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型企業內部財務審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當前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遍布各個行業,已經超過四千萬戶,包含各種所有制形式,深入國民經濟各個方面,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由于中小企業大多數是較小的經營規模,沒有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由于自身原因對處于企業核心的財務審計問題無法很好的解決,造成中小企業自身發展與市場經濟都無法與財務管理方面相適應,極大的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不能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
一、中小企業審計的特點
(一)所有者與經營者統一
合伙制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是中小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這種企業的所有者較少,甚至一般只有一個人,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日常事務親力親為,擁有直接的決策權。中小企業管理者擁有的權利極大,企業財務審計主要受到管理者的自身影響,如果是一個缺乏審計意識的管理者,只是將財務審計作為一種例行公事的行為,是迫于法律要求才采用的,更有甚者以為財務審計不僅費錢、耗時還沒有任何價值,這樣就不太可能依據審計這種全新的視角來認識自己,以此增加企業的經營水平。而這樣的管理者在審計時也不會很好的進行合作,造成一些審計必須的文件數據等無法有效獲得,審計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
(二)會計記錄簡單
為了達到法律法規的要求并滿足自身的需要,中小企業必須將會計記錄盡可能完整的保存。可是由于規模較小人力、物力不足,從事會計記錄業務的人員只有很少的幾個,并且采用的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也不高,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只能進行簡單的會計記錄,缺乏準確無誤提供財務報表的能力。因為財務信息無法準確的獲得,不能對經濟業務的會計進行及時的處理。由于會計記錄過于簡單,極大的增加了財務報表審計時的會計記錄缺失和錯誤的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分析性程序也會在審計計劃階段由于會計信息的不完整而導致分析的不準確。沒有其他辦法,審計人員只好僅對可用的其他會計記錄和總分類賬采取比較簡易的復核。
(三)企業經營持續性
中小企業具有遇到機會時利用反應迅速和對不利因素的抗性較低的特點。中小企業通常較為脆弱,沒有很好的抵御風險能力,運行周期很難持續很長時間,這是由其自身的特點和國家宏觀調控、行業變化與激烈的市場競爭造成的。而財務審計的首要前提是以企業能持續經營為前提進行假設并進行會計報表合理性的編制的,審計人員一般運用一些方式先對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采取審計,以此來對企業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否合理進行判斷,財務審計難度受到企業持續經營不確定性影響而提高,同時審計風險也相應提高。
二、企業內部財務審計工作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
企業內部財務審計是一種獨立的評價活動和經濟監督活動,以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企業的管理制度為基礎,利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與審計人員對企業及所屬單位進行審查和評價,以此確定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是否合法合規,財務信息是否真實正確,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企業內部財務審計的目的是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機制與企業內部控制,利用對公司損益真實性、合法性、負債、效益與資產的審計,加強與改善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利用內部財務審計,運用專業的技術與方法,保證企業按照國家財經法規與企業規章制度執行,通過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和事后審計,以財務的方式評估經營風險與可能發生的損失,增強中小企業的風險識別及其相應的解決方法,控制企業運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最終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可以科學合理的運行與發展。
三、中小企業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信息失真
第一,由于中小企業可用資金較少,無法雇用素質更高的會計人才,雇用的會計人員普遍業務水平不高,對會計信息的處理水平有限,不能規范和準確的填寫一些會計憑證,造成財務狀況的混亂,企業的真實生產經營狀況無法從會計信息中得到體現。第二,中小企業業主想要不受國家監管,有意要求會計人員利用各種方法偷稅漏稅來增加利潤,由于中小企業雇用的會計或者是兼職會計或者是親屬關系。兼職會計主要依據業主給予的憑據進行賬務處理,并不參與實際的企業經營,業主對賬務可以進行完全的支配。親屬與企業主擁有直接的利益關系,在賬務處理時按照業主要求完成,會計監督完全無法發揮作用,弄虛作假極易方生。財務審計查詢的主要方向是會計信息,因此會計信息造假必然對審計有極大的影響。財務審計是以財務數據與財務報表能夠驗證為前提進行假設的,正確審計的基本因素就是獲得的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審計人員想要在規定的費用、人力和時間范圍內能夠得到充分的證據并依此產生正確有效的結論,必須擁有財務報表中準確的財務數據記錄并進行匯總。
(二)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薄弱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尤其是其中的私營企業通常由個人或幾人合作成立,企業經營權沒有和所有權相分離,所以其發展方向與企業管理主觀性較強。內部控制制度好壞不受企業主重視,企業主經營以長期形成的經驗為主,對內控制度需求不大。而且,為了降低成本,對內部控制執行較弱,這是由于合理的內部控制可能阻止了違反行為的實行。所以內部控制主要是展示給相關單位檢查時看的,一些企業只是追求業務的提高,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沒有足夠的重視,市場營銷部門通常是這種企業最重要的部門,財務和內審部門只是作為服務部門存在,無法實行對企業的監督和控制職能,企業最為關鍵的內控缺失,不按照正規手續辦事。另外一些小規模企業仍未建立起內控制度,內控制度更是無法履行。
(三)審計程序簡化質量較低
從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重新建立之后,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迅速不斷得到壯大。同樣,引起的市場競爭在中小事務所間變得尤為的激烈,大部分事務所依靠降低價格來增加業務。一些事務所主動降價以規定標準50%的實際收費來爭取客戶。成本的提高必然使一定收入情況下的利潤降低。所以一些事務所只有在審計時來降低成本以彌補利潤,審計程序得到簡化,不再嚴格按照原有的審計程序實施審計,更有甚者只是按照被審計單位給予的會計資料來進行審計,出具審計報告只用一天的時間。還有一些企業由于存貨品種多導致工作量較大,部分存貨還要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盤點,消耗的成本較高。想要降低成本,事務所只能進行抽查盤點,只能盤點較小的部分,有的甚者不進行盤點,只將期末存貨盤點表與賬表進行檢查,只要帳表符合就給予財務報表上的存貨金額進行認定。如此造成審計質量較低。
四、完善中小企業財務審計的對策
(一)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
財務審計工作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要求是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中小企業需要對財務組織結構進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必須健全并且按規定執行,重點注意資金的支出、回收與整個應用的流程,利用一定手段促進資金較快回籠,避免由于資金流失導致的損失。必須嚴格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與相關規定進行審計,完善監督機制,嚴格規范各單位負責人行為,使其提供的會計報表以及相關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受到法律約束。加強會計人員對財務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與規章制度的教育,增強業務水平,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了解單位的實際經營情況。
(二)加強企業內部審核控制
依靠內部審計機構能夠快速知道對企業管理規范以及財務信息與相關經濟活動存在的問題,以此增強會計信息質量水平,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擴大企業經濟收入。即使是沒有能力成立內審機構的小規模中小企業,也必須按時找注冊會計師審核企業財務報表與會計賬目,及時找到存在的問題或舞弊現象,提高內部管理水平。企業同樣應該找專人定期或不定期審核關鍵業務活動與相應信息,這樣能夠避免存在重大隱患。想要設立完善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必須要求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嚴格按規定完成,并利用這些工作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與管理水平。充分感受市場經濟環境的改變,科學設立審計機構,想要取得完美的效果各項機構內的職責分配制度必須得到規范和明確。中小企業直接跟董事會(或股東會)進行報告,監事會(監事)對內部審計機構的業務進行指揮。雙重負責機構方法的實行,保證了內部審計工作的有序進行。第一,中小企業必須在根本上增強對內部財務審計重要性的思想認識,同時提高內部財務審計機構的合理性,確保其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完整的獨立性;第二,對內部財務審計的工作范圍、責任與職權等進行明確規定,把內部財務審計進行制度化與規范化;第三,對內部審計隊伍要加強培養,增強內部財務審計人員的審計業務素質與職業道德水平。
(三)完善財務審計程序
中小型企業具有崗位設置重疊、雇員分工混亂、內部控制制度缺失等問題,可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由于企業主需要保護企業資產與監督控制企業日常事務,仍舊實行了部分合理的內部控制機制。在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時,必須考察和認定相關的內部控制是否真實存在,假如沒有發現,為了把檢查風險減少到能夠接受的水平,審計人員需要采取實質性測試來獲取足夠的審計證據。在進行實質性測試的過程中,需要拿分析性測試當做補充,利用行業數據和企業財務數據及其企業歷史數據等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方法對企業業務水平進行定性。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審計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進,提高審計范圍,增強審計水平,增進工作效率,利用判斷抽樣與統計抽樣兩種方法來調整樣本規模以便增進財務審計的精確度。
(四)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中小企業財務審計人員不能僅僅進行財務領域的審查,還要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其他方面進行審查,更多的注重企業內部管理與決策,而不是限于過去的“查錯防弊”。財務審計人員需要有新的工作角色,改變過去單純的監督、檢查工作角色,逐步轉變為協助與服務角色,加強企業內部職能工作的聯合促進,擴大職能范圍,確保審計工作可以很好的完成。而且中小企業財務人員必須增強法制觀念、加強業務技能學習、提高職業道德,依據法律法規,與社會不良風氣劃清界限,學習財務分析與會計核算,降低會計違法行為。中小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需要一套科學的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以及相應的審計平臺,利用聯網審計、審計臺賬與審計程序等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工作采取全方位協助。提高事前與事中審計力度和范圍,改變事后審計的方法。
五、結語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治理結構不斷完善,內部財務審計是企業自我約束機制的主要構成部分,必須不受外界其他因素影響,一種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客觀性及獨立性,以此來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對內部審計職能進行全面推進,充分發揮內部財務審計在企業治理中的規范作用,推進企業組織機構的科學化與合理化,提升中小企業對市場競爭風險的抵抗力,以便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作者:譚笑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