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影響教育均衡發展的原因及改善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在為實現本地區的教育均衡發展而努力,對這些探索實踐的研究不僅能有效指導和改進該地區教育均衡發展,還為其他地區的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參考價值,更是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理論構建的實踐來源。
1.分析制約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因素。
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制約因素有哪些?雖然各個區域的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但是,總的而言,影響我國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不同論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有論者認為管理體制上的障礙、財政投入上的不足、既得利益群體的阻礙、配套制度政策的滯后、文化心理與價值觀念的掣肘和教育均衡發展政策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六方面是影響教育均衡發展的阻礙因素。還有論者剖析了影響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社會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法規中的取向不平衡問題、社會輿論環境束縛教育的發展、物質條件的作用力愈加明顯以及社會管理體制和利益格局調整滯后。
2.對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的研究。
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對于實現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目標至關重要,因此,一些學者對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予以關注。概括來說,大多數研究所提出的策略主要都基于以下幾個層面:政府的力量、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育資源配置、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督導評估。
3.將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學校發展相聯系的研究。
(1)至于將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學校發展明確地聯系在一起的研究并不多見。有研究者呈現了浙江杭州市上城區以學校發展規劃為抓手,促進區域學校持續發展的圖景。有研究者從教育均衡發展理念與特色學校建設方面進行論述。還有研究者從差異均衡理論視角,探討區域性學校發展。
(2)還有一些學者是從學校變革的區域推進角度進行研究。有學者從單一學校變革面臨諸多困境層面論證了區域推進是變革性教育實踐的必然選擇,根據理論成果的來源不同和變革主導力量的不同,提出相應的區域推進的變革性教育實踐的路徑。有學者闡述了推進素質教育必須聚焦學校,呼喚合作,在實踐中摸索出我國學校變革區域推進中出現的大學與地方院校(U-U)之間的項目合作、大學與中小學(U-S)之間的協議合作、中小學校之間(S-S)行政導向和科研導向的合作三種類型的合作形式。
綜觀以上論述,已有研究已從多方面多維度對區域教育均衡發展進行研究,并取得頗為豐碩的成果,這些研究構成了本研究的基礎。但同時在以下方面還存在不足。
1.大部分研究都傾向于分別地論述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和學校發展,而把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學校發展聯系在一起的探討還較少。研究上的這種傾向容易造成以孤立的眼光去看待和認識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學校發展。
2.雖然可以看到不管是關于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研究,抑或是學校發展的研究,都難免自覺不自覺地將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學校發展或顯或隱地聯系在一起,因為二者本來就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但是專門將學校發展置于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之中的研究還很罕見。
3.就目前的研究來看,都還不太重視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學校發展之間的關系,對二者關系進行探討的研究微乎甚微,而已有的研究對二者之間的關系的認識也不夠深入,大都停留在表層。實際上,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與學校發展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認識到二者之間存在復雜關系以及對這種復雜圖景的呈現,是實現區域教育較均衡發展和學校健康發展的關鍵。然而,現今關于討論兩者之間的復雜關系的研究則是少之又少。
4.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亦存在不足,一方面,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比較隨意;另一方面,一些研究沒有對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與研究的適切程度進行足夠詳細的論述。
作者:葉巧選 葉春風 單位: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