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據挖掘國醫大師張學文治療胸痹用藥規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應用中醫傳承輔助系統軟件,挖掘分析張學文教授治療胸痹的用藥規律。方法:收集張學文教授近5年治療胸痹的病例,采用關聯規則、系統熵聚類等數據挖掘方法,分析張學文教授治療胸痹的用藥經驗和用藥規律。結果:對篩選出的129處方進行統計處理,得出處方中藥物的使用頻次、藥物之間的關聯規則、藥物核心組合和新處方。結論:張學文教授治療胸痹多用活血化瘀、化痰、理氣、安神之品。
關鍵詞:張學文;胸痹;數據挖掘;用藥規律
首屆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從醫60余年,擅長診治內科疑難頑癥和急危重癥,尤其對胸痹、中風、高熱等諸多疑難雜癥遣方獨特,用藥精準,療效卓著。本文運用中醫傳承輔助系統軟件(V2.5版),采用關聯規則、系統熵聚類等數據挖掘方法,對張學文教授近5年治療胸痹處方進行分析,探討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診治胸痹的遣方用藥規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收集與篩選收集2010—2015年張學文教授在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和張學文診所出診的電子病例和手寫病例,以《中醫內科學》[1]教材胸痹診斷要點為依據,共篩選出門診病例129份。將129份病例錄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開發的“中醫傳承輔助系統(V2.5版)”,建立數據庫。1.2數據分析應用“中醫傳承輔助系統(V2.5版)”,采用頻數分析、關聯規則和聚類分析方法,對129首胸痹病例處方中單味藥用藥頻次、組合藥出現頻次、組合規則、組合模式、核心組合等進行統計分析,以挖掘張老診治胸痹的用藥規律和用藥經驗.
2結果
2.1用藥頻次對張學文教授治療胸痹的129首處方中的藥物使用頻次進行統計,結果使用頻次在20以上的藥物有32味,使用頻次最高的藥物是丹參,其次是瓜蔞、薤白、檀香、砂仁等。見表1。2.2基于關聯規則的方劑組方規律分析[2-12]在組方規律窗口,設置“支持度”為25,“置信度”為0.8,分析得出藥物組合頻次。將藥物組合出現頻次由高到低排序,前5位分別是“薤白,瓜蔞”“丹參,瓜蔞”“薤白,丹參”“薤白,丹參,瓜蔞”“煅瓦楞子,丹參”。分析藥物間的關聯規則,按置信度由高到低排序。將藥物之間的關聯規則用網絡視圖方式展示,其中丹參、薤白、檀香、瓜蔞、砂仁等藥物居于網絡圖中間,這些藥物均為張老診治胸痹最喜用中藥.2.3基于熵聚類的方劑組方規律分析[2-12]2.3.1基于改進的互信息法的藥物間關聯度分析依據方劑數量,結合經驗判斷和不同參數提取數據的預讀,設置相關度為8,懲罰度為4,進行聚類分析,得到方劑中兩兩藥物間的關聯度,將關聯系數0.025以上的藥對列表。2.3.2基于復雜系統熵聚類的藥物核心組合分析以改進的互信息法的藥物間關聯度分析結果為基礎,按照相關度與懲罰度約束,基于復雜系統熵聚類,演化出3~4味藥核心組合。2.3.3基于無監督熵層次聚類的新處方分析在核心組合提取的基礎上,運用無監督熵層次聚類算法,得到8個新處方.
3討論
本研究借助中醫傳承輔助系統軟件,統計分析張學文教授診治胸痹的用藥規律。經頻次統計分析,得出張學文教授治療胸痹常用的藥物有丹參、瓜蔞、薤白、檀香、砂仁、三七、姜半夏、桂枝、郁金、川芎、天麻、甘草、紅花、炒棗仁、菊花、川牛膝、地龍等,這些藥物多數具有活血、化瘀、理氣、化痰、安神等功效。其中丹參是張老應用頻次最高的藥物,此藥也是張老平時最喜愛應用之藥物,因此張老也被同行尊稱為“張丹參”。張老認為“丹參平苦補心血,破宿生新調經脈,女科要藥四物兼,大治腸鳴腹痛切”。他認為丹參不僅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同時兼有補心血的作用,而且丹參的不良反應也很少,經多年使用只發現一個不良反應,就是用量大于30g時會導致大便較稀,但張老將丹參的這一缺點用于有便秘的中老年心腦血管患者,將不良反應變成正作用來使用,效果非常好。瓜蔞味甘、微苦,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利氣開郁、導痰濁下行而奏寬胸散結之效,用于痰氣互結,胸陽不通之胸痹疼痛。薤白味辛、苦,性溫,歸肺、胃、大腸經,其辛散苦降、溫通滑利,善散陰寒之凝滯,通胸陽之閉結,為治胸痹之要藥。檀香味辛,性溫,歸脾、胃、心、肺經,其芳香辛行、溫散寒邪,善理脾胃,調肺氣,利膈寬胸,有行氣止痛,散寒調中之功效,用于寒凝氣滯之胸痹。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其。其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化濕健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為醒脾調胃之要藥[13]。其他使用頻次較高藥物亦多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化痰等功效,另有炒棗仁、麥冬養心血心陰,桂枝、杜仲益心陽腎陽,山楂化瘀護胃之品??梢姀埨现委熜乇?,在活血化瘀止痛、化痰寬胸散結治標之時,同時以養心血心陰,補心陽腎陽護胃以治本,使虛實錯雜之胸痹病證迎刃而解[14]。經關聯規則分析,得出張學文教授治療胸痹常用的藥物組合有:①薤白,瓜蔞;②丹參,瓜蔞;③薤白,丹參;④薤白,丹參,瓜蔞;⑤煅瓦楞子,丹參;⑥煅瓦楞子,瓜蔞;⑦煅瓦楞子,薤白;⑧砂仁,瓜蔞等。經聚類算法分析,常用藥對包括:磁石-杜仲、磁石-桑寄生、磁石-西洋參、川牛膝-柏子仁、川牛膝-紫蘇子、鉤藤-菊花、磁石-地龍等。經過復雜系統熵聚類分析,得出治療胸痹的核心組合主要有:①茯苓,檀香,牡丹皮;②三七,檀香,枸杞子;③茯神,遠志,郁金;④菊花,磁石,天麻,川牛膝等。經無監督熵層次聚類得出的新處方包括:①茯苓,檀香,牡丹皮,三七,枸杞子;②枳殼,陳皮,甘草,香附;③炒麥芽,陳皮,紅花,天冬,橘紅;④茯神,遠志,郁金,酸棗仁,柏子仁;⑤黃芪,五味子,甘草,炙甘草;⑥玄參,炙甘草,西洋參,五味子;⑦鬼箭羽,天花粉,桑白皮,胡黃連;⑧天麻,川牛膝,西洋參,菊花,磁石。關聯規則和聚類分析結果也驗證了張老的用藥經驗,如所得核心組合“薤白,瓜蔞”即為張老最常用組合,其組合源于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記載的瓜蔞薤白白酒湯。此方具有通陽散結,行氣祛痰的功效,是治療胸背疼痛、痰多喘悶、氣短不得臥之胸痹的常用方。又如“丹參,砂仁,檀香”組合,即丹參飲,此方也是張老治療胸痹常用方。來源于《時方歌括》,此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之功效,為化瘀行氣止痛之良方。張老認為胸痹之證,以氣滯痰阻血瘀多見,主要表現為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疲乏無力,或下肢浮腫,睡眠差多夢等。張老師古而不拘泥,在瓜蔞薤白白酒湯基礎上自創了寬胸通痹湯。寬胸通痹湯由瓜蔞、丹參、桂枝、薤白、降香、三七、麥冬、生山楂、炒棗仁、川芎、赤芍等藥組成,此方不僅具有化痰寬胸散結,活血化瘀止痛治標之功效,又有養心血心陰,補心陽腎陽護胃治本之功效,標本兼治,主要用于氣滯痰阻血瘀型胸痹。胸悶屬氣滯較甚者,可加檀香、枳殼;痰濕重苔厚膩者,加半夏、厚樸、陳皮;偏陽虛怕冷,四肢不溫者,加制附子,并重用桂枝;浮腫較顯者加茯苓;睡眠差者加夜交藤、五味子;血瘀而胸前區刺痛者,再加桃仁、紅花;肝腎不足者加杜仲、桑寄生[15]。通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軟件對張學文教授治療胸痹用藥數據進行挖掘研究,系統總結出了張老治療胸痹用藥經驗和組方規律。中醫傳承輔助系統為深入研究、挖掘名老中醫用藥經驗提供了良好的方法。通過此方法不僅可以使得名老中醫用藥經驗的精髓繼續傳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指導中醫臨床實踐。但是,中醫傳承輔助系統也有其局限性,特別是演化出的核心組合和新處方還需運用中醫藥理論進行分析和臨床的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周仲英.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35-142.
[2]陳文嘉,莊逸洋,鄭升鵬,等.基于數據挖掘的國醫大師鄧鐵濤治療心悸辨證用藥規律探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6,43(9):1829-1832.
[3]姜肖,馮慧,丁元慶.基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分析丁元慶治療陰虛血瘀不寐用藥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16,43(2):234-238.
[4]劉冬,宋豎旗,尹學來,等.中醫藥治療膀胱癌用藥規律分析[J].中醫學報,2017,32(224):4-8.
[5]黃和濤,潘建科,劉軍,等.骨質疏松癥用藥規律研究[J].中醫學報,2017,32(224):124-126.
[6]張昭,范為民,黃育芳,等.基于數據挖掘的李濟仁教授治療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用藥規律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22(8):221-225.
[7]吳嘉瑞,張冰,楊冰,等.基于關聯規則和熵聚類算法的顏正華治療胸痹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348-351.
[8]丁心香,王愛國,鄭昆侖,等.基于無監督數據挖掘中藥內服治療頸性眩暈的組方用藥規律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5):955-959.
[9]韓琦,李洪海,范翠萍,等.基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治療反胃用藥規律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13):2549-2554.
[10]王彥剛,呂靜靜,田雪嬌,等.基于數據挖掘的李東垣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6,23(6):39-42.
[11]盧茵茵,莊逸洋,黃楚栓,等.林麗珠治療肺癌用藥規律的數據挖掘研究[J].中醫雜志,2016,57(18):1557-1564.
[12]隋歌川,肖璐,馮玲.基于數據挖掘的路志正教授治療胸痹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11):38-41.
[13]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14]李軍.國醫大師張學文臨床經驗實錄[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83-84.
[15]張學文.疑難病證治[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46-547.
作者:嚴亞鋒 白海俠 董斌 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