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宋代書籍版面設計審美意識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書籍是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中華書籍文化源遠流長,宋代被譽為中國書籍藝術的黃金時代,包含漢字、布局、雕印等因素的版面設計是宋代書籍形式語言的集中表達,凝結著歷久彌新的美學思想。
一、宋代書籍版面設計的獨特價值
書籍設計是針對內容進行策劃和建構的整體過程,將文字、圖片、色彩有序地整合為版面、封面、護封等組成部分,最終通過選紙、印刷、裝訂等工序呈現在讀者面前。其中版面設計伴隨書籍出現延續至今,是展現書籍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集中表達著一個時期的書籍設計風格。宋代書籍版面設計十分獨特。它不同于唐代的雄闊自由、元代的濃重憨直、明代的多彩多姿、清代的成熟穩健,呈現出莊重而不失灑脫、嚴謹而不失真性、秀麗而不失厚重的特征。而且,無論是發達的印刷術和進步的造紙術,還是對文化傳播的重視程度,宋代書籍版面設計都在中華書籍設計史上處于承上啟下的核心地位。不同于西方和現代的封面設計發揮著書籍設計的先導作用,宋代書籍封面設計從屬于書籍的內容,版面設計在書籍設計中占據主導地位。宋代書籍版面設計使用方塊字,豎向排列,歐洲中世紀書籍版面設計使用拉丁字母,橫向書寫。以上差別共同構成了宋代書籍版面設計既不同于中國唐元明清也不同于歐洲中世紀的獨特形式。版面設計一直都是書籍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宋代書籍版面設計堪稱中華書籍文化的典范,承傳唐代書籍版面設計基本形式,為元明清樹立書籍版面設計規格標準,契合了當時的思想潮流和社會需要,字里行間凝聚著自然、統一的審美意識。宋代書籍版面設計的審美意識主要從印刷字體的樸素美、布局的整飭美、印刻的工藝美等方面得以體現。
二、宋代書籍版面印刷字體的樸素美
宋代的印刷字體多模仿歐、顏、柳諸家,寫版者對名家字體進行了再創造,不但考慮雕版規格,還考慮雕刻難度和印刷效果,在筆畫的粗細、結構,字距、行距上流露出印刷字體的樸素美。文字是表意的特殊符號,傳達信息、思想和情感,是版面設計最基本的元素,占據大部分版面空間。宋代書籍版面中的文字分為手寫體和印刷字體,相較于多為滿足文人雅士個人興趣的手寫體,印刷字體形式統一,具有普遍的審美特征,加之印刷技術極為成熟,在文化發達的宋代,印刷字體更有利于書籍廣泛傳播,成為了宋代書籍出版的必然選擇。印刷字體的運用,是書籍審美意識表達的基礎。宋代書籍版面印刷字體字大如錢、字形挺拔流暢、結構嚴謹渾穆、筆畫橫細豎粗、起收規整,筆劃間氣脈連通,韻味所及激蕩著“沖淡”的自然美感。宋代書籍版面印刷字體先由書家寫版,再由刻工鐫刻,所以筆畫中不可避免地顯露出書法的用筆。一筆一劃打破了虛無的空寂,留下質樸的筆跡,筆畫的組織關系構成了字體的形態,采用排疊、避就、頂戴、穿插、向背、偏側等結字方法,創造出宋代書籍版面印刷字體端莊穩重的基本形態,其中蘊含了樸素風尚,正是“見素抱樸”思想的自然表達。宋代書籍版面印刷字體實與虛相輔相成,實處遒勁莊重,虛處通透圓融,營造出本真質樸的視覺觀感,表現了宋人尊重自然、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以及含蓄單純、寧靜淡遠的審美意識。
三、宋代書籍版面布局的整飭美
整飭是指整齊、有條理,整飭美是莊重嚴整的美感,與秩序美相比更具規范性。雖然整飭美多用來描述文章層次清晰、結構分明,但是同樣契合宋代書籍版面設計嚴謹有序的布局特點。布局是版面的組織方式,決定了書籍版面設計元素的組合關系。宋代書籍版面布局與漢字的書寫順序一致,文字從上向下,行間從左至右,直接關系到書籍版面布局的形制。書籍版面布局的形制是書籍設計活動的一整套規范。整體而言,與其他中國傳統書籍相比,宋代書籍版式要求布局嚴整,具有強烈的層次感。版面設計就是受比例和尺寸限定的空間布局,宋代書籍版面布局十分規范,主要分為版框、書耳和天頭、地腳、左右邊距的布白。其中,版框最為重要,分為單欄、雙欄、左右雙欄、文武欄的表現形式。版框內的區域包括介格和版口,介格由欄線確定,主要鐫刻書籍內容部分;版口是書頁對折的標準,包括黑口、白口和魚尾。魚尾的分叉處是版面的中心線,兩條橫細線把版口分為三欄,由上到下鐫刻大小字數、書名、卷次、刻工姓名。版框的規格對書籍信息做出強制性限定,每個部分有位置、大小、次序的明確規定,保證了書籍版面布局的組織秩序,形成了“立于禮”的現實表達。具有設計思維功能的“禮”制約版面的比例、層次、節奏、虛實、疏密等表現形式的同時,對形成整體美感具有規范作用。版面布局由許多設計元素組成,“禮”強調的不是設計元素的個體差別,而是塑造元素、超越元素的綜合創造,在整體性規范下展示融會貫通的整飭美。
四、宋代書籍版面雕印的工藝美
雕版印刷術包含雕版和印刷兩大工序,是中國古代書籍版面設計審美意識得以呈現的重要環節。宋代雕版和印刷技術精湛,筆畫鐫刻遒勁文雅,紙張堅韌輕薄,用墨均勻適度,無不體現工匠持守專注的高超技藝。宋代從事雕版和印刷的手工藝人具有精益求精的從藝態度。宋代書籍的版面鐫刻十分精良,卡德認為:“以雕板精善而言,中國歷朝印刷,殆無能超過宋代。其書寫端正,雕刻精準,實可為后此印刻之楷模。”([美]卡德著,劉麟生譯《中國印刷術源流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3頁)正是刻工在書籍雕版過程中發揮執著與專注的精神,保持慎終如始的態度,在持續學習、體會、總結的過程中磨練技能,獲得經驗積累,技藝嫻熟與內心理想和諧共生,超越了手段的局限與對立,構成道通為一的工藝之美,這樣認真、敬業的態度也是“工匠精神”的現實寫照。宋代書籍版面雕印技術中的刻版、墨色、紙張天然無分,書法、刀工、印刷等實踐規律得到普遍掌握,技藝者與書籍版面本身去除了主客差別,表現出技藝精準純熟,指與物化的無我之境。每個時期的書籍文化都具有獨特的審美表現方式,宋代書籍版面設計是印刷字體的樸素美、布局的整飭美、雕印的工藝美的集中表現,形成了樸素整飭,自由灑脫的書籍文化特征。從審美意識的視角觀照宋代書籍的版面設計,不僅能夠體味宋代書籍版面設計的形式語言與審美意識的關聯,還能促進傳統思想與現代思想的交融,為樹立當代中華書籍文化的自我意識提供新思考。
作者:張大碩 單位: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