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當前中小企業社會保險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當前國家經濟正處于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中小企業在發展進程中也面臨諸多市場挑戰。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經營規模和競爭優勢等各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劣勢,為此中小企業只有結合自身的實際加強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的創新,并不斷完善自身的基礎管理工作才能降低風險,提高穩定發展水平。社會保險工作是中小企業一項重要的基礎管理工作,但是目前中小企業整體上看社會保險繳費意識淡薄、參保積極性不夠,加上國家相關的社保監管機制尚不健全,導致中小企業在社會保險等方面還存在很多的風險或問題。加強中小企業社會保險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中小企業及社會保險的內涵與意義分析
中小企業是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的,是指人員數量相對較少以及規模比較小的組織。從廣義上看大型企業之外的所有企業都應當納入中小企業的范疇,在中小企業相關的劃分標準等方面雖然沒有統一的嚴格的界限,通常情況下是根據企業的人數以及資金數額等方面的要素來進行劃分和界定的。社會保險內涵豐富,包含養老、醫療、工傷、失業以及生育保險等五大險種,主要是指對于喪失勞動力或者有勞動力卻沒有工作,以及由于健康因素等導致損失的人群,從立法的視角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收入或其他補償的一種制度體系。社會保險需要繳費主體進行相應的繳費,繳納相關的社會保險費用后方可享受到相應的補償待遇。國家勞動法中明確規定企業應當繳納社會保險,并且提出了相關的具體要求。國家社會保險也有專門的制度體系來指導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開展。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做好社會保險工作,一方面能夠有效地起到吸引人才和激勵人才的作用。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依靠廣大員工來積極創造績效,只有員工不斷提高主人翁意識,才能更好地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的潛能、資源和價值。為此企業可以通過社會保險機制為員工依法繳納相關的社會保險,這樣既可以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同時對于員工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有完善的制度體系,依法繳納社保,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可以有效保證職工的權益得到維護和保障,提高隊伍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動社會的進步。中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社會保險機制也更加完善,通過構建完善的國家社會保險制度體系,可以更好地激發勞動力的創造積極性,促進社會更加公平和諧,助推社會穩定有序的發展。此外對于企業而言,通過繳納保險,可以更好地為員工提供更多的保障,并且社會保險繳納可以抵扣相關的稅費,有助于企業加強納稅籌劃,通過節約有限的資源等用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高激勵性,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降低用工成本、減少法律糾紛等提供強大的基礎支持。
二、當前中小企業社會保險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中小企業在社會保險工作開展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1.企業及員工對社會保險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參保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進程的有序推進,中小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總體上看,發展過程中還遇到很多的阻力和挑戰,加上國家相關的法律機制尚不健全,中小企業法律意識相對比較淡薄,對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政策缺乏深入的了解,甚至認為社會保險僅僅是增加了企業的支出等,沒有看到社會保險對企業長遠發展帶來的影響,從而不利于提高參保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企業員工對社會保險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甚至認為繳納社保是為了變相收取自己的費用,參保積極性不夠,不愿意主動參保,影響了企業的正常參保進程,一旦出現糾紛將會導致很多的潛在風險。2.社會保險購買不及時,參保率偏低。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在社會保險業務辦理等方面認為手續煩瑣,相關的事項比較麻煩,從而不愿意主動購買保險。中小企業經營類型比較多元化,且規模相對較小,在自身經營管理等方面規范性不夠,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弱,所以容易導致中小企業穩定性不強,一旦受到政策或者環境沖擊等將會面臨倒閉或者停業等風險,所以不穩定性容易降低中小企業的參保持續性,也不利于國家相關部門及時掌握中小企業的發展變化及參保情況。同時中小企業員工的性質比較復雜,有的來自農村,有的來自城市,加上年齡、文化基礎、工資收入以及性別等方面存在差異,還有的企業既有正式職工,還有一些臨時工或者兼職人員等,他們在進行社會保險繳納等方面也會區別對待或者是不愿意繳納,主動找理由不參保或者延遲參保、部分參保等。此外中小企業很多員工流動性比較大,他們會具有較高的自主選擇權,一旦企業出現經營不善或者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他們都會進行再選擇,去其他的企業或者組織中就業,流動性較大,忠誠度不夠,導致企業社會保險參保積極性不足。對于企業而言,他們繳納社會保險,通常會增加一定的成本,按照現有的繳費標準和最低繳納要求,企業承擔的費用也比較高,如果員工較多,他們承擔的費用會更大,為此很多企業不愿意和員工及時地規范地簽訂相關的勞動合同,以期逃避相關的繳納責任。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整體上看參保率通常比較低,他們為了承擔較小的社會保險費,通常會選擇繳納一種或者幾種保險,而不是全部繳納,有的企業直接按照最低的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來進行繳納,沒有充分按照政策的要求依法繳納,從而導致難以保證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3.社會保險管理隊伍能力有待提高,監管力度需要加強。一方面,目前中小企業現有的社會保險繳納管理等工作重視度不夠,企業為了節約成本,降低支出,通常不會設置專門的社會保險管理人才來進行管理,通常會由財務部門或者人事工作的人員兼職從事,他們對社會保險相關的政策缺乏系統全面的研究,相關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等與新時期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別,從而影響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另一方面國家現有的社會保險監管機制仍然不夠完善,針對參保不及時、參保積極性不夠、參保費用過高導致負擔過重等方面的問題沒有及時進行動態政策調整,相關的監管力度不夠等,從而導致社會保險監管市場比較混亂,不利于市場的穩定有序開展。
三、加強企業社會保險管理的具體對策
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切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分析。1.加強國家相關社會保險政策的宣傳,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社會保險機制的建立對于職工權益的維護、企業的健康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應當對國家社會保險政策進行全面的宣傳。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等對社會保險相關的法規法律知識進行宣傳推廣,讓廣大企業和員工對國家相關的大政方針等深入科學地了解,正確地認識,從而更好地提高維權意識和責任意識。政府在進行社會保險工作宣傳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工作人員、企業以及企業員工等從不同的視角選擇合適的渠道來進行宣傳,這樣才可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或價值,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2.加強國家社會保險政策的完善與優化。針對中小企業社會保險工作實施現狀可以看出目前中小企業在參保積極性、參保費率以及認知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為此國家應當充分考慮中小企業的發展實際和基本情況,在社會保險費率的制定標準等方面要出臺更為靈活的極值,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企業參保的積極性。比如可以將企業的經營規模、資金總額、人員數量以及納稅標準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進行科學的調整,以此為基礎確定社會保險繳納的具體比例和金額要求,設定更為寬泛的幅度,這樣可以便于中小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等正確地選擇適宜的參保標準來進行保險費用的繳納。尋求一種可以和企業經營與利潤情況相關聯的繳納機制,更好地擴大社會保險普及率。此外還應當針對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出臺可以進行延緩繳納社會保險、階段性申請降低社保繳納費率等政策,或者增加政府的補貼干預等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扶持,從而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好發展和穩定的關系,緩解壓力,提升穩定經營水平。3.加強社會保險監督管理,并探索多元化的繳納方式。一方面要針對目前社會組織社會保險參保等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影響因素,充分發揮社保機構、工商管理部門、地稅管理部門等聯動管理的作用,明確各自的權責,并加強社會保險監督信息平臺的建設,這樣可以便于更好地進行信息維護、共享和傳輸,從而及時掌握社會保險組織的變動等情況,及時查處未繳納或者未足額繳納社保的情形。同時還應當加強服務管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不斷提高服務意識,精簡社會保險繳納的流程,對征繳辦法等進行動態調整,并通過完善服務設施配置,設置電子化網絡繳費平臺等方式,切實提高社會保險服務效率。此外還需要加強專項監督檢查和隨機抽查,對中小企業參保行為納入誠信檔案,切實提高懲處力度,提高依法參保的自覺性。另一方面要加強社會保險繳納方式的多樣化探索,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更靈活的社會保險費用繳納方式,比如可以按年度或者季度來進行費用的繳納,對于招聘下崗失業人員等方面的中小企業可以給予一定的稅費減免或者補貼支持,對于社會保險繳費的門檻等可以進一步放寬,允許中小企業為員工統籌安排五大險種的繳納方式,靈活地選擇繳費基數等,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參保的積極性和覆蓋面。此外國家相關部門還應當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的統籌管理,在全面進行省級統籌的基礎上更好地加強異地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服務管理,完善相關的社會保險信息化管理服務機制,從而更好地便于異地就醫等流動,構建全面風險共擔機制,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此外還應當加強社會保險監督管理,對中小企業進行全面摸底調查,結合他們的經營管理情況以及社會保險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實際情況等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積極探索更加開放、穩健的社會保險保障機制,最大限度地提升社會保險的保障能力,激發企業參保的積極性。國家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督執法,通過定期進行專項檢查、隨機抽查以及設置群眾舉報熱線等方式及時查處企業不繳納或者延遲繳納社保費用的行為,最大限度地維護勞動者的權益等。另外企業自身也應當加強社會保險管理相關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強風險的排查和規范化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創造更大的效益。
參考資料:
[1]豐雪.我國中小企業社會保險發展問題研究[J],經貿實踐,2015(12).
[2]張愛芹.我國中小企業社會保險問題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01).
[3]尹卉鈺.我國中小企業社會保險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1).
[4]勵寧.探析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社會保險問題[J],商場現代化,2014(06).
作者:左保軍 單位:江蘇省建湖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