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古建筑的設計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一套完整的設計是一個龐雜且系統的的工程,為了更好的完成一項設計工程必然需要在該設計項目中有組織的計劃相關運作程序與管理相關負責、設計、監制、實施等方面的人員,這一系列的設計活動被歸納為設計管理。一個整體、系統的設計管理能夠讓設計任務及施工任務更加高效的完成以及適當優化。盡管設計管理是近現代由國外設計師提出的,但是我國古代在建筑中就已經存在了系統的設計管理方式。
1設計管理的概念
設計管理這一概念源于上世紀的英國,目的是在既定的設計問題里由設計師在規定的條件內解決相應的設計問題。這就要求設計團隊明確相關的市場定位,確定設計任務走向,成立合適的設計師團隊,考慮各方面運作方式、充分照顧到經濟利益。在一個系統的工程中,設計管理可以看做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好的設計管理基本具備如下若干特征:(1)明確的設計目標,根據項目需求制定設計活動,并從宏觀上預期成果,規避不必要的錯誤。(2)設計活動的實效性,結合市場及業內經驗考慮項目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在現有條件下合理調動各方面機制及信息為項目服務以達到最終結果最優化的效果。(3)過程性,對項目活動的流程嚴格把控管理,一切與設計項目相關的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為保證項目順利進行,在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對待,利于設計項目過程順利。(4)控管性,一個完整的設計項目從起始到項目結束的過程是一個系統、整體的流程,整個項目的質量優劣關鍵在于控制管理,換言之,控制管理貫穿項目活動的始終,從開始制定項目計劃到結束驗收,每一個環節的完善控制都是各部分職能組織間的密切合作的結果,不同類型的設計通過其相關規定的方式對項目進行監督管理的結果。總的來說,設計管理就是領導設計活動,在既定設計項目上做統籌規劃,給出方案,安排設計活動細節,跟進項目完成度,有效提高項目進程。設計管理是一個大的管理框架,從事管理的設計師不僅要具備組織、分析的能力,同樣需要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溝通,所以一個完整的管理是一個設計管理系統的完整體現,同時也是若干設計管理組織的綜合體。
2古建類型
中國古代建筑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系統且帶有民族文化符號的體系。華夏民族經過長久生活經驗的累積,從而選擇了以木材作為主要房屋、祭祀、宮殿的建筑材料,而石材則是普遍用于陵墓與塔類建筑。這是因為木材取材方便,輕便易于加工等優點,并且對于冰冷的石頭來說,木材更溫和、適用于居住。而石材堅固耐腐蝕以及“冰冷”的屬性則使它更適用與地下陵墓的建造。中國古代建筑發展歷史悠久,在歲月的長河中歷經了漫長的改進過程。在這期間中國經歷了無數次改朝換代,無論是蒙古的統治還是滿族的統治,古建筑的建筑形式都沒有跨越性的改變。漢族的民族文化無形中同化了部分其他民族文化。其次,中國的官本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形式。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尊崇儒家、道家學說的國家,一個尊崇祖先的禮儀之邦,一脈傳承不易改變。中國木建筑最主要的是“穿斗式”和“抬梁式”。穿斗式是由穿枋把柱子串聯起來組合成房架,這種結構節省用料,結構的整體性強,空間尺度有一定的限制。抬梁式是在柱子井字型往上累疊,這種結構可適用在需要較大室內空間跨度的建筑上。由于宮殿及祠堂宗廟、寺廟等建筑需要較大的室內空間,故而此類建筑多采用抬梁式木構建筑,由柱子、斗拱連接屋頂所組成的單體建筑。斗拱是中國建筑中極具特色的結構部分,一般使用在高級官式建筑中,其作用是在柱子上向外伸出懸臂梁承托出檐部分重量使檐部向外挑出。檐下斗拱因位置的不同所以作用及名稱也不同。作為主要承重的有柱間鋪作、轉角鋪作。作為輔助承重的有補間鋪作。它們除了作為承重結構外,本身的結構及排列組合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標志性建筑符號,另外后來人們逐漸開始在構件外露的部分做彩畫裝飾,這一結構也充當于裝飾結構。
3古建建造模式
中國古建筑的精妙之處在于,除了用斗拱解決壓力問題,讓每個柱子受力均勻,穩固整體結構外,各式各樣的榫卯結構更是做出了讓“整個建筑不使用一顆釘子”的神奇搭建技術。其次,由于“禮制”原因,各個階級的人群在建造房屋時不可“僭越”,故統治階級針對下面不同階級給出了不同的建筑形式標準。《營造法式》中明確規定,把“材”作為房屋尺度劃分等級,每個等級使用固定的模數,統一標準,如果“低等階級”使用了“高等階級”的標準,則會被冠以“以下犯上”的罪名受到嚴厲的懲罰。同時“材”這一模數單位的制定開啟了“預制件”的先河。在建筑裝飾色彩上也如同“材”的標準一樣森嚴的等級劃分,例如皇宮建筑中會使用到金色、大紅等妍麗的色彩,圖案樣式由專門的設計工匠所設計,其中和璽彩畫作為等級最高的彩畫在普通建筑中是見不到的,大眾最為熟悉的如蘇州園林、徽派建筑,在整體色調上大都是白色、灰色,與宮廷中色彩絢麗的裝飾形成鮮明對比。這種皇室專用的裝飾彰顯著當朝掌權者尊貴的身份也讓現代研究者了解到在當時體系化設計的成熟程度。作為房屋重要的組成部分——屋頂,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創造力在屋頂設計上體現的極為豐富。根據相關文獻記載,我國古建中關于屋頂的形式豐富多樣。不同環境搭配不同形制的屋頂會讓人有不同的視覺感受。不管是形制統一的民用建筑群還是園林景觀中的亭臺樓閣都能給人們不一樣的視覺感官體驗。最為特別的屋頂形制當屬于重檐廡殿頂,它是屋頂的最高形式,僅出現在故宮中的幾個大殿的建筑上。結合上面所提到的關于“材”、“彩畫”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對于尊卑等級的明確區分,在建筑及建筑相關設計上的這一區分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4古代建筑工匠團隊
在現代,從事設計工作的人被稱為設計師,在我國古代,崇尚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于設計從業者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例如國外將設計從業者稱為設計師,而在我國這類人群被稱為“匠人”。但是由于所服務的對象有所差異,為統治者服務的那批工匠會享有一定的官階及權力。在千百年前,工官制度是古代中央集權與官本位體制的產物。漢代以后,國家的最高“工官”稱為“將作”,東漢以后則改稱為將作大匠,到了唐朝稱為將作監。由他們主管修作宗廟、宮室、陵園土木等。大匠跟監的副手稱為少匠、少監。工官作為掌握建造大權的主事者,其職責囊括了制定設計規劃、召集工匠、采辦建筑材料、組織施工等,實行統一的領導與管理,調度現場大小事宜。歷史上有過不少有作為的將作,如宇文凱,隋代東西兩大都城的規劃與營造幾乎都出自他手;宋代的李誡所經手的工程有王府、辟雍、尚書省署、太廟等;明代的徐杲、蒯祥負責宮殿的重建與長陵的興建。在工官的掌管下建的官式建筑,設計、預算、施工都是工部統一掌握,不管建筑物建在何地,都有圖紙、條例加以約束。歷經一代代的補充與修整,建筑樣式在美學與結構上也在不斷的精進。
5古建與現代設計管理的聯系
在古代,由于大量使用木材,導致木材稀缺,于是在《營造法式》中用法規的形式規定大料不能小用,長料不能短用等等一系列的節省材料的措施。由此可見,古代工官不僅在團隊上把控總體工程,負責項目運轉,還要協同禮部制定用料等級以及考慮材料用度,靈活的調整團隊,對設計、施工進行整體管控,提高工作效率也照顧環境。設計管理這一概念充分體現在我國古建不斷完善的設計體系中,不難看出,從茅茨土階到使用穿斗抬梁結構,再到統治者影響下產生的各種等級森嚴的禮制規范,宏觀上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龐大完整的設計管理系統。這一管理結構無論是從人員分配還是理論體系都是相當具有前瞻性的,對于當時所服務的設計項目起到非常好的輔助作用。真正實現了現代所提倡的經濟(可拆卸、易搬運、循環使用)、適用(滿足人們空間使用需求)、美觀(不同階層的人們對應使用不同的裝飾,另,建筑本身的形體美感也較有表現力)。古建設計管理體系有如下幾方面:(1)從團隊上看,少匠少監輔助將作監運作項目,各部分分工明確,協調有序。將作監作為設計項目的核心,對項目起著總體統籌的作用。(2)《營造法式》是集合數代中國古代建筑師經驗之大成,有力的支撐著項目的時效性,讓設計項目的可行性得到了保證,不管是制度,材料規制,圖紙規范都有明確的指導性。(3)在設計管理的目標性上,工部主要負責官式建筑,其目標很明確,實行過程比較系統化。同時,由于流程及各個部分都有明確章法可依,很大程度上加快了項目的時效性。例如建筑材料上各個構件的尺寸是固定的;建筑裝飾上,所用顏色,圖案也是有章法可依的。
6結論
現代設計管理的一大優勢是面對日新月異的時展,不斷有新材料與新的技術的更新,建筑樣式,結構,手法在不斷的翻新,設計管理團隊面對市場多樣選擇實時做出調整,這一點是古代條件無法比擬的。相對的,古代由于官本位體制的影響,很多制度形成了體系,會適當調整,不斷完善,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會有新的結構或式樣的出現為整體做補充。古建的設計管理優勢是縱向深入發展,不斷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改進,比較統一規范。現代設計管理的優勢是機動性更強,橫向發展范圍寬泛,沒有過于苛刻的系統限制,有利于適應當下時展。兩者的共同點在于都有系統的完善的設計管理體系,能夠在各自的設計領域中做好項目監控、拓展與延伸。通過組織、協調、計劃對全過程掌控,這也是設計管理系統化的一個過程。
參考文獻
[1]林鴻,江牧.工業設計中的設計管理探析[J].包裝工程,2011(24):87-90.
作者:孫夢喬 單位: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