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金融學的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金融學作為一門與實際應用緊密聯系的學科,在我國經濟學領域內發展滯后,理論體系建設也有待完善,這就對我國金融行業從業者及金融專業的專家與學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圖做到社會主經濟發展與金融學科建設齊飛。我將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特點,從我國金融學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三個方面的進行論述,并期望我的觀點和論證能夠豐富我國金融學的理論體系。
關鍵詞:金融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
自二十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改革一直在理論與實踐中砥礪前行,雖然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走過彎路,遇到過難題,但是憑借著務實優良的制度安排,同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傲人成績。我國金融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就是在如此的大環境下形成體系,并且逐漸羽翼豐滿,成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中,同時又豐富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當然,我國的金融學領域也存在些許問題有待解決。
一、我國金融學的歷史沿革
(一)計劃經濟打天下的時代
眾所周知,在計劃經濟時代下,我國在生產、資源供給和產品消費等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進行計劃,然后再將指令性計劃傳遞給相應職能部門,職能部門再根據具體計劃分派給具體生產部門及運行機構。如此的經濟體制也就決定著服務于市場經濟運行的金融學必將沒有重大的發展。具體來說,在金融學的純理論研究方面,當時可以通過借鑒和學習他國理論成果,并觀察他國的實際運行和操作經驗,形成我們自己的理論體系和學術成果。但是至于金融學的實際應用和發展,就不具備發芽和茁壯成長的環境了。這也就造成我國初期在金融學方面,理論研究較早而實際應用較晚的單條腿走路現象。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羽翼漸豐,金融學成長適逢肥沃土壤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經歷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以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三個重要階段,金融學理論體系也隨之枝繁葉茂,金融學的實際應用也日漸深入。與此同時,金融學細分的證券投資學、公司財務學、商業銀行學、行為金融學以及國際金融學等分支理論學科也都有了巨大發展,并且切實地指導著具體經濟運行,而且也涌現出了一批學科帶頭人。自從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國內的市場傾向改革由“橫向窄、縱向淺”漸漸的過渡到“輻射廣、深挖掘”,由此金融學研究和應用又繼續被向“精細全”推進,并且十分注重實際應用的研究。近年來我國股票市場的創業板入市、大小非解禁及滬港通、深港通的的開通,乃至于股指期貨市場的上馬,貴金屬完全放開的實時交易都是金融學實際應用的廣闊舞臺。
二、我國金融學的發展現狀
(一)理論與市場日趨完善,問題與發展相克相生
目前我國金融已步入深層次結構性改革的攻堅階段,其間涉及的問題多樣,突出的如監管體制的轉型、金融風險的防范、市場機制的健全、金融工具的完善、銀行壞賬的處理、股票發行制度的市場化、企業控制權市場的建立、上市公司股權和治理結構的完善等。還有一些現實發生的現象也不斷給我們敲響警鐘,“股災重現”體現了金融監管之松;“銀行表外業務占比過大”使得經濟運行的可控性降低;“民間資本的非合理運營”擾亂正常經濟運行等,這些說明我們的金融市場尚不完善,金融理論尚不能滿足指導市場行為的有效需求,金融監管制度和金融立法還不能很好的保護市場和參與者。總結說來,上述問題的出現基本源于以下三點:1.金融學的學科理論發展不足,學科交叉有待提高。金融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而且學科的綜合性較強,它不僅涉及到經濟學科的相關知識,還對數學、物理及心理學有所包含。所以,我們在進行金融理論研究時要注重多學科交叉,盡可能的用多學科的理論同時對一個金融現象進行剖析,例如就可以通過消費心理學、數理統計學、商業銀行學等多角度對當下的房地產迷局進行分析,并將結論納入到金融學中。當然,行為金融學等學科的發展與壯大也說明了學科交叉研究正逐步受到青睞。如此一來,把其它學科的“枝”嫁接到金融學的“干”上,金融學不僅能“開枝散葉”又能結出符合金融實踐口味的“果”。2.金融理論與金融實踐的結合度不高。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促進理論的形成。這就告訴我們,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缺少理論的實踐只是漫無目的亂撞,同時缺少實踐的理論只是無用的教條。所以,我們要學會“兩條腿走路”,不僅要保持金融實踐的大步流星,還要促進金融理論的迎頭趕上。這就要求我們的金融學學科建設要豐富,內容要充實,同時還要具備相當強的實用性和理論指導性,以應對復雜多變的金融運行實例。3.舶來的金融學理論和實踐較多,水土不服現象時有發生。受市場經濟起步晚、理論基礎差的制約,我國的諸多金融主體和金融學理論的拿來主義思想盛行。看似在西方經濟體大行其道的做法被引入國內后就運行不暢,乃至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負面效應。由此看來,對國際上成熟的金融運行實例和金融理論進行本土化改造是很有必要的。一來避免了“閉門造車”所額外付出的成本,二來節省了從零開始理論研究所浪費的各種資源。
(二)金融學人才培養體系日趨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日益成熟
加入WTO之后,金融國際化迫在眉睫,我國急需大批具有扎實功底且具有較高國際交往能力的金融人才。因此,金融學培養目標的設定必須緊扣時代和經濟發展的脈搏,適應金融全球化的要求。欣慰的是我們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金融人才培養向“大金融”方向發展,力求培養高層次的市場型國際型人才。2.金融學專業課程日趨微觀化實用化。由于我國的金融體系管制色彩較濃厚,金融運行績效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制度和政策等宏觀因素,因此我們的金融理論研究和諸多金融課程設置較偏重于宏觀理論和宏觀分析。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深入,金融運行效率愈來愈取決于微觀主體,因此金融學研究也慢慢的向微觀化傾斜。
(三)經濟實力全球矚目,金融專業能力成長有目共睹
一直以來,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總是不斷地學習西方金融運營和管理經驗和金融學理論體系。我們為了加入WTO而去改造我們的市場,以符合WTO對于市場經濟的定義。我們也曾為了得到歐美經濟強國的認可,而照搬照抄國外金融建設體系。殊不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別國看來優質高效的理論體系和運行經驗未必符合我國的實際國情,也未必能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及綜合國力的增強。當發現雖然身為WTO的一員,而且仍要面對成員間的不平等競爭和惡意反傾銷;當發現總是總結學習西方的金融經濟學理論,而且我國金融理論的研究總是成果寥寥;當發現老牌資本強國的經濟體制模式和游戲規則并不適合我們,而且游戲的參與者總是遭受游戲規則制定者的不平等對待。我們才發現建立不依賴別人的金融學體系,發展適合自己的金融學理論,制定公平高效的經濟“游戲規則”才是穩健高效發展之道。于是中央政府審時度勢地提出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積極地籌建并推進“亞投行”,并且促進人民幣納入“SDR”(特別提款權),此外還推進了“東盟十國”的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如此一來,我國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際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制定著我們自己的世界經濟運行規則。這也就給我國金融學理論的特色發展創造了實踐環境和靈感源泉。
三、對我國金融學未來的展望
(一)金融學的理論分科將會趨于完善,學科交叉將會更多
按目前的金融學理論發展方向,金融學未來發展方向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門類:宏觀金融學、微觀金融學及交叉金融學(即金融學與數學、心理學等相互滲透所形成的學科)。1.宏觀金融學將會更貼地服務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將會在宏觀經濟體制的制定和運行、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安排、金融媒介的流通和管理等方面發揮出相輔相成的作用。2.微觀金融學主要包含投資學、證券市場微觀結構和公司金融等三個方面,這都是決定市場主體是否健康發展、市場是否具有嚴格的自律性以及市場是否符合“有效市場理論”這一微觀金融學理論基礎的必要前提。所以微觀金融學將來發展應該也必須是務實有效的,且能夠給予微觀市場運行足夠的理論支撐。3.隨著社會分工的日趨精細化,學科交叉是不可避免的。數學、心理學在金融學中被廣泛運用,闡述金融思想的工具從日常語言發展到數理語言和心理現象。這將有利于未來管理金融市場更加的理性,所設計出的金融產品和金融運行方式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同時也具有更強的穩定性。
(二)更加側重于資本成本方面的實際研究
金融學的有效運用離不開資本,而且資本成本被看作中心。其中金融學假定企業得到投資者帶來的資金,并且期望能獲得某種形式的投資回報,那么此“某種形式的投資回報”就成了所謂的融資成本,同時資本成本被換算成現金后被表示為現金流,此現金流并不是金融學目前所能研究的范疇。與此同時,公司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受資本成本的影響。因此“哪些具有投資價值”、“通過何種途徑解決融資需要”、“投資回報能有多少”就成了金融學所要考慮的問題。
(三)繼續推進金融學的人才梯隊培養
我國在金融學人才培養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特色,但是隨著我國及國際上金融學的大發展,金融學已經滲透到生活的諸多方面,且已經深受互聯網金融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金融學的教學實踐方面狠下功夫,在金融學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不可單單地趙本宣讀,應當注重理論連系實際,尤其是當下金融學領域或金融市場上的熱點知識或突出矛盾,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得。爭取把金融學的人才培養成為理論知識過關、職業道德過硬、實戰能力突出的專業人才。
四、結束語
經過一番論述,本文認為我國金融學的發展趨勢應從理想化向現實化、從純理論研究向注重實踐、從只關注單學科到多學科交叉等方面全方位發展。其結果是首先我國的金融學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色,其次金融學的宏觀高度將會進一步升高并指導宏觀經濟運行,再次金融學的微觀研究將會細致到具體類目且幫助完善體系建設和發展。因此,我們在促進金融業穩定發展的同時,還要不斷接受金融學所帶來的新問題,做到積極應對、從容不迫,以促進金融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斯蒂芬•F•勒羅伊,簡•沃納.金融經濟學原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
[2]呂曠逸.試析我國金融學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前景[J].現代經濟信息,2015.
作者:唐超 單位: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