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形成良性循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7月12日,銀保監會舉行第287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銀行業保險業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之一”。湖南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向恒,新疆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巍,深圳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利星出席發布會,介紹了當地銀行業保險業十年來的發展成效。
一、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顯著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進步。“金融業有力支持湖南地區經濟總量由全國第11位躍升至第9位。”據向恒介紹,近十年來,湖南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增長2.8倍,年均增速達15.1%,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總量接近6萬億元;各項存款余額增長1.9倍,年均增速11.8%,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總量達到6.7萬億元。保險深度由2.2%上升至3.3%,保險密度由每人705元上升至每人2278元;大病保險從無到有,已基本覆蓋湖南全省城鄉居民,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覆蓋460萬人。今年以來,湖南銀保監局引導轄內金融機構加大助企紓困力度。今年一季度,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9.8%,信貸計劃完成率達57.6%,有貸戶數增加9.3萬戶,年化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通過債委會累計為困難企業提供續貸332.8億元,實施債務重組和債轉股32億元和1200萬元。一季度,涉農貸款余額增加1013億元,縣域存貸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至70.2%,農險賠付6.5億元。據趙巍介紹,截至6月末,新疆銀行業資產總額3.96萬億元,各項存款余額2.78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78萬億元,較2012年末分別增長132.84%、124.92%和225.07%。此外,截至5月末,保險業資產總額1889.03億元,保費收入408.82億元,較2012年末分別增長289.44%和244.12%,保險給付增長幅度達309.27%。此外,新疆農業保險自2014年起至今一直都是全國第一大農險市場,市場規模占比約7.2%。近十年來,在資產規模增長的同時,新疆銀行業信貸投放總量持續增加,貸款年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各項貸款均以中長期貸款為主,余額占比持續保持在60%左右。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近年來持續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銀保監局帶領轄區銀行保險機構為大灣區建設提供有力金融支撐。張利星表示,十年間,深圳轄區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1.7%,銀行業和保險業資產規模保持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和第二位,各項貸款年均增速15.1%。其中,制造業貸款年均增速12.1%,小微企業貸款年均增速22.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深圳轄區先進制造業貸款、科技型企業貸款、綠色信貸增速分別達到27.2%、39.4%和53.7%。保險業方面,深圳在全國率先推出新型城市定制型專屬重疾險產品,率先落地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率先發布獨立代理人登記注冊指引等。十年間,保險業賠付支出年均增速15.6%,保障功能不斷凸顯。
在總體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同時,三地銀保監局因地制宜,引導轄內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基礎設施以及對外開放的支持力度,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我國金融工作的重點之一。近年來,湖南銀保監局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今年5月末,湖南省制造業貸款余額5230億元,比年初增長512億元,同比多增近200億元,增速超過22%。一季度,保險業共為全省制造業提供保障4465億元,同比增長23%,共計為5755戶制造業企業賠付金額超過6億元。信貸服務制造業的結構穩步優化。截至5月末,湖南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高技術制造業貸款余額分別為2594億元和817億元,占比分別達到49.6%和15.6%,比年初分別上升1.3個和0.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已完成全年新增目標的90%。另外,制造業貸款不良率實現雙降。一季度末,全省制造業不良貸款余額75.7億元,同比大幅減少52.1億元;不良率1.5%,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融資成本持續走低,一季度發放的制造業貸款年化利率為3.91%,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另外,湖南銀保監局引導轄內金融機構創新推廣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等產品,評定符合授信要求的科技企業超過1萬家。截至一季度末,科技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大幅增長56%。1月至5月,全省出口信用保險共實現承保金額36億美元,同比增長43%。“基礎設施建設曾經是新疆特別突出的短板,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重中之重。”趙巍表示,新疆銀保監局持續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助力核心區互聯互通。截至5月末,銀行機構支持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科教中心、醫療服務中心及國際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等重點領域涉及的項目1711個,表內外融資余額4848.68億元,較2015年末增長91.76%。保險機構提供風險保障達9057.61億元,同比增長158.86%。聚焦打造沿邊開放高地,加大金融支持內陸開放。截至5月末,轄區銀行機構支持“兩區”建設融資余額近428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79.23%;保險機構提供風險保障達145億元,同比增長178.85%。另外,新疆銀保監局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大力支持國際物流樞紐、跨境電商、國際貿易等重點產業發展,支持企業與沿線國家開展跨境進出口貿易。截至今年5月末,新疆銀行機構支持商貿物流中心融資余額達148億元,較2015年末增長137.33%。貨運險提供風險保障金額近860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82.98%。據張利星介紹,深圳銀保監局會同各相關部門積極推動金融業開放政策在大灣區落地落實。目前,深圳已形成種類齊全、功能完備的外資金融機構體系,已有8個國家和地區的34家銀行在深圳設立了38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其中包括16家港資法人銀行及分行。深圳外資銀行中,港資銀行資產規模、存貸款、凈利潤占比均超過七成。十年來,大灣區跨境開戶、支付、投融資等金融服務日益便利,跨境理財通、跨境保險資金匯兌便利化等創新試點加快落地。同時,轄區23家人身險公司推出64款創新型跨境醫療險和專屬重疾險產品,10家財產險公司開展跨境車險業務,實現“三地車險,一地投保”。在互聯互通助力下,大灣區金融融合持續深入,金融領跑不斷提速。此外,張利星還表示,自2021年9月“跨境理財通”試點落地以來,業務起步平穩。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轄區共有24家銀行獲得試點資格,共開立“跨境理財通”相關賬戶12560個,辦理資金跨境匯劃合計4.04億元,雙向投資產品交易額2.37億元,約占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從深圳試點情況看,一是業務區域以深港為主;二是南北向投資者對投資產品偏好略有不同,“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存款,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理財產品;三是試點銀行類型豐富,涵蓋國有、股份、城商、外資等類型。
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新疆是邊遠民族地區,南疆四地州曾經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貧困人口多,脫貧任務艱巨。2020年底,新疆實現了全面脫貧,這背后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脫貧攻堅期內,全疆精準扶貧貸款規模由2016年的677.93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429.68億元,增幅達到110.89%。”趙巍介紹說。脫貧是鄉村振興的第一步,推進脫貧攻堅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為此,新疆銀保監局持續強化監管引領,加大工作力度,引導行業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逐步優化完善。一是加大涉農領域金融資源投入。截至5月末,全疆涉農貸款規模達到10802.39億元(占全疆各項貸款余額的38.81%),較2020年末增長24.87%,較2014年末增長98.16%。二是加大對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金融支持。截至5月末,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金額達277.12億元,支持建檔立卡脫貧戶及邊緣戶62.93萬戶;累計發放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貸款52.38億元。三是保障鄉村產業發展。截至5月末,南疆四地州各項貸款余額達3440.92億元,較2012年末增長292.74%。四是引導金融支持農村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等群體創業就業,助力鄉村人才振興。持續加大對鄉村建設領域的中長期信貸投入,特別是鄉村道路交通、清潔能源、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農村現代化重點領域。脫貧攻堅時期,湖南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創新扶貧小額信貸“麻陽模式”“宜章模式”,探索“扶貧特惠保”“深貧保”保險扶貧模式,為湖南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撐,為全國脫貧攻堅貢獻了“湖南智慧”。向恒表示,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過渡期內,湖南銀保監局接續推進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累計發放貸款345億元,支持脫貧戶81萬戶,覆蓋率近50%。在93個縣市區推廣“防貧保”,支出賠款9864萬元,受益群眾達3.6萬人。在“防貧保”基礎上升級“鄉村振興保”,從單一防貧保障向“防貧救助+產業支持+兜底”保障轉變。另外,湖南銀保監局也在健全農村金融基礎設施方面下功夫,在2012年啟動農業保險基層服務體系建設,2014年啟動基礎金融服務“村村通”工作,較早實現了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移動支付、數字信貸、數字保險在湖南鄉村蓬勃發展,金融服務“盲區”基本消除。湖南銀保監局還指導銀行機構廣泛開展信用鄉、信用村、信用戶建設,實施整村授信,搭建涉農信息平臺,率先開展國擔基金“信易貸”服務“三農”創新試點,打造了一批“信息糧倉”,有效緩解了涉農主體信用缺失難題。
四、改革化險取得顯著進展
據向恒介紹,近十年來,湖南銀保監局持續健全金融機構公司治理,規范股東股權管理,轄內法人銀行全部完成股權托管。推動市縣農村信用社改制全面完成,組建了102家農商行。持續豐富機構門類,填補了人身保險、民營銀行、消費金融等地方法人機構空白。車險綜合改革有序推進,為消費者節省支出65.9億元。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為近50萬人提供了保險保障。在防范和處置金融風險方面,向恒表示,十年來,湖南銀保監局大步推進不良資產處置,累計處置不良貸款3363億元。支持重點企業化解債務風險,累計組建債權人委員會125家,弱化貸款風險175億元。在全國率先全面取締P2P網貸機構,推動網貸風險基本出清。近十年,沒有發生嚴重的單體機構風險,沒有發生影響區域金融穩定、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重大風險事件。與此同時,湖南銀保監局忠實監管履職能力得到有力提升。近十年來,共制定和修改監管規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60多部,依法監管水平明顯提升。共對銀行業保險業機構開展現場檢查1700多家次,處罰機構達1000多家次,處罰金額超3.7億元,處罰責任人超2500人次,保持強監管、嚴監管的高壓態勢。特別是今年以來,湖南銀保監局督促銀行機構大力處置不良貸款,做實資產質量,并按月監測調度不良貸款處置進展,今年前5個月,共處置不良貸款140億元。防止影子銀行死灰復燃,督促信托公司壓降融資類信托業務23.8億元。新疆銀行業保險業風險防控也在穩妥推進。據趙巍介紹,截至6月末,新疆銀保監局轄區銀行業不良貸款率1.18%,較5月份的1.23%有所好轉,保持在合理水平。同時,新疆銀保監局還注重強化資產質量分類,推動銀行前瞻性提足撥備,多渠道補充資本。截至3月末,新疆銀保監局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余額近800億元,撥備覆蓋率239.68%。其中,轄區法人銀行機構撥備覆蓋率211.41%,具有較強的風險抵御和損失吸收能力。
作者:徐貝貝 單位: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