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學下電視民生新聞價值取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民生新聞作為電視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信息溝通交流、人際關系協調、社會環境監督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當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歷史時期,在互聯網空前影響社會傳播的今天,民生新聞應堅持“真實”“以民為本”“核心價值觀”這三大價值取向。本文緊密結合當下國內典型的民生新聞欄目,分別從“宏觀真實與微觀真實”“主旋律與三貼近”“國計與民生”這三對關系進行探討,旨在把握新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的工作重點與要點,以期為電視民生新聞優化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堅持宏觀真實和微觀真實,進行民生新聞選擇
社會學作為一門用科學的思維邏輯來認知人類社會行動和社會結構的科學,能夠解釋社會現象、發現社會問題和預測社會發展。新聞作為社會學的一個分支,真實性是其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所在,也是新聞媒體進行新聞報道必須遵循的的基本原則。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價值取向,是新聞傳播活動的內在規律,是受眾對新聞提出的客觀要求。①電視民生新聞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應始終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價值取向,避免新聞失真與失實問題的產生。筆者詳細研讀了《2018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仔細研究“2018十大假新聞”始末不難發現,虛假新聞更多出現于報紙和網絡,往往是因為記者和欄目缺乏必要的采訪核實,在環節上出現了重大漏洞。而對于電視新聞來講,因為當事人要有相應的畫面和聲音,所以在權威性和宏觀真實方面做得比較扎實。但是,在微觀真實方面仍需特別注意。基于新聞真實性內涵,電視民生新聞應做到以下幾點:其一,電視民生新聞所反映的人與事必須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存在;其二,電視民生新聞所反映的事必須符合客觀事物原有的面貌,是新聞本質的真實反映;其三,電視民生新聞必須存在及時性與實效性,做到宏觀與微觀真實一致。②除此之外,電視民生新聞還應做到畫面真實,現場報道與解說真實,新聞整體畫面與單個鏡頭報道主題相一致。由于社會生活、社會趨向、社會動態、社會問題、社會輿論、突發事件等具有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一些時候,真相更容易為表相所掩蓋。③通過對新聞報道失實原因進行歸納與總結,可以發現,道聽途說、夸大其詞、片言只語、事實不清、用詞不當等是導致新聞報道失實的主要因素。為此,要想提升新聞真實性,增強電視民生新聞報道的公信力與影響力,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應明確認知新聞與事實與社會之間存在的關系,即將“事實”確定為民生新聞選擇的第一要義,進行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的真實表現。在確保所選用新聞素材真實的基礎上,做到新聞報道有利于維護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第二,在進行民生新聞采訪過程中,要對采訪對象有一定的了解,并在第一時間深入到新聞現場,進行第一手資料的準確獲取。與此同時,做好新聞事實核實工作,保證新聞所涉及的人名、時間、空間、數據等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不得在電視民生新聞報道中使用“也許”“應該”“可能”“大概”等存在不確定性、易引發誤解的詞語。第三,應堅守職業道德,做到新聞報道不造假、不浮夸、不隱瞞、不低俗。
二、電視民生新聞應著力探索主旋律和零距離的關系
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主流媒體應“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精神需求”④。從電視民生新聞本質來看,電視民生新聞是信息時代的分類傳播和分眾傳播,是社會與市場對新聞傳播提出的新的客觀要求,其根本的價值取向是“民本意識”。因此,電視民生新聞既要弘揚主旋律又要做到零距離。電視民生新聞作為一種社會傳播活動和一種媒介信息報道,應當遵循“以民為本”的理念,在新聞報道與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中,做到“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⑤電視民生新聞在將“以民為本”作為新聞報道的出發點與側重點的同時,還須準確認知與把握新形勢下民生新聞所具有的規律、特征和要求,從而開拓新的發展路徑,取得良好社會效果。電視民生新聞要接天接地,就不是簡單地照本宣科,也不是簡單的匯總問題,而是基于當前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與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在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三貼近”原則的前提下,進行新聞報道熱點的選擇。例如,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小莉幫忙》欄目圍繞脫貧攻堅戰策劃“助莉扶貧”和“校長的愿望”等公益性專欄,為精準扶貧和山村小學的建設貢獻了媒體力量。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的另一檔欄目《民生大參考》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推出《我們的新時代系列》系列微視頻,通過《我們的兩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新河南》三個篇章采訪人大代表、普通百姓、專家學者,多角度呈現新時代。該系列節目既傳播了正能量也獲得了大流量,受到了的充分肯定。云南廣播電視臺創辦的《都市條形碼》欄目圍繞教育、生態環境、社會保障、社會就業、商品物價、居民住房、醫療衛生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話題,進行客觀、全面、準確、真實的報道,一方面對黨和國家相關政策方針開展宣傳、解讀和輿情監測,另一方面通過對新聞事實的報道,反映民眾的真實需求,促進人民群眾與社會管理之間的有效溝通。福建廣播電視臺的民生新聞欄目《第一幫幫團》充分發揮民生新聞所具有的社會溝通能力,圍繞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進行議程設置。通過對生活案例的分析,讓社會持續不斷地關注包括“親情友情”“誠實守信”“公平與正義”等在內的民生問題,從而讓受眾在個案反思中實現價值共識,促進民眾與社會的溝通,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推動力。⑥相對于其他電視新聞欄目而言,電視民生新聞在進行新聞宣傳過程中,基于“以民為本”價值取向,其傳播形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將新聞傳播話語權更多地交給受眾,加強了與受眾之間的有效互動,增強了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靈活性、開放性。例如,《都市條形碼》曾與《南方周末》等多家媒體共同開展“用愛架起希望之橋——怒江建橋行動”公益活動,為馬吉鄉的學生募集建橋資金。在這個過程中,電視民生新聞不僅進行了民生問題的報道,也積極參與到民生問題的解決與處理中,通過新聞報道與解決民生問題相結合,實現了輿論的有效引導和價值塑造。
三、電視民生新聞應準確把握“國計”和“民生”的關系
“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⑦這是新時代媒體宣傳的工作重點與要點,對鼓舞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拓創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積極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⑧緣于此,電視民生新聞應注重“國計”與“民生”的有效融合,即通過民生新聞的傳播實現“民情”“民心”“民愿”的傳遞。為了取得民生問題處理與解決的最佳效果,新聞工作者應準確把握政治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處理好新聞信息主體、新聞信息傳播主體與新聞信息接收主體之間的關系。關于新聞信息主體,應對新聞信息源具有全面了解,并能夠進行新聞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關于新聞信息傳播主體,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應做到上情下達,根據民眾關注熱點進行新聞視點的選擇與確定,做到“引領導向、服務大局,團結人民、凝心聚力”;關于新聞信息接收主體,應提升其與新聞信息傳播主體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能力,構建良好的互動關系。要使新聞傳播主體能夠認知新聞信息接收主體實際需求,做到“講百姓身邊事、說百姓自己事”,同時能夠從新聞信息接收主體進行新聞信息資源挖掘,使其成為“新聞信息主體”。此外,電視民生新聞應提升新聞報道主題特色,打造“主流民生新聞”,提升新聞報道品質。一方面,要從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入手,進行新聞信息獲取與報道;另一方面,應從多角度進行新聞事實分析,實現新聞深度反思。
四、結語
社會學在研究內容上或研究方法上具有相當程度的廣泛性和外延性,研究對象包括社會分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社會宗教、社會法律等。隨著時展,社會學宏大的視閾為民生新聞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電視民生新聞作為電視新聞的一種形態,具有電視新聞真實性、及時性、實效性等特征,也具有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民性、時代性、公益性等特質。電視民生新聞的本質決定了以“以民為本”的社會價值取向,即以人民群眾為本,圍繞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報道人民群眾最為關注與關心的話題,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生新聞報道中的有效滲透,搭建起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
作者:王琳瑛 單位: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