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產養殖創新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探索高職水產養殖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校企合作新路徑,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依托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萬人計劃政策,舉辦了校企合作實踐———“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本文介紹了特訓營的舉辦過程,闡述了通過特訓營進行校企合作實踐的體會:特訓營之校企合作提升了專業吸引力、特訓營之校企合作增強了行業適應能力、特訓營之校企合作調動了教師與企業參與的積極性、特訓營之校企合作推進了專業與產業深度對接。
關鍵詞:高職;創新人才培養;水產養殖;校企合作;特訓營;實踐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適應新常態經濟發展需求的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1]。當前,隨著我國漁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對支撐漁業行業發展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急需漁業從業人員在類型、數量和素質等方面發生結構性改變。校企合作為學生搭建的平臺是學生素質和技能形成發展的根源和動力[2],因而,不斷探索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新模式,將企業文化、企業標準、企業管理與學校育人深度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是輸送更多與企業需求高度吻合的水產養殖優秀人才的關鍵所在[3]。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水產科技學院針對現代水產行業發展轉型升級對人才需求的新變化,圍繞新時期培養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需要,注重技術技能發展,關注創新培養水產未來先鋒,推進產學研協同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江蘇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啟動實施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萬人計劃“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項目?,F將“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的校企合作實踐介紹如下。
1“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的舉辦
在江蘇省教育廳的領導下,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水產科技學院與江蘇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嚴格貫徹執行江蘇省教育廳《省教育廳關于公布2018—2019年江蘇省大學生萬人計劃學術冬令營項目的通知》文件要求,面向江蘇省內各個高職院校招生,于2019年1月12—19日在江蘇省淮安市成功舉辦了大學生萬人計劃冬令營“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活動。
1.1入營條件
1)招生對象為江蘇省全省高職院校學習水產養殖技術、水產動物醫學、水族科學與技術及飼料與營養等相關專業的2017級??粕浰诟咝M扑]參加。2)要求參加者品學兼優、學有余力,在校期間表現良好。有出色的創新創業成果或省級以上表彰獎勵的優先錄取。3)要求參加者對現代漁業行業有濃厚興趣,愛漁民、愛漁村、愛漁業并有較強的或潛在的創新創業能力。4)要求參加者具備一定的溝通和表達能力,能夠吃苦耐勞、團結協作。
1.2招收人數
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萬人計劃“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項目招募來自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共100名學生參營。
1.3“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的組織開展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與江蘇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成立了一支由水產科技學院院長擔任總指揮、由公司總裁擔任總協調、由學校老師和企業工作人員共同組成秘書處的活動策劃工作小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活動宗旨要求,精心策劃特訓營議程。特訓營時長7d,此期間學員們深入參與了各項課程的學習,課程內容豐富多彩,主要包括當前水產行業發展形勢、水產飼料生產流程、水產前沿技術、職場禮儀、水產行業專項調查等,緊扣水產發展大趨勢,抓住水產養殖業痛點,讓參營學員學有所感、學有所得。除了技術專業課程外,還策劃安排了一系列貼近實際操作的課程、提升素養文化的課程和考察活動。通過實地考察生產基地,參與生產活動各項環節,學員對飼料生產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參與拓展訓練,提升綜合素質,提高團隊意識。參與“紅色之旅”,參觀偉人故居,領略領袖風采,升華心靈體驗。特訓營采用獨具特色的小組競賽方式開展學習,將參營學生分為6個小組,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日常表現、學習情況為自己的小組贏得加分,增加學習趣味性,提高學員學習熱情,同時還能培養學員的團隊意識,得到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
2“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成功舉辦的體會
2.1特訓營之校企合作提升了專業吸引力
我國是世界第一漁業大國,水產品總產量約占世界的35%,其中養殖產量占世界漁業養殖產量65%左右,目前水產養殖業已成為國家戰略產業。但水產養殖是較為艱苦的專業,學生潛意識中“輕農、歧農”思想較嚴重,再加上對現代水產養殖缺乏了解,一般不愿意選擇水產類專業,因而高職院校長期以來均面臨著招生難,生源層次低的困境;在讀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往往專業思想不穩定,行業熱愛度低,不少學生總想轉專業,或沉迷于網絡游戲經常曠課,缺乏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精神,缺乏職業規劃,對將來就業創業去向迷茫,總體形成了當前產業急需大量技術技能和一線高級管理人才的雙緊缺、供需嚴重失衡的局面[1]?!八a飼料與營養特訓營”招募了來自多所職業院校的100名學生,專業受益面廣,并且集訓場地直接設置在了江蘇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專家和學校骨干教師從水產業前景、水產飼料發展趨勢、現代水產養殖技術模式、水產養殖前沿技術等方面為學生作了主題講課;學生實地考察企業廠區和生產基地,生產各關鍵崗位負責人為學員講解水產動保微生態發展動態、飼料產品生產工藝以及產品品質管理,從原料采購到生產加工再到銷售服務的全套流程;教學之余企業專家、學校教師還與學生進行了熱烈而深刻的討論,回答了學生提出的關于專業、行業以及職業方面的各種問題;此外,參營學員還接受了設計獨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團隊素質拓展訓練,參觀了紀念館、故居等紅色景點。通過名師名家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講授以及近距離的溝通交流,學生逐漸認知了水產專業,了解了水產行業,認識了就業,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水產養殖的興趣和成就感,增強了學習動力和信心,同時素質拓展、紅色之旅激發了學生的潛力,磨練了意志,培訓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意識到要抓住水產行業目前的黃金時期,努力學習,扎實工作,超越自我,成就未來。
2.2特訓營之校企合作增強了行業適應能力
當前,水產類專業校內很難提供水產養殖高技術人才培養的實境條件,教學內容也較為寬泛,與企業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訓營期間,企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針對性的就業崗位,將理論、實踐、服務全方位融合,理論教學既貼近市場前沿又與工作崗位及生產一線案例結合,實踐教學貫穿全過程,讓學生真正接觸到了最實用的生產技術,獲取了更多的實踐知識和技能,也能使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并進行綜合運用。此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在于學生對于專業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還在于其職業道德素養和心理素質,只有具備了優良的職業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才能在職業生涯中不斷發展、創新[4]。特訓營期間,學生親身感受企業的工作氛圍,了解企業的發展愿景,接收企業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在職業素養和人格品質方面都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升。這些對于參營的大專二年級學生是非常好的提前感知和參與的機會,在之后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甚至畢業進入企業后,能很快適應企業的運作模式和管理體制,能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符合職業目標的實踐崗位進行有效鍛煉,大大縮短了學生綜合技能運用與企業實際崗位需求的適應期,也為更好地提升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特訓營之校企合作調動了教師與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企業的生產任務與社會需求是分不開的,學校教師在帶隊學生參與冬令營的活動中能及時掌握水產行情動態,了解一線水產養殖需求,獲得學生培養的新導向,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和提高科研能力,積極進行課程開發,設計教學方案,使教學內容和科研項目更加切合現代養殖生產企業的實際需求。此外,特訓營小組競賽的學習方式,啟發專業教師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注入式教學模式,大力創新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如案例式、專題式、研討探究式、設計實踐式等形式,培養學生探索性學習實踐的能力。特訓營期間,企業專家通過與學生的深度交流,對于當代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對部分學生的問題及顧慮,能給予針對性的關懷和引導,這些及時而有效的思想干預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專業,積極進行專業學習和實踐[5]。企業能夠接觸到所需的儲備人才進而進行培養,避免了人才培養成本和時間上的浪費,實現學生就業和企業用工的順利對接,從而從根本上解決高技能人才緊缺的問題。已有我校多位畢業學子選擇在該公司實習,畢業后留在實習單位工作。
2.4特訓營之校企合作推進了專業與產業深度對接
特訓營期間的校企合作實踐啟發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水產科技學院全面建立人才流動機制,派出年輕教師到企業掛職頂崗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同時聘請行業管理專家和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教學,打造既懂生產又懂教學的高水平聯合專家團隊。依據現實企業人才需求深度剖析崗位技能,共同設置工作任務,開發綜合性、連續性和針對性的功能模塊實踐課程群,把課堂搬到生產車間,實現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的緊密結合,豐富學生的職業崗位群知識,提高實踐技能水平,培養綜合分析能力、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等這些職業崗位能力;同時,將企業優秀文化滲透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注重學生職業態度、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培養。校企無間協作,無論對水產養殖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提高學院在國家高職院校中的知名度,還是對企業持續創造財富,都是一個“雙贏”的過程[6]。
3結語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水產養殖技術專業通過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依托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萬人計劃“水產飼料與營養特訓營”項目的契機,引領全社會多個高職院校及企業廣泛參與到校企合作的模式創新研究和實踐中來,共同推動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縱深可持續發展,著力為高職院校水產養殖專業摸索出人才培養新路徑,從而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會聰,邢軍,陳軍,等.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水產養殖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44):36-38.
[2]陶紅林.依托校企合作實施職業素質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08(23):43-44.
[3]薛正金.高職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黑龍江水產,2019(4):11-13.
[4]徐亞超.水產養殖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J].遼寧高職日報,2015,17(12):42-44.
[5]熊良偉,王權,王建國,等.高職水產養殖技術專業“校企共育”模式下教學體系創建與實踐[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35(Z1):105-106,109.
[6]朱世榮,顏相君.高職院校水產養殖專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J].黑龍江水產,2019(4):34-35.
作者:宋霖 王權 單喜雙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