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軍訓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生入學教育一直是高校育人體系中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家庭呈現“4-2-1”結構的現狀及學生成長過程中家庭地位不斷核心化的發展趨勢,新生適應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通過軍訓,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基本的軍事知識和技能,增強國防觀念,還可以學習艱苦奮斗、吃苦耐勞,愛國奉獻、勇于犧牲,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優良傳統,而且有利于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有利于學生組織性、紀律性的提高和身體素質的增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適應性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以及適應性都有著巨大的變化,高校新生入學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已經成為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很多學校把軍訓也納入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日常行為習慣培養等的重要途徑。軍訓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加強國防后備力量,提高大學生家國使命感,促進大學新生適應校園生活和新生入學教育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為了促進新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的生活和學習,幫助學生邁好大學的第一步,高校十分重視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軍訓在高校新生入學教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很多學校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有些專業性、行業性院校把軍訓與高校入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作為了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從法律角度,軍訓也是一項大學生必須接受的國防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45條規定:“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在就學期間,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從法律的角度,軍訓是法律規定大學生必須接受的一項義務,是大學生提高國防意識,提升國防技能的一項重要措施。《兵役法》第48條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和普通高中學生的軍事訓練,由教育部、國防部負責。教育部門和軍事部門設學生軍事訓練的工作機構或者配備專人,承辦學生軍事訓練工作。”按照法律規定,大學生軍訓應在專門人員的組織下,在特定的軍訓基地開展軍事基本訓練。大學新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趨于成熟的關鍵階段,而長期和平的生活環境,尤其當今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從未離開過校園環境的大學新生,普遍國防觀念淡化,缺乏家國情懷和崇軍尚武的精神,缺乏自律和堅強剛毅的品質,在新生入學教育體系中,軍訓強調的正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完善軍事訓練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軍訓可以促進大學生國防意識的提升,激發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志;于社會層面,軍事訓練可以通過大學生全方位、可持續的輻射和示范作用,帶動全社會國防意識的廣泛增強,使全體公民都樹立起居安思危、常備不懈、有備無患的國防觀念;軍訓可以培養大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和團結互助的精神,養成自律自強的優秀品質。新的歷史時期,國防的范疇從政治、軍事領域逐步擴展到信息、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等領域,我們更要圍繞強化民族憂患意識和國家安全新觀念,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完善學生軍訓,促進新生入學教育的開展。
二、軍訓中存在的問題
1.軍訓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的育人目標有待明確大學生軍訓在設計之初,沒有加入對于新生入學教育的部分,或者說軍事訓練課程,沒有因為受訓對象是新生而增加特定的教育環節和教育內容,所以客觀來講,高校最初設置軍事訓練課程時,并沒有將軍訓系統性納入新生入學教育中,對于軍訓在新生入學教育中作用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剛剛入學的大學生,對軍訓的認識很單薄。雖然軍訓涉及新生適應能力的提高問題,但是無論是教育主體,還是接受訓練的大學新生,都對此欠缺明確的認識、缺乏系統的育人目標的引導,導致軍訓獨立于其他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之外,在新生入學教育環節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軍訓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有待準確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從新生入學開始,一直延續到第一學期結束,目的是讓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從家長“包辦”的高中生活向獨立自主的大學生活過渡,而軍訓一般從新生入學后一周開始,持續兩周至一個月時間不等,軍訓結束之后開始正常上課。因此,軍訓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功能定位方面,都可以在新生教育中達到很好的效果。在軍訓環節,學校可以結合新生彼此不熟悉、生活不適應、學業不了解的現狀,強化對新生適應性及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促進學校承上啟下地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現階段的軍事訓練,由于缺少前期有效的組織和策劃,同時受傳統軍訓內容、地點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學校極易將軍訓與新生入學教育分割開來。
3.軍訓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的育人內容有待完善軍訓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新生入學教育其他模塊有較大的區別,相對獨立于新生入學教育工作。軍訓工作是以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為目標來開展的,其主體必然是軍事訓練,工作途徑是通過日常基礎的隊列訓練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新生入學教育各部分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而實際上軍訓雖然涉及新生入學教育中的相關內容,如思想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愛校榮校教育、宿舍內務要求、紀律要求、行為禮貌要求等,但缺乏對學生安全意識、自我意識、未來規劃意識的教育,與入學教育其他方面沒有形成緊密的聯系,很大程度上獨立于新生入學教育的其他內容而自成一體,使得教育效果受到了影響。另外,由于軍訓工作沒有系統地結合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來開展,而且軍訓地點不是在校園而是在軍訓基地進行,很多學生軍訓之后放棄了在軍訓中養成的良好習慣。軍訓結束后應在新生入學教育中有效地促進軍訓成果的保持和新生入學教育的開展。
三、改進措施
1.明確軍訓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的作用學校應充分利用軍訓這一育人平臺,結合新生的成長背景和性格特點,提出明確合理的育人目標,強化新生入學教育效果。軍訓教育的目標,除了利用軍訓基地特定的育人環境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還要將軍訓納入新生教育系列活動中,廣泛整合育人資源,充分利用育人時機,積極推進以了解學校、愛校和了解專業、愛專業為目標的相關活動,促進學生的思想素質全面提高,促進學生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尤其關于學校特色和軍旅生活相關的教育,可以廣泛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載體,比如,優秀教授座談、學生榜樣分享等活動,通過軍訓環境和氛圍,促進新生入學教育開展。
2.加強組織與安排,增強軍訓育人效果當新生入學教育工作處于軍訓階段時,可以通過軍訓工作的開展促進新生入學教育,軍訓結束后合理安排新生入學教育其他方面的工作,有效地進行軍訓成果的保持,最終使得新生入學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實現學生全面的成長成才和新生培養的體制化、系統化、長效化。在組織與安排方面,需要進行詳細的計劃和安排,整合學院、班級的教育資源,實現統一對接,即軍訓以自然班和自然學院為軍訓班和軍訓連隊。通過此項措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促進軍訓與新生教育工作的銜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班級、同學。可以推進校規校紀在軍訓期間的培訓,推進校園行為舉止在軍訓階段的培養,在軍訓的環境下,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養成教育。
3.促進軍訓對新生入學教育的影響隨著軍訓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軍訓工作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從單一的軍事訓練,擴展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以國防教育為主的學生教育活動。軍訓中對學生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文體活動和體育鍛煉等,都能夠極大地促進新生對大學生活的了解和認識。軍訓中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對學生進行禮儀行為規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愛校榮校教育、宿舍衛生和內務教育、紀律教育等,從宏觀整體的角度設計完整的工作思路和體系,以軍事訓練為核心和主體,輔以其他活動,確保教育效果,在軍訓前、軍訓中以及軍訓后開展系列活動,充分發揮軍訓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4.保持成果,促進軍訓成果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在軍訓特有的氛圍下,學生熱情高漲,嚴格的訓練可以提高其政治思想覺悟、組織紀律觀念,培養其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為班級建設打下良好基礎。而軍訓成果能否保持,直接影響軍訓和新生入學教育的效果,這就需要高校在加強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推進軍訓成果的保持。首先,提升學生對于軍訓工作的認識,尤其是在新生入學教育方面,要補充促進軍訓成果保持的相關內容,包括愛校愛專業教育的開展和延續,加強班級建設和相關比賽活動的開展。其次,促進對校規校紀的繼續宣傳和嚴查學生違紀行為,對于學生作息習慣進行督導和引導,比如早晨帶領學生出早操,對宿舍衛生和內務進行檢查和評比等。軍訓成果的保持需要加強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尤其是通過文化融入、載體互動以及人員互動促進軍事社團、軍訓人員融入大學新生入學教育以及日常的教育。比如,把吃苦耐勞、頑強拼搏、不怕困難的精神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中,使學生以一種更堅強的信念去面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比如,開展軍事社團如國旗護衛隊、定向越野隊等比賽,促進國防教育的豐富。除此之外,還應發揮大學生退伍士兵的作用,加強軍隊指戰員尤其是軍訓教官與學校的聯系,促進學生軍訓成果的保持和軍民共建,推進大學生國防教育工作,實現軍訓成果與校園文化的有機融合.
作者:許利民 張建 王媛 單位:北京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