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食品微生物檢驗實驗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食品微生物檢驗》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為提高食品微生物檢驗人員的技術水平,滿足現代食品安全檢測崗位需求,通過提高教師專業水平、轉變教學方法與內容、構建模塊化實驗課程體系等教學改革措施,摸索出一套較為實用的課程教學體系,教學效果良好。
關鍵詞:食品微生物檢驗;實踐型;教學改革
1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一般課程實驗以驗證性、綜合性內容為主,學生只需按照實驗步驟按部就班進行就能得到實驗結果,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體會不到探索的樂趣,教學效果不突出。在改革過程中,筆者摒棄了常規的實驗項目,以學生選擇的實驗內容為主,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如有些學生想了解乳制品冰棒、散裝香腸是否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或者想檢測桶裝飲用水中大腸菌群,那么可以根據檢測項目自行組成團隊,討論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還有一些學生對同一檢測項目國、內外食品安全使用的不同標準有興趣,那么他們可以針對同一樣品的相同檢測項目進行驗證,根據結果分析二者的差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嘗試,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
2整合實驗內容強化實驗技能訓練促進創新性與實踐性人才培養
實驗教學是理工類本科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最重要的基礎性實踐教學環節[3]。教師根據實驗內容進行調整,分為基礎技能、綜合和自擬創新三部分,每個模塊進行集中教學,以凸顯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及完整性[4]。比如測定食物中的菌落總數,這是一個綜合性實驗,學生可任意選擇一個食品樣品,從樣品采集、培養基制備、確定對應國標的限量標準、數據報告等環節都由自己獨立設計、操作完成,這個過程既讓學生掌握了常見食品的衛生狀況,同時提高了學生基本實驗技能和檢索資料的能力,還初步培養了學生的科研素養。
3提高任課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職業實踐能力
在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過程中,師資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水平,每年專業教師都會參加食品安全學術會議、檢測機構專業培訓,同時與當地檢驗檢疫局、食品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及時了解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變化,并與時俱進將這些專業動態帶入課堂,做到知識和能力培養的針對性,使課堂學習和將來的社會崗位需求真正對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通過以上改革措施,不斷優化整合實驗內容,探索最佳教學模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教學效果良好。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實驗和應用還不能很好的轉換,因此在后續教學過程中應該繼續探索最佳模式,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宏.改革教學內容促進高職院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食品微生物檢驗能力的培養[J].微生物學通報,2016,43(03):671~678.
[2]朱英蓮.高校《食品微生物檢驗》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食品工程,2015(01):17~19.
[3]王志偉,張田梅.構建多層次、模塊化、開放式的實驗教學體系[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05):162~163.
[4]王敏,周文杰,吳榮榮.生物技術本科實驗教學改革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45~47.
作者:王敏 單位: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