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培養學生閱讀審美能力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得到進步的有效途徑,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書籍都能發揮出這樣的作用的。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在閱讀的時候隨意性比較大,他們往往隨意地挑選閱讀作品,有些閱讀文本根本無法給學生增加知識,學生也無法從中獲得有價值的內容。究其根本,是學生缺乏閱讀審美能力。有鑒于此,本文從挖掘審美因素、教師進行審美引導、開展審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想象等四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如何在高中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閱讀審美;能力培養
擁有閱讀審美能力的學生可以辨別文章的好壞,會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因為閱讀好的書籍可以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培養,讓學生獲取一定的文化知識,可以讓學生的“三觀”養成受到影響,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學生的語言素養得到提高,可以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而閱讀好的書籍的前提是學生必須具備閱讀審美能力,所以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審美能力的。
一、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培養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由編者精心挑選編定的,許多文章都是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有些文章即使不是經典,但也比較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因素。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借助這些審美內涵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為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一課時,教師首先要仔細閱讀文本,深入體會文章當中優美的文句及其營造出的優美意境。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文章中一些優美的句子標注出來,把這些句子制作成ppt課件,在教學時將這些句子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進行細致的揣摩,并說一說這些句子都有怎樣的特點。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疤林械脑律⒉痪鶆?;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在學生思考和回答以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找一找文章中類似的句子,然后說一說自己為什么覺得這個句子好。通過這個環節,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自覺自主地對課文內容和語言表達進行深入的探討和體悟,也可以通過分析文章中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來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作者的情感去體會文章的意境美。如在文章開頭,作者寫了這樣一句話“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人在不寧靜的情況下會自主地去尋找剎那間的寧靜,于是,作者選擇在月夜來到荷塘,希望在月下荷塘的安寧環境中,放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煩躁,在欣賞美好的自然景物的過程中,恢復內心的寧靜。在靜謐的荷塘,作者潛心專注于荷塘美麗的自然景色,正是這些美好的景色,反襯了作者心里的不寧靜,讓讀者在欣賞荷塘美景的同時,能感受到作者融情于景的藝術表現。在閱讀課文的潛移默化中,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都得到了培養。
二、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文章的美感,培養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為什么一篇文章能夠經久不衰呢?是因為作者在文章中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能從中獲得美的體驗。學生雖然有一定的閱讀經驗,但是光靠自己的能力就想達到審美體驗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方法進行輔助,帶領學生與作者展開對話,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中蘊涵著的美感。
1.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
教材中的很多課文內涵豐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是可以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適應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驗感受。比如在教學《雷雨》節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場景,然后讓學生分角色去朗讀這篇文章,或者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就拿其中最為經典的周樸園與魯侍萍相認的這一情節來說,作者用寥寥數語描繪出了魯侍萍心中的悲憤,揭露了周樸園的冷酷、自私,不過這些情感是隱藏在正常的對話之下的,如果不注意句子中的重點字詞,學生根本就感受不到。有鑒于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角色朗讀,要注意體會每個人物角色的內在情感。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將隱藏在臺詞下的復雜情感發掘出來,從而體會到人物復雜的情感及內心世界。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自然就能深入課文,感受課文的美感,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2.借助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課文中的文字轉化成形象可感、豐富多彩的形象,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使學生自主地投入到文本的閱讀中去。所以,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通過形象化的畫面、美妙的音樂,讓學生的感官受到刺激,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課文的美感,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當然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教師要明白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因過度使用多媒體而造成喧賓奪主,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通過開展“美讀”,培養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美讀”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它可以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文章的美感,深入體會作者的創作個性。所謂“美讀”,簡單地說就是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語氣、語調和節奏,表現出作品的豐富情感。例如在教學《琵琶行》時,教師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直接給學生講解課文內容,分析詩句的內在情感,讓學生逐字逐句地翻譯詩句,然后將作品背誦默寫下來,但這樣的教學過程無法讓學生感受到詩詞的美感。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美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示范引導,有感情地對詩中描繪琵琶聲音的句子進行“美讀”,讓學生注意傾聽,思考自己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在聽完以后,紛紛講述自己的感受,有同學說:“大弦的聲音和夏天突然而至的大雨一樣,急而且聲音大;小弦的聲音就像兩個人在說悄悄話一樣;兩者混合在一起,聽起來就像是珠子落在盤中一樣清脆。”有學生則說:“音樂聲抑揚頓挫,清脆動聽?!痹趯W生回答完之后,教師可以給予評價:“同學們說得都非常棒!現在讓我們一起帶著感情朗讀這首詩詞好嗎?”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發現閱讀的樂趣,從中感受語言的美妙,從而有效培養閱讀審美能力。
四、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學生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教材中的許多作品充滿了豐富而神奇的想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作者、作品進行深入的交流,將文本的語言文字轉化成具體可感的形象,使學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審美特質。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如果教師還是死抱著傳統的教學理念,給學生細致地講解課文的內容、藝術手法、思想感情,學生可能也會有所感悟,但畢竟這些內容不是學生自己閱讀思考的結果,一旦遇到新的文本,學生還是會束手無策。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語言文字去想象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看到的美麗景色,仔細揣摩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心情感,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與課文內容相近的具體場景,讓學生對照著文本進行想象,從而體會作者高超的描寫藝術。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就可以走進作者筆下的荷塘,感受到月下荷塘的美麗與寧靜,感受到作者心理從不平靜到寧靜的轉變過程,從而實現讓學生深刻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的目的。通過這些方法,學生就能學會體驗類似的散文作品的方法,在發展學生想象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閱讀審美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貫徹審美教育的理念,通過各種形式新穎的教學方法,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運用多媒體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課文內容轉化成具體可感的畫面,從而養成學生審美思維的習慣,促進學生閱讀審美能力的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張風 單位:江蘇泗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