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求公共建筑室內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真性的概念來源于本真性的形容詞“authentic”原本的意思是“確實的”、“純正的”或“真的”,在西方哲學中“本真性”有更為特殊的含義:人忠實于自己的內心,而不盲從于外在的壓力和影響。當本真性放之于建筑則意為對建筑的“真正”、“真實”、“完整”的追求,即忠實于建筑本體,簡化過多的綴飾而使其呈現出一個完整原始的建筑空間,通過適度裝飾得到一個純粹的建筑美感的室內設計手法。本真性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將建筑裝飾回歸建筑本身,讓使用者更真切的體會到建筑師要呈現出的空間感受,從而體會到具有建筑特色的空間之美;而裝飾材料回歸建筑材料本體的原始質感也給使用者與眾不同的材料質感的展現。建筑空間上與建筑本體一體化,做到適度裝飾,減少了不必要的裝飾浪費。建筑裝飾本真性這一理念的產生經歷了歷史的洗禮與歷練。它的最初靈感來源于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筑先驅者,奧地利建筑師阿道夫•路斯于1908年發(fā)表的他最著名的論文《裝飾和罪惡》,在這篇文章中他對裝飾的過分使用與社會的衰敗聯系在一起,主張建筑以實用與舒適為主,認為建筑“不是依靠裝飾而是以形體自身之美而美”。緊隨其后的現代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于1928年提出了“少即是多”的理念。“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簡,"多"不是擁擠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藝術依賴于結構,他的簡約是簡化了過多的綴飾,用簡潔、節(jié)約的態(tài)度來對待事物。密斯對他的學生如是說“我希望你們能明白,建筑與形式的創(chuàng)造無關”。來到21世紀,我們可以從建筑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建筑獎歷屆得主的作品中找到對于建筑裝飾本真性的體現。例如第32界獲獎人,日本建筑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wèi),他們的建筑作品剝去了修飾夸張,而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簡單直接,表現著建筑的純粹美感。而我國唯一一位獲得此獎項的建筑師王澍的作品更是建筑裝飾本真性思想體現的代表,他的建筑沒有華麗的裝飾而是循環(huán)利用人們眼中的廢舊材料和優(yōu)美的建筑形體造出了一個獨特純粹的建筑。如同意大利畫家安吉得科所說“真正的財富包括怎樣用很少的東西來獲得快樂”一樣,我們在“少”中體會了簡約的美學價值,也同時以逃離堆砌的束縛與寧缺勿濫的精神倡導簡約之美。
二公共建筑本真性室內設計的特點
1適度裝飾
本真性室內設計中的適度裝飾并不意味該安裝的設施都不裝,而是要一切都從簡。在應用本真性室內設計的公共場所,一應設施均應齊全,特別是安全設施,照明設施,清潔衛(wèi)生設施,供旅客使用的一切服務設施,快速捷運設施(豎向和水平方向的電梯或滾梯設施),供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設施,表示道路的方向和路徑的指示設施,商服設施,應急設施等等均不可少。但是建筑中純粹是為了美觀的裝修設施能減的都應減少或簡化才是建筑裝飾的本真性體現;適度裝飾的建筑可以節(jié)約成本,縮短工期,減少維修的工作量和難度。筆者按照一般公共建筑室內設計費用統計計算,建筑室內裝修造價一般為土建費用的一倍以上,且耗時耗力并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使用周期一般只有5-10年,所以多次重復裝修會造成能耗浪費的惡性循環(huán)。當采用本真性室內設計形式適度裝飾的設計手法在既滿足了使用者的舒適度需求同時室內設計的低碳、環(huán)保問題得到改善。同時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改善了重新裝修時原有裝飾材料的重復利用率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危害。
2展現建筑特色空間美
建筑裝飾一體化的簡約風格將設計元素、原材料、色彩等簡化到最少程度,這種簡約、極簡的設計模式迎合了現代都市快節(jié)奏生活下人們對輕松、舒適、直接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的需求,清楚的線條、簡潔的色彩、實用的功能和不加多余的縛綴等等要素在建筑空間中完美交融,將建筑本身之美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而室內裝飾材料回歸建筑本體的設計手法發(fā)揮了建筑構筑材料的特性與表現力,展現出例如磚、混凝土、木材、金屬等構筑材料散發(fā)的質樸原始的空間美感與張力。
3安全系數提升
本真性設計中室內空間與建筑的一體化設計手法盡量保留建筑本體構造使之形成室內空間組成部分,減少了不必要的結構改動,避免了一些裝飾裝修中私拆亂建行為對建筑本身的承重結構等進行的破壞。而適度裝飾在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無用的純裝飾化設計,裝飾材料大多以建筑本體不易燃的構筑材料為主,減小了由于一些裝飾材料的易燃而引起的火災中火勢蔓延及散發(fā)出有毒有害的濃煙和氣體而對使用者造成更大傷害的可能性。同時,本真性設計手法中不加敷綴的裝飾也降低了地震等災害發(fā)生時類似裝飾用豪華吊頂或壁掛墜落傷人的事故發(fā)生的幾率。
三結語
本真性的公共建筑室內設計是低碳、環(huán)保有著節(jié)約簡樸之美的設計;是根據當代建筑的審美需求,將簡約美與建筑材料原始美相結合的美學表現;更是可以給予使用者防災、安全之美的放心建筑的設計手法。對于室內空間的要求是以功能為前提,設計形式要追隨功能的設計思想。由此可見建筑室內設計的本真性表達在為人們創(chuàng)造良好生產生活環(huán)境的同時也表達了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設計理念。
作者:周立軍 雷婷婷 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