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道德建設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眾所周知,道德作為一種上層建筑受經濟基礎所決定。在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力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利用道德對經濟的反作用來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好、更高效地發展是我國目前經濟轉型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在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后,如何解決由此出現的道德失范問題也是我國目前面臨的現實難題。本文從當前道德現狀出發,通過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的辯證關系,進而探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建設;相互作用
提到“近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國民財富論》這本著作。其實不然,亞當•斯密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同樣影響深遠。而這兩本書也正是被德國學者稱為“亞當問題”的主角,這一問題也正是現代意義上市場經濟和道德關系問題的來源。當前我國經濟活動中出現的一些道德失范現象,很大原因歸結于對市場經濟的錯誤認識,從而引發行為的不道德性。因此,探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道德建設是一個必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道德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經濟使國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但一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我國,在既沒有先例學習的條件下,又沒有教材的指導下,將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開創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轉型發展期,我們的國家面貌日新月異,中國人民收入水平日漸提高,財富積累增加,科技水平也日趨發達,某些方面還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的金融業也逐漸成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物質豐富,但與此同時,我國的傳統道德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西方思想隨著經濟模式的轉換也愈來愈影響我們國人的傳統思維,在市場經濟趨利性的影響下,社會道德建設方面出現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現象。
(一)誠信缺失問題
“誠信”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北晉南徽,不管哪一個商派都把“信用”看作是至高無上的財產和榮譽。而市場經濟更是如此,市場經濟越發達,越要求市場經濟主體誠實守信。經濟利益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市場經濟主體為了追求經濟利潤,在經濟活動中大量出現不守誠信的不道德行為,不僅干擾了市場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更導致了人際交往間不信任度下降,對和諧社會建設有百害而無一利。在經濟活動中,制假售假、偽造假賬、假幣假鈔、變相傳銷、偷稅漏稅等等,這些行為像“癌細胞”一樣,一點點腐蝕著我們引以為榮的優秀傳統美德,侵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
(二)公平效率問題
“公平”被認為是造就良好秩序和道德風尚的關鍵。作為價值尺度的公平,不僅是規范人們行為的標準,更是調解社會關系的道德天平。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等價交換原則是最基本的原則,而公平就是這一原則的基本內涵和本質要求。正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提到“公平”,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效率”問題,在計劃經濟的年代,“大鍋飯”導致的“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這不僅沒有實現公平,而且還導致效率低下。在向市場經濟轉型期,雖然我們的效率大規模地提高了,但公平與效率問題依然存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這一要求說明當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公平與效率關系處理上仍有不足,需要在以后的經濟活動中加以改善和提高。
(三)不良競爭問題
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種競爭經濟,競爭本身并無不良的表現和屬性,但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卻出現了種種不良競爭問題,比如說假冒他人的商標、企業名稱,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商標、包裝或使用相近的名稱、商標、包裝等迷惑消費者,政府等某些所屬部門利用權利,進行權錢交易、內部招標或不公開透明招標等,更有甚者實行“地方保護主義”抵制外部貨源進入,以壟斷擾亂市場公平競爭,這些現象不勝枚舉。正是由于以上種種不盡如人意的現象,我們才更要提高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的關注,以道德規范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一)從市場經濟特點看出現道德滑坡的原因
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并開創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模式,這對于中國乃至世界來說,無疑都是一項偉大的變革。創新帶來的除了成就還有問題,這些問題既沒有教科書的指導,也無從獲得先例的經驗。只有自己結合實際的探索,才能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走得更遠。面對當前已出現的問題,我們嘗試從市場經濟特點出發談談出現道德滑坡的原因。一方面,市場經濟模式從出現之日起,本身就具有主體多元化的特點,再加上市場經濟本身的開放性更是要求了市場主體競爭的平等性。但由于受我國傳統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原有的陳舊觀念嚴重阻礙了市場經濟的開放化和多元化,而且由于受西方市場經濟趨利性的影響,導致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現象屢見不鮮,此外除阻礙開放化、多元化外,過渡開放也導致不法商家進入市場,擾亂了市場的競爭環境。另一方面,市場經濟是起源于法律制度相對獨立和完善的西方國家,而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于我國法律體系的不完善導致漏洞很多,給許多不遵守市場經濟活動道德原則的人開了“綠色通道”,所以從市場經濟的法制性來說,這也是導致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二)依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道德的關系談道德建設的意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可以說是既辯證又統一,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道德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作為新的經濟模式,同時也促進了人的思想解放和創造力的發揮,尤其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競爭性更是有效地破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落后觀念,也促進了平等開放意識的推廣,有利于促進新模式道德價值尺度的形成。反之,道德建設也以它的方式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存在著某些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價值趨向,這些腐朽的思想不僅腐蝕著人們的道德建設,而且對社會和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極影響。所以,必須注意規范合理健康的道德建設,這樣才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道德建設的可行性途徑
(一)道德的國家化
道德國家化從某種程度來說,可以認為是對法律道德維度的建設。法律建設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道德建設的強有力保證。道德一直被認為是自覺意識下的產物,而法律則是他人規范的結果,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某些不正確的思潮影響,很多人的行為出現了偏差,我們不得已必須通過采取強制手段使其步入正軌。在道德國家化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掌舵者,我們的政府必須完善好市場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使法律意識強化于心,最后通過道德自律實現。此外,國家除了要將道德中某些部分強制為法律,更要注重價值觀引領問題。趙曉在《有教堂的市場經濟與無教堂的市場經濟》一文中指出:中國市場經濟的呻吟是因為缺乏合理的市場倫理,沒有信仰的支持致使中國經濟陷入人類最貴的市場經濟。這一觀點與筆者不謀而合,強制作用的影響不容小覷,但終究敵不過內化于心的道德自覺的規范,所以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民秉持合理的相同價值觀是十分必要的,想要做到這一點,國家還應加強對價值觀念的深化統一,讓國民從點滴感受價值觀的引領,并踐行于生活生產活動中。
(二)道德的企業化
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它的道德化可以稱得上是職業道德建設。隨著分工越來越細密,每個企業由于從事不同的生產活動,受不同文化影響,形成了不盡相同的企業文化,這些企業文化慢慢升華為企業員工的自覺意識時,便形成了該企業的職業倫理道德規范。在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道德建設在傳統商幫文化基礎上如何更好地與市場經濟理論中的倫理道德妥善結合,揚棄重組后形成新時期下的道德倫理既必要又必須。更為重要的是,企業應將該企業的倫理道德踐行于市場經濟活動中,做到誠信、公平、開放地競爭。
(三)道德的個人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關系長久永續發展的根基就是遵守道德原則。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的人,既是社會關系的發起者也是社會關系的參與者。所以,如何實現道德的個人化顯得尤為重要。道德實踐對于個人而言可以說是自律和自主的活動,沒有主體的自覺和自為是不可能產生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觀的正確引領下,結合傳統道德的精華,將這些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思想應用于指導我們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無論在生產活動中還是生活活動中,都將實現道德的自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道德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規范的道德才能更好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能更好地推動道德的深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進行道德建設必須依靠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的努力,法律倫理是保證,職業倫理是基礎,法律倫理、職業倫理通過個人倫理行為來實現。
作者:趙宏燕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