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科新生入學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大學新生創新意識現狀和心理需要特征
大學生創新意識是指學生對從事獨特、新穎且有一定意義的活動的一種自覺的心理狀態。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最主要表現為不滿足于課堂所學、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創造意識。這種意識,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和支撐。這種意識之于大學新生,是隱性而萌動的存在。當代大學新生在進入大學校門以前,接受的多是應試型教育,學習的目的就是“考試取得好成績”、“升入滿意的大學”,壓抑了自身好奇心和創造力的發展。進入大學后,面對著廣闊的大學時空,生活遭受全新境遇,很多新生對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存在誤解,加之自我約束能力及辨別力不強,極易在光怪陸離的大學中迷失。同時,大學新生在心理上有著強烈的發展與自我實現需要,潛意識中有著比一般社會同齡更高的社會期望和自我期望以證明過往奮斗的價值。總之一句話描述大學新生的特點,就是:學習的慣性猶在,學習的方向與方式則易搖擺。
2.新生入學教育階段是創新意識培養的關鍵期
從上述大學新生的創新意識現狀和心理需要特征梳理中可以看出,對于這樣一群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強的青年群體,如果我們從大學新生入學教育階段伊始就能主動貼合新生剛入學時的思想心理特征及需求,對大學新生心理中積極的一面予以鼓勵引導,對消極的一面積極疏導,無疑把握住了新生創新意識培養的關鍵期,會對大學新生的創新意識培養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生入學教育方案內容方面應精心設計保證入學教育有料有營養,通過有利于創新意識培養的氛圍的營造,為學生打開一扇門,展現新生“心目中的大學”,為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有利的外部誘因,讓學生獲得積極的創新體驗,逐步引導學生將對創新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創新行為的持久的內部動力,這樣才能更為符合學生“胃口”,填補教育“真空”,引導學生迅速確立學院認同、專業認同,進而開啟大學四年的求學之路。
3.新生入學教育活動設計的原則
3.1與新生心理實際相結合,與專業發展相結合
項目設計應把握學生成長成才規律,貼合新生入學時心理思想特征實際,緊緊抓住新生人心向學的特點而展開。只有主動迎合學生發展需求,才能得到學生的充分肯定和主動參與。
3.2活動開展重在營造創新氛圍,學生參與方式重在感知
利用“首因效應”原理,從學生主體感知出發,強調第一印象,重在創新氛圍的營造,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萌生創新意識,為以后的創新能力培養打好基礎。3.3充分發揮朋輩教育作用,充分發揮主要團學組織力量除卻傳統的課堂教育,當代大學校園團學組織等社團的興盛為搭建開拓第二課堂實踐平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以學生專業學習為依托的精品團學課外活動為學生科技創新培養營造了巨大空間。這些主要團學組織與學生有著天然的親近優勢,“傳、幫、帶”效應明顯。
對于工科學生而言,創新意識的培養則重在科技創新意識的培養,科技創新意識的激發有助于專業興趣的培養,這與工科專業特點密不可分。入學教育活動開展中,應精心設計、充分整合,從感知、體察、等幾個維度上為工科新生科技創新意識的培養創造條件。
4.1感知維度:意識激發
(1)優秀師兄師姐談
優秀師兄師姐談活動旨在通過優秀師兄師姐現身說法和新生進行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經驗分享,加強新老生的互動交流,形成老生對新生的“傳、幫、帶”。師兄師姐們從自身歷程談起,對新生更有觸動意義,促使新生更早了解大學學習生活的關鍵,樹立心中標桿,盡早做好全面規劃。
(2)科技創新團隊先進事跡報告會
先進事跡報告會一般主要由科技創新團隊介紹項目經驗和獲獎經歷,為學生提供“科技創新團隊作戰”成功的范本,使同學們更了解學術科技團隊從組隊到運行的過程,更加了解與識別機會與資源,促使其早日規劃創新路線。
(3)創新實踐大講堂
創新實踐大講堂在此泛指邀請大學生涯規劃專家、學術領頭人、通識教育專家、企業資深HR等嘉賓為學生開辦的講座的統稱。此類講座有助于學生開拓視野,使同學們進一步被人格魅力所感召,體會“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深刻內涵,引發自我增值的想法和決心。
4.2體察維度:文化感受
(1)科技創新作品展
學校應將高年級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的獲獎作品及科技協會會員平時制作的優秀科技作品進行展出,引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參觀學生學術科技作品,促使新生切身感受科技創新的氛圍,領略創新創造的魅力,激發他們對學術科技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專業學習的信心,對大學未來生活確立基本感知,驚奇之余更引發思考。
(2)科技企業文化游
企業參觀是學生近距離接觸企業了解企業實際需求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清晰定位,為將來擇業就業奠定基礎。參觀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對相關公司的發展歷程、行業狀況、公司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對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技術人才培養等問題形成基本認識,掃除對于專業前景的迷茫,進一步明確對今后專業課程的學習方向。
作者:呂新銘 單位:廣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