理,對定量方面則沒有相應的剖析,這樣做會對風險管理審計的有效性帶來一定的影響,甚至導致審計的無效,浪費了資源。而在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時,審計過程需要網上申報、審批與文件錄入,必不可少的要用信息庫對客戶的信息進行存儲與更新。
(四)組織機構的不完善問題
我國近幾年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審計流程的設計中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導致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大多數企業都存在組織機構不完善的問題,這一問題使得在崗人員對自身的職責不明確,風險承擔主體也具有了模糊性,當發生問題時,各個部門之間就會相會推卸責任,無法高效的解決所發生的問題,這也間接反映了我國無法在企業風險管理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發展到戰略高度。
(五)專業風險管理審計人員的缺乏
風險管理內部審計最基本的是在于審計人員,專業的審計人員是內部審計的重中之重,對于我國的審計發展相對起步晚,發展慢,企業風險管理審計人員需求遠遠不夠,在這種情況下,各個企業為了滿足政策要求,只能啟用一些沒有審計專業基本技能或沒有相應的審計經驗的人員,這些人員往往缺乏實踐經驗,自身的知識儲備不能有效的運用到案例中,自身的工作能力較差,從而會對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從我國現實的角度而言,企業聘請的注冊會計師對企業本身的基本情況都不是太了解。所以,加強對風險管理審計人員修養與能力的提高將會對風險管理審計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文獻綜述
西方學者對風險管理審計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主要兩個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是在風險管理過程方面,A-UKandIreland(2000)認為風險管理審計可以將風險管理與企業經濟活動相結合;Allegrini(2004),他認為通過進行風險管理審計可以使企業了解自己在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從而合理地進行經濟活動;第二個方面咨詢服務方面,對于咨詢服務來說,相關從業人員有責任與義務對企業提供相應的咨詢活動,幫助其尋找解決方案。咨詢服務對企業的影響表現的尤為突出,也是當今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國內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風險管理與審計關系的研究:陳書麗(2005)認為,風險管理審計是以改善組織運營的一種保證活動與咨詢服務;陳磊(2006)認為,就我國目前的審計行業現狀來說,有這樣一個趨勢,就是要完全將企業審計與風險管理融合,對企業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做出預測,使企業的經濟活動可以順利進行。陳留平(2007)從審計管理角度著手,揭示內部審計的相關概念,對風險管理進行深入的思考。第二,存在的問題研究:杜鵬遠(2000),指出審計人員自身素質存在問題,風險管理中缺乏獨立性,審計人員結構體系不合理等。楊莉(2004)認為風險管理審計過程中相應的法規并不完善,沒有對審計人員行為進行明確的規范。李曉春(2008)等人對我國審計風險管理工作的困難點與重要性進行分析且對我國在這方面的長遠發展提出了有效的建議。李俊林(2009)分析了我國在這方面研究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以此為基礎,給予了我國實施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具體方案。第三,關于風險管理審計作用的研究,其中,張慧清的研究較為完善,她通過對有關公司數據的調查分析得出了風險管理審計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曼等人探討了風險導向在風險管理審計中是如何實施的。綜上所述,國外對企業風險審計的研究非常成熟,提出了許多有效的見解,但由于國內外企業所處的環境差異,我國對企業風險審計不能完全復制與照搬,而這個方面對于我國來說還屬于新興的事物,因此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上仍存在著一定的爭論。本文旨在對我國企業風險管理審計中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三、上市公司加強風險管理審計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在我國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流程不夠完善,對審計人員的專業性存在缺乏,這也使得我國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發展有更加廣闊的發展趨勢。同時,在這種復雜的背景下,同行業的競爭導致風險管理審計面臨的問題更加的嚴峻,為了使上市公司能夠穩定的進行經濟活動,對上市公司進行風險管理審計研究是具有現實的意義。
(一)上市公司加強風險管理審計的必要性
1.應對風險日益增大的經營環境需要。企業在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要使企業生存和發展下去,就需要企業的技術水平與運營能力還有風險管理水平,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日益復雜化,經營的風險也很大程度的增加,如:國家的政策導向、對手的競爭以及法律的變化等都會導致經營風險,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巨大的損失。2.改善公司治理機制的需要。從我國審計行業的角度上分析,風險管理審計一方面能夠讓高層的管理人員通過審計管理制定更有效的方案來的防范出現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使企業的股東能夠深入了解審計風險,增強股東的投資信心。從而促使企業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成功的運營,進而達到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的目的。3.企業風險管理的需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對風險控制也越來越重視,企業在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競爭實力,實現股東的最大化,風險管理審計是企業管理的關鍵,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來規避風險,提出可行性方案。
(二)加強風險管理審計優勢
1.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審計能夠有效的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和初步判斷,并對預測的風險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行分析,大大的降低企業由于風險帶來的危害,減少審計風險產生的危害。從而使得企業在經濟活動中避免盲目性與無序性。2.對于上市公司進行風險管理審計時,通過對同行業的競爭企業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來獲取足夠的經驗與教訓,在根據自身的風險有效的結合,制定出正確合理的解決方案。
四、強化我國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審計的政策建議
(一)提高審計機構的獨立性
當前我國審計管理現狀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對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從而使風險管理審計工作能夠有效的展開并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就需要對審計機構的獨立性進行完善,以下將從兩個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一是加強審計制度的建設,提高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如:把會計事務所的性質更改為行政事業單位,發揮其在審核經濟實體的過程之中的強大力量,同時,有關部門應當采取相應措施,使企業與會計事務所的力量處于一種平衡機制;二是對審計機構的獨立性進行完善,如:對會計事務所進行文化建設,增強從業人員職業基本素質,加強從業人員社會責任意識,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實際的業務水平。在增強審計機構的獨立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增強我國審計行業的整體實力,另一方面對降低上市公司的審計風險,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二)明確審計工作流程
風險管理審計的流程先是有固定的模式作為參考,但是沒有對不同的客戶個性化的業務流程進行設計,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經濟活動對公司的影響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審計人員僅僅使用一套較單一的流程運用在審計管理上會增加審計過程的繁瑣性。因此,在對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審計流程的優化方面有如下建議:1.強調以客戶為中心。2.注重業務效率與風險管理。3.借鑒而非照搬固定的工作流程模式。4.為了使對公司的風險管理審計能夠正常的進行,審計人員需要對被審計對象的相關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并未其提供個性化的業務工作流程,以客戶的需求為基本點,整合并優化各類資源,同時,做好市場定位并且以客戶細分為基礎設計流程;完善配套機制,改進風險管理審計中的各項管理體制;完善其崗位分配,使分工更加專業化,減少流程重復,把業務操作手續簡單化;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改進業務管理方法。
(三)健全審計信息技術系統、優化公司內部審計組織機構
對上市公司進行風險管理審計充分利用強大的審計信息技術系統作為支撐,并利用強大的信息系統代替人工系統進行工作。隨著技術的更新加快,研發的費用也相應的提高,所以在技術投入方面,每個會計師事務所都應該增加投資,建立強大的信息技術系統。與此同時,我國政府應該給予一些獎勵政策來鼓勵技術發展和創新,還應該引進國外的先進的高科技。在健全審計信息技術系統的同時,優化公司內部審計組織機構,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達到人崗匹配,使得在職人員的崗位職責明確,風險承擔的主體清晰。
(四)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完善風險評估系統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使得企業在國際的競爭中越來越具有挑戰性。這也對我國的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我國會計事務所機構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和引導。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的素質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技能、知識、性格、動機等要素,通過培訓讓注冊會計師能夠熟練的掌握技能和相關知識,也通過這種方式來相應的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會計師事務所應該更加重視實質而不是重視形式。達到效率優先,重在實質的培訓效果。并且對培訓人員進行能力水平、性格相關的測試,來有針對性的進行制定培養方案,加強訓練的力度,完善培訓的內容。從而彌補會計師存在的問題,及時更新其知識儲備。既要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也要完善風險評估系統,風險評估系統的完善有利于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也有利于我國現行的風險評估系統的完善,彌補以前在風險評估系統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對未發生風險進行一定防御作用。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對風險管理審計進行輔助,發散從業人員的思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使得審計人員在工作中更加積極,有效的完成任務。對于企業的審計過程中,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和風險審計操作平臺。
參考文獻:
[1]JieLiu.TheEnterpriseRiskManagementandtheRiskOrientedInternalAudit[J].iBusiness.2012(3).
[2]戴芳.管理審計是加強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J].企業導報,2013(4).
作者:楊坤 楊書波 單位:貴州建工集團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