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通過論述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融入閩中土堡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指出要想讓土堡文化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深度融合,教師要帶領學生開展考察土堡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土堡文化內涵;要開展土堡文化研究性學習活動,利用文獻、典籍等,讓學生體會土堡外形美,深入感受其文化意蘊;要開展宣傳土堡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土堡文化,對其進行保護和推介,最終達到綜合活動開展的價值。
關鍵詞: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閩中土堡文化;融合策略
隨著中職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社會高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對職業(yè)教育人才的需求。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一種新形式,是新課改的一個亮點,以語文教材為依托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走出課堂、走上社會、擴展視野。中職語文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利用語文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讓其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整體提升,而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地方文化進行融合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我國區(qū)域性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發(fā)展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融入地方文化的意義和價值
(一)有助于展現(xiàn)地方特色文化
傳統(tǒng)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都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整個教學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中間存在大量填鴨式內容講解,體現(xiàn)不出以學生為主的活動價值。閩中土堡是世界級的文化遺產(chǎn),是人類文明積累下來的歷史精華,代表著人類的創(chuàng)造史和價值觀。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為出發(fā)點,融入閩中土堡文化,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中國古代各種建筑的特色、工藝和文學方面的知識,還能了解土堡人自然本色的習俗、思想、精神以及信仰等,對于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特殊意義。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科綜合實踐能力
土堡是客家民系文化和習俗的誕生地,從筑造開始就留下了儒道文化精神的足跡,歷經(jīng)滄桑變化的土堡見證了客家民系歷史的整個發(fā)展過程,從這些建筑身上可以看到閩中文化發(fā)展的歷程及東方人住宅選址觀念和客家文化的沿革。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通過讓學生搜集、整理土堡文化資料,從地方和校內圖書館搜尋有關土堡文化的文字記錄,讓他們自己設計考察路線,可以讓其對土堡文化有深入認識,提高學生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對土堡深入考察時,學生對不同規(guī)模和形狀的土堡整體構造進行了解,了解土家人生活的平凡本色,可以提高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閩中文化家訓的收集,可以領悟客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受土堡文化的儒道思想。通過這一系列的社會調查活動,學生逐漸明晰探究問題、深入生活和了解社會的方法,突破書本和課堂的限制,其綜合能力得到發(fā)展。
二、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閩中土堡文化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開展考察土堡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重在考查學生利用語文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在設計考察土堡文化的路線以及內容中,教師要轉變角色定位,由之前的教學主導者變?yōu)橐龑д吆筒邉澱撸瑯淞W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建立豐富多彩的自學、互學及展學活動,讓學生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當他們在考察和分析閩中土堡文化遇到問題時,教師通過引導幫助其解決問題,從而滿足語文實踐教學的要求。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實景體驗土堡選址、造型、內飾、防衛(wèi)等諸多元素,探訪民俗,走訪堡主后人以了解堡主的創(chuàng)業(yè)史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土堡文化。閩中土堡是一種位于福建省中部山區(qū),有別于土樓的獨特土建筑形式,平時可供族人或村民居住,戰(zhàn)亂時則可以封閉御敵,是非常適合當時人們生活的一種建筑形式。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情境創(chuàng)設及翻轉課堂等形式了解土堡選址、造型及防衛(wèi)等顯而易見的作用,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土堡建筑給予客家人的保護效果。同時這些體量龐大、立面穩(wěn)重、防御性極強的建筑給當今建筑設計也帶來了主觀意識和建筑造型上的創(chuàng)新。閩中土堡建筑群歷經(jīng)滄桑變化,遭受了非常嚴重的破壞:閩中地區(qū)歷史上曾經(jīng)保留了三千多座土堡,但是至今留存的已不足十分之一,而且還在不斷減少。在綜合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保護傳統(tǒng)古建筑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傳統(tǒng)文化、從自我做起抵制破壞公共建筑群不良行為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
(二)開展土堡文化研究性學習活動
福建土堡區(qū)別于福建土樓、江西圍屋、廣東開平碉樓及廣東和廣西圍攏屋,是土生土長、獨一無二的鄉(xiāng)土性建筑,數(shù)量少,建筑形式、立面效果比土樓生動活潑,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傳統(tǒng)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只是讓學生近距離感受一些當?shù)靥厣幕缓笞珜憣嵺`報告,學生前期如果沒有掌握地方文化的內涵,在考察時就會毫無目標,實踐作用較小。基于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閱讀與土堡有關的文獻、典籍、楹聯(lián)、報道、多媒體影像等,開展專題研究性學習活動,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土堡外形美,探究土堡或外顯或內隱的軍事、哲學、宗教、藝術、審美、倫理、教化等方面的文化心理。比如讓學生細讀《書京邱氏族譜》,領悟土堡文化在軍事方面的影響:“因匪黨眾多,吳豬等徒賴之事府省呈控軍官嚴捕,匪方斂跡。歲庚戌公既八旬,思平生做事事如心,可以大快,奈首未攀其愿猶未足,乃率孫子開基、橫路、垅架,造光裕堂一座,坐辛兼酉,作為土堡。”此外,也要讓學生明白土堡文化對于現(xiàn)代宗教的倫理和教化的價值,直到現(xiàn)在土堡仍是閩中宗族、家族、鄉(xiāng)親共同生產(chǎn)、生活和傳承文化的理想場所,各種祭祖、民俗活動等多聚集于此舉行,每一座土堡都體現(xiàn)著當?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建筑藝術和人居空間格局,反映著土堡與周邊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關系。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可以開展土堡文化小主題系列研究,將土堡文化分為建筑群落特征、軍事與哲學價值、藝術與審美、傳統(tǒng)文化與建筑藝術等幾個版塊,讓學生在合作探究活動中搜集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教師再利用多媒體和現(xiàn)場演講等方式,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闡述土堡文化的方方面面,這無形之中會提高學生學習的深入性,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在衡量學生研究性活動的成果時,教師要轉變評價機制,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角度,對學生進行差異性評價,摒除“唯成績論”的思想,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和不足,做到揚長避短,最大化地展示自己的個性。結合土堡文化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評價,可以從土堡文化的思想情感、建筑群落和文化價值的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及學習方向、對土堡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的不同理解等幾個方面展開,擴展學生對地方文化欣賞的視野,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通過對文化的不斷沉淀,增強地方文化研究的底蘊,同時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的審美能力。
(三)開展宣傳土堡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
閩中土堡文化具有潛在的研究價值,地方政府要對其加強保護。但是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不少土堡長期暴露于鄉(xiāng)野,在日曬風吹中漸次損壞。早年因為缺乏科學規(guī)劃和指導,加上經(jīng)費、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大規(guī)模修繕難以實現(xiàn),依據(jù)歷史價值進行搶救性修復、加固和保護更為現(xiàn)實。結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功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給土堡景點命名,編寫導游詞、宣傳標語,開展“土堡故事”演講等,引導學生思考土堡文化,對其進行保護和推介,同時號召更多人加入保護土堡建筑和文化的隊伍;也可以將土堡文化編入學校鄉(xiāng)土教材中,提高群眾保護好、利用好土堡的意識,這對于進一步弘揚傳統(tǒng)文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讓土堡在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路上重煥光彩,再顯魅力。土堡里的民間信仰及宗教活動也別具地方特色,如琵琶堡里專設“三圣祠”,內供“三圣尊王”,安良堡每年都舉行“道場活動”“過火山”等。每到這些意義非凡的節(jié)日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深入其中,利用手中的相機記錄精彩的瞬間,與鄉(xiāng)親們暢談,感受原汁原味的土堡文化。通過親臨感受的方式,學生會體會很多土堡傳統(tǒng)的風水理念、音樂理念,這些理念融入土堡建設中,賦予冰冷的堡壘以文化的諧趣,體現(xiàn)出古人和諧萬物、師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法天象地的精神境界,哲學意境深長。教師還可與學生一起,將相機記錄的美好瞬間印制成小宣傳單頁,在校園和社會中免費發(fā)放,讓大眾也能感受土堡文化對于當?shù)氐膬r值,用自己的行動加入土堡建筑的保護中。土堡與其他富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民居建筑中極為珍貴的一筆文化遺產(chǎn),是先民勤勞智慧的藝術結晶。在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時,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土堡文化的價值,更要樹立其保護土堡文化的意識,從而實現(xiàn)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不斷弘揚我國的地方傳統(tǒng)文化。
三、結語
綜合實踐活動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當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方式、實踐內容等都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其價值意義不足。閩中土堡文化是福建的文化瑰寶,將其融入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更能起到宣傳土堡文化的價值,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土堡文化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實現(xiàn)實踐活動開展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樂光海.開源頭激活水———福建土堡文化在中職旅游專業(y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開發(fā)與思考[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29).
[2]俞君.福建大田桃源安良堡初探[D].東南大學,2013.[3]李曉菁.福建土樓文化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9.
[4]成霞.地域文化與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案例研究———以高淳地域文化為例[J].新智慧,2018(21).
[5]陳志華,賀從容.西華片民居與安貞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陳曉紅 單位:福建省大田職業(yè)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