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新生創新入學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當代大學新生特點
1、積極方面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是好的,他們思想積極向上,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他們有積極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他們思想活躍,喜歡新鮮事物,擁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接受事物的能力比較強;他們視野相對開闊,對事物有一定的見解;他們中大部分人有較強的獨立意識,能夠承擔自身的責任;他們比較重視自由、平等,注重公平,接受競爭,喜歡追求自身價值等等。
2、消極方面在升學的壓力下,大學生在過去的生活中只有學習一項任務,生活自理能力相對很差;由于他們大都是獨生子女,在人際交往中很難為別人著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際交往問題;集體主義意識相對淡薄,團隊合作意識相對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強,學習動力不足,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也是大學生比較顯著的特征,光明日報一項對274名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調查研究報告顯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為前途壓力、人際關系壓力、適應壓力、學習與個人能力壓力。
(二)當代大學新生入學后主要問題
大學新生學習適應狀況令人擔憂,新生感覺失調發生率達65—70%,其中第一位的是學習適應障礙。
1、學習上不適應學習不適應,主要是指學生學習心理、行為與客觀學習環境不能很好協調矛盾引起的不適應。應試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普遍存在一種上了大學就不用學習的心態。需要能產生動機,走進大學相當一部分人沒有了繼續學習的內在需要,因而學習動機不強。“騰訊一麥可思2010級大學新生月度跟蹤調查結果顯示,61%的本科新生認為入學后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學習問題,在學習問題中排在首位的是”缺乏學習動力”。
2、生活上不適應生活的不適應主要是指學生面對新的生活環境,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達到自身與環境的協調。長期的以學習為中心的單一模式生活,使得大部分新生很難料理好自己的生活。比如新生報到跟來十幾位家長,每周把臟衣服寄回家,每月上旬生活費就用光,不能很好的融入寢室、班集體,經常性地丟三落四等等。
3、人際交往上不適應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交往與相互作用形成的直接交往關系,包括認知、情感、行為等因素。大學的同學們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風俗習慣、生活習慣等都不盡相同,較之中學階段發生了很多變化,這些變化讓很多新生感到了人際交往障礙,造成了一些學生不善于交際,自尊心又強,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引發一些情緒和心理問題。
4、心理上不適應步入大學的新生經常會面對兩個落差:一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一是自我認識的落差。他們被灌輸了大學就是人間天堂的概念,可是當他們發現大學根本沒有想象中的美好時,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還有一些同學在高中備受老師和同學關注,是眾人的“寵兒”,可是到了大學,高手如林,失去關注的他們產生很強的不平衡心理,久而久之,負面情緒越來越多,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
二、創新入學教育的主要內容
入學教育以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為核心,做好入學教育必須根據時代特征和大學新生的特點,完善和更新教育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地解決新生的適應問題,幫助新生順利渡過人生的重要轉折期,為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生存和適應教育
2014年8月,女大學生失聯、遇害的事件接連發生:8月9日,20歲的女大學生高渝在重慶“搭錯車”不幸遇害;8月21日,22歲的女大學生小金在濟南被黑車司機綁架、囚禁4天,并慘遭毆打、性虐;8月28日凌晨,江蘇吳江19歲女大學生高秋曦失聯半個月后確認遭搶劫被殺害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不排除有一些社會因素,但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薄弱是重要原因。加強新生生存教育也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
(1)生存教育應該包括:
①責任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激發學生的擔當意識,沒有責任感的人很難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責任教育就是要提高學生對責任的認識水平,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的責任觀念,使學生勇于擔當,善于盡職盡責。
②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包括人身安全、出行安全、交友安全等等。在入學教育中通過安全知識講座,防火、防盜、防震等安全演習,分發安全教育手冊等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提高防范意識。
③生命教育。近年來大學生遇到小挫折就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甚至自殺、他殺的事件時有發生,反映了大學生生命意識淡薄,缺乏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我們應該在第一時間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學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新生適應教育,就是指根據學習、環境的變化,對新生進行自我、環境等接續教育,使其順利過渡到新的環境中來開展學習和生活的教育活動。包括:
①環境適應教育。新生入校首先面對的是新的環境,入學教育應該幫助新生在短時間內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即將面對的環境,引導新生盡早地從父母呵護備至的生活環境中解脫出來,為開始新的生活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②學習適應教育。入學教育應該幫助學生了解大學的學分制、選課管理制度等,讓學生依據相應的制度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與方法,培養學習的主動意識。
③人際交往適應教育。在大學新生適應教育中,將人際關系適應教育擺在了重要位置,這對新生的人際適應和交往己起到了促進作用。入學教育應引導學生包容、信任、尊重、理解和悅納他人,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積極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二)道德和心理素質教育
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是人的立身之本。道德作為一種社會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并不是孤立存在和發生變化的。因此在全社會營造一種講道德的濃厚氛圍,對于公民道德建設的健康發展很有必要。入學教育中應加入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教育應該包括:
①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生中及時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通過形式豐富的活動如開展專家講座、影片展播、學術交流與研討、征文比賽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公民。
②誠實守信教育。在新生中開展誠信教育,引導新生樹立誠信意識,避免出現考試作弊、拖欠貸款等現象,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誠實守信習慣,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礎。
③法制校規教育。學生只有明確學校的相關規定,才能做到自覺遵守,因此應該在新生中普及法制教育和校規校紀教育。可以通過宣講相關法律知識、學習《學生手冊》、講解相關案例,讓學生懂法、知法、守法。
(2)心理素質教育應該包括:
①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檔案。可以通過心理測量開展心理普查、通過個別訪談發現心理問題,通過開展活動深入觀察等方式,建立新生心理檔案,為進一步開展幫扶做好準備。
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學博大精深,不是一次活動就能明了的,需要在新生中長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采取多種形式做到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心理學的魅力,化解自己對心理問題的誤解和恐懼,能夠運用心理學知識調解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并敢于向專業教師咨詢。
(三)專業和職業規劃教育
當前部分學生出現學習動力不足、主動性差等學習不適應問題,與學生對專業認識不清有很大關系。在新生中開展專業和職業規劃教育就是要深化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引發學生對專業和未來的思考,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專業和職業規劃教育包括:
①學習養成教育。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高中的被動式為大學的主動式,積極調整自己,根據大學的課程制定一套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②專業培養方案教育。新生入學后,通過專題講座、學長交流、專家指導等方式,講解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與學生共同探討本專業的學習方式。
③初步的職業規劃教育。通過講解本專業未來的職業走勢讓學生明了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幫助學生對自己進行合理分析;在了解專業和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初步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為學習設定目標和方向。
作者:王雅君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