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于身體視角研究社會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軍國民體育指導思想
工具的身體清政府于1903年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并在各級各類學堂實施,學堂中均設立體操課.使學校體育在近代得到普遍實施,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來學校教育中基本沒有體育課的歷史.軍國民體育指導思想是通過對學生及國民進行軍事訓練與尚武精神的教育,增進國民體質,使學生和全體國民具有軍人品德與能力,達到寓兵于民的思想教育運動.軍國民體育思想滲透了濃厚的軍事化意義.在教育實施過程中過分強調(diào)嚴肅、統(tǒng)一整齊的軍隊紀律,過分倚重兵式體操,從而導致了學校體育出現(xiàn)乏味、機械、枯燥的情況.學生被當成實現(xiàn)政治集團利益的工具,他們享受體育教育的權利被剝奪了,對學生的鍛煉幾乎都極端地集中于對生物學“身體”進行單一的、片面的、機械的訓練和思想教育改造,嚴重地影響了當時學生身體的均衡發(fā)展.但也正是因為軍國民體育指導思想的規(guī)范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時散漫的社會風氣,引起了社會對學校體育的關注.確定了學校體育教育在以后社會中的地位.因此說,軍國民體育指導思想學校體育發(fā)展史上具有積極意義.
1.2自然主義指導思想
個性的身體自然主義體育指導思想強調(diào)體育以身體活動為手段來達到促使兒童的全面發(fā)展,根據(jù)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來設置體育項目和運動量,認為枯燥無味的運動違反了孩子的自然屬性,主張學校體育的目的要從兒童的“個性自由”和“個性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在國民政府統(tǒng)治的22年內(nèi),一直占統(tǒng)治地位.自然主義體育思想指導下的學校體育課程目標更加多樣化,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使中小學體育教學向著科學化的方向發(fā)展.但也因為“兒童中心論”的廣泛發(fā)展而衍生了“放羊式”教學,抹殺了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自然主義體育指導思想完全順應兒童的發(fā)展天性,使其身體具有個性化的烙印.但是,社會大系統(tǒng)在尊重個性的同時,還要受到社會規(guī)范的制約,這樣的“個性的身體”才是完整、全面和賦有積極意義的社會身體.因此,從身體社會學角度來看,自然主義體育指導思想從出發(fā)點來說是正確的,但缺少了系統(tǒng)化的理論與實踐體系建立,使得民國時期的學校體育課程變得雜亂無章.
1.3增強體質指導思想
物化的身體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這一指導思想始終貫穿于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學校體育之中.1956年正式頒布新中國成立之后的第一部學校體育教學大綱.貫徹執(zhí)行的都是凱里舍夫體育理論的思想,其內(nèi)容實質為傳授體育的“三基”,即體育知識、體育技術、體育技能.其指導思想是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這也是體育教育的本質功能之一.我們認為,增強學生體質的邏輯起點是建立在身心二元論基礎之上的.身心二元論認為肉體和心靈是分開的,二者是完全不同甚至對立的.身心二元論運用在增強學生體質這一指導思想上,造成了2個后果:一是身體成了和其他遵循自然運動規(guī)律的物體一樣,可以運用自然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這使得現(xiàn)代運動的成績突飛猛進,也使得學校體育成為一門真正的學科;二是身心分離也給社會思想打下“抑身揚心”的理論基礎,使體育教育長期游離于社會文化的邊緣.時至今日,學校體育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xiàn)象仍俯拾皆是.身體社會學告訴我們,我們的身心是一個整體,身體絕不只是世界中的一個物體,相反世界因身體而存在.身體的每一個動作和現(xiàn)象都是生命的展示,具有豐富的社會和文化意義.
1.4素質教育指導思想
和諧的身體素質教育是在1982年為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而被教育界提出來的.1985年正式上升為國家教育方針,并迅速成為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學校體育素質教育就是以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為目標,以全面完成體育教學的各項任務為主導的一種指導思想.它是從增強體質出發(fā),和德育、智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教育的任務.素質教育指導思想強調(diào)學生德、智、體、美一體化的學校體育實踐,由于體育運動中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精神的交流,體育運動正是由于具有這種雙向交流的作用才一直保持著巨大的衛(wèi)生學的價值.任何體育運動項目都是在幫助人類戰(zhàn)勝孤獨和封閉,并以其開放性連接著每一個人的存在和精神,使一個有意義的身體感悟到自然、社會與人的啟迪,傾聽來自大自然對生命的愛的聲音,以自由的形式為人生帶來美和創(chuàng)造,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多民族和諧社會的美好未來.
1.5終身體育指導思想
發(fā)展的身體在20世紀80年代,終身體育思想伴隨改革開放而傳入我國,正式成為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這些都要求學生在學校體育階段能夠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并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和健身習慣.終身體育思想的最終目標是為人提供終身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在人生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對身體的教育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可使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豐富、充實,并使之成為人生進步的階梯,而體育教育過程本身的生命力也來自于身體發(fā)展時間維度的這種積極聯(lián)系.終身體育是全社會的事業(yè),僅靠從事體育教育的專業(yè)人無法向前推進得更深,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支持,在某一時刻和某些條件下對身體進行教育和訓練負有職責的任何人都是體育教育工作者.
1.6健康第一指導思想
解放的身體從2002年秋季新學年開始,《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開啟了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大幕,盡管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異化,但不能否認,“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對中國學校體育指明了發(fā)展方向.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diào)一切從學生健康出發(fā),建立尊重學生生命的意識.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就是要學校體育回歸游戲的本質,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孩子成長各個時期身體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同時提供心理健康、軀體健康與社會適應“實踐操作”的種種可能性.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下的學校體育發(fā)展趨勢,一定能擺脫技術主義的長期束縛,從根本上突破競技體育的實踐活動的局限,解放由于形式要求造成體育教育程式化并成為另類教室對學生身體的封閉束縛,使學生的身體走向自覺與自由.
2結語
從近代以來我國學校幾種主要學校體育指導思想發(fā)展路徑來看,是隨著社會與經(jīng)濟的進步而進步的,呈現(xiàn)一個從被禁錮、被工具化的身體不斷向人性的、自由的身體不斷演進的過程.在清末民初,國貧民弱,國家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維護新政權的鞏固,這時的身體是最直接、最豐富、最能取得人心的政治資源,因此,工具化的身體在所難免.我們不能用現(xiàn)在的眼光去批判那時的學校體育指導思想,這也是身體具有歷史性的證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國家逐漸強盛起來,學校體育指導思想也不斷向“個體”的價值靠攏,這也就是常說的“以人為本”.學校體育指導思想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有時代的不同.解放的身體既是學校體育的最高目標,也是人類不懈追求的最終夢想.
作者:崔昊 單位: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