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福仁山隧道工程地質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福仁山隧道是中國水電十四局承建的西成鐵路西安至江油段(陜西境內)站前工程XCZQ-5標段的一座典型隧道工程。該隧道地處秦嶺南麓低中山區,位于商丹斷裂帶和勉略-巴山弧形斷裂構造帶夾持的南秦嶺構造帶,內部組成與構造變形十分復雜,工程地質現象較為特殊,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福仁山隧道;工程地質特征;地質構造
1福仁山隧道工程概述
目前在建的西成客運專線按國鐵Ⅰ級、雙線建設,設計時速250公里每小時,功能以客運為主,從西安出發,穿越秦嶺經陜西漢中、翻越米倉山進入四川境內,經四川廣元至江油與綿成樂客運專線相接直抵成都,預計線路通車后,將大大縮短西安到成都的直線距離。從西安到漢中僅需1小時、到成都需3小時。該項目由西安至四川江油段和成綿樂城際鐵路兩段組成,全長660公里,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約為688億元。西成客專陜西段全長342.9公里,建設工期5年。中國水電十四局負責西成鐵路西安至江油段(陜西境內)站前工程XCZQ-5標段,正線全長31.81Km。該標段主要包括:羅曲隧道進出口路基工程94.7m,隧道工程4座(包括部分得利隧道6330m、福仁山隧道、羅曲隧道、范家咀隧道)總長度30.47Km,橋梁3座(金水河特大橋、酉水河大橋、金龍河大橋)總長度1.2457Km。福仁山隧道地處秦嶺南麓低中山區,隧道范圍平均海拔1200m,最高海拔為1634.1m,洞身地表起伏較大,地表自然坡度為30°~40°,分布有眾多基巖“V”形侵蝕谷,多為南北展布,隧道區域山高坡陡,基巖裸露,溝壑縱橫,地形復雜,植被茂密。隧道起訖里程為DK159+625.95~DK172+725.5。進口位于金水河牛角壩,出口位于酉水河宋家堰,最大埋深929m,最小埋深46m,洞身均位于直線以上,隧道以3‰上坡進洞至DK162+900后以8‰下坡出洞。進口位于金水河右岸坡地上,隧道中含有一座斜井,為本標段重點控制隧道。本隧道建筑限界采用《高速鐵路設計規范》(TB10621—2009)中規定的限界尺寸,隧道內采用“通隧(2008)0201”中的襯砌內輪廓,軌面有效面積為92m2,隧道內線間距為4.6m.曲線上隧道襯砌內輪廓不加寬,施工針對圍巖情況采取短進尺、分部開挖和初期支護,二次襯砌及時跟進,以確保施工安全。
2沿線氣候條件
本區域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降水量多集中在夏秋季節,常有暴雨災害,年平均氣溫15.2℃,極端最高氣溫38.4℃,極端最低氣溫-5.9℃,年平均降水量785.5mm,年平均蒸發量1160.5mm,最大積雪厚度4cm。
3工程地質特征
3.1地層巖性
隧道通過的地層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統(Q4),志留系下統(S1),元古界中上統(Pt2-3)及太古界(Ar)的構造巖類。(1)第四系全新統(Q4)主要包括:膨脹土(Q4d19)、卵石土(Q4d17)、碎石土(Q4d17、p17)、塊石土(Q4d18),多為灰黃色,粒徑小于或等于2-60mm的約占10%,大于60-100mm的約占25%,大于200mm的約占55%。(2)志留系下統(S1):片巖夾大理巖(S1Sc+Mb),大理巖(S1Mb)、片巖(S1Sc)、主要為灰黃青灰色變晶結構,片狀塊狀構造。(3)元古界中上統(Pt2-3):變粒巖夾大理巖(Pt2-3Gr+Mb),大理巖夾片麻巖(Pt2-3Mb+Mb)。多為灰褐色,淺灰色,風化厚度約為1-10mm。(4)太古界(Ar):片麻巖夾大理巖(Pt2-3Gr+Mb),灰褐色,淺灰色粒狀變晶結構,塊狀結構,風化厚度2-8mm。(5)構造巖類主要包括:碎裂巖,多為青灰色、灰褐色,寬度約20-65m,工程地質較差。
3.2地質構造
福仁山隧道位于商丹斷裂帶和勉略-巴山弧形斷裂構造帶夾持的南秦嶺構造帶,相當于秦嶺造山帶的蜂腰部位,隧道主體位于佛坪窟窿的南半部,歷經多次地質構造活動的影響,其內部組成與構造變形十分復雜。目前已經發現的主要斷層包括:f66、f67、f68、f69、f70、f70-1、f71、f71-1、f71-2,其中f66為逆斷層,產狀N65°-N80°W(65°-N75°),破碎帶寬約為10-30m,斷層帶物質成分為碎裂巖,局部夾斷層角礫巖,斷裂帶內部巖體較為破碎,隧道洞身通過地段為DK159+856~DK159+878.4。f67為逆斷層,產狀N60°-N80°W(50°-N65°),斷裂帶寬30~40m,內部成分為斷層角礫,洞身通過地段為DK160+281~DK160+318。另外,隧道段還發育兩處背斜及一處向斜,背斜核部洞身中心里程為DK165+543~DK169+062,巖體破碎,節理發育,向斜核部未穿過洞身,富水,巖體破碎,節理發育,由于隧道區各地質體的發育時代,構造運動強烈,區域性大斷裂貫穿東西,發育數條低序次斷裂,巖石節理裂隙較發育,分布較多節理密節帶,巖體較破碎-較完整。
3.3不良地質及特殊巖土
(1)隧道范圍內不良地質為隧道進口處左側分布的大理巖巖溶,巖溶現象主要發育在隧道進口左側金水河右岸的大理巖中,以溶洞形式發育,溶洞直徑約1-3m,可見延伸深度大于10m,不完全填充,充填物為角礫及雜砂土。(2)隧道范圍內的特殊巖土為膨脹土,具弱-中等膨脹性。
4工程設計情況
針對福仁山隧道地層巖性多樣、地質構造復雜、不良地質現象多發的工程地質特點,施工單位在詳細的實地勘察和室內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較為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1)洞口工程采用斜切式洞門,并設置明洞段,出口采用倒斜切式洞口邊仰坡設置截水天溝,邊坡采用錨網噴支護。(2)洞身工程隧道內部采用“通隧(2008)0201”中的襯砌內輪廓,軌面有效面積為92m2,隧道采用復合式襯砌,初期支護采用噴錨支護設置噴混凝土,錨桿,鋼筋網,鋼架,二次襯砌等,各襯砌類型預留變形量,特殊地形地質地段對支護措施采用管棚,小導管等措施進行了加強。
參考文獻:
[1]才.隧道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2]蘭州鐵道學院.隧道工程[M].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77.
[3]張咸恭.工程地質學[M].北京.地質出版社,1983.
[4]高速鐵路設計規范(TB10621—2009)[S].2009.
作者:高熙賀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