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專業新生專業認知入學教育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職業院校對護理專業新生專業認知方面的入學教育現狀。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2018級和2019級各兩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內容包括入學教育形式、入學教育時間、專業教育內容和教育效果評估。結果:學生對專業認知方面入學教育的總體滿意度不高為4.01±0.086,專業認知教育內容滿意度最高為4.09±0.81,專業認知教育形式滿意度最低為3.65±0.67,專業認知教育時間滿意度為4.06±0.72,專業認知教育效果評估滿意度為3.68±0.78。結論:職業院校應強化護理專業新生專業認知方面入學教育,建立系統、規范、持續的入學教育體系。
【關鍵詞】護理專業;專業認知;入學教育
專業認知作為專業態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對護理專業設定的目的、意義及作用的看法,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信念,具有的護理學科知識等[1],專業認知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一個專業社會化的過程[2],在護理專業新生中開展專業認知方面的入學教育能夠堅定學生專業信念、培養專業情感及啟蒙專業思想[3]。職業院校對新生的入學教育主要側重于人文教育,專業認知教育開展較少[4~5]。本研究擬通過問卷調查,分析職業院校對護理專業新生進行專業認知入學教育的現狀,以期為提高護理專業新生的專業認知水平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法從2019級護理專業新生中和2018級護理專業學生中各抽取兩個班作為研究對象,采取知情同意和自愿參加的原則進行問卷調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采用自研的《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知入學教育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級、入學形式(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單獨招生);第二部分是護理專業學生對專業認知入學教育的滿意度,共有四個維度,分別是入學教育形式、入學教育時間、專業教育內容和教育效果評估。滿意度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很滿意為5分,滿意為4分,一般為3分,不滿意2分,很不滿意為1分。正式問卷調查前對30名學生進行預調查,計算問卷科朗巴赫系數為0.837,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資料收集。對4個班的班長進行研究計劃、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調查培訓,統一指導語,統一發放問卷后,統一回收。調查前向被調查者解釋調查目的和本研究的意義。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45份,回收139份,回收率100%,剔除無效問卷6份,有效問卷139份,問卷有效率95.8%。
(三)數據分析。運用SPSS18.0建立數據庫,對統計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進行統計描述,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和標準差進行統計分析,兩組間數據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結果
(一)專業認知入學教育總體滿意度。經方差齊性檢驗后對不同群體學生對專業認知入學教育滿意度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級、入學方式學生對專業認知入學教育滿意度無統計學差異,學生對專業認知方面入學教育的總體滿意度為4.01±0.086。
(二)專業認知入學教育各維度滿意度。經統計分析,各年級、性別、入學方式對各維度的滿意度無統計學差異,專業認知教育形式滿意度最低3.65±0.67,不同教育形式中,學生對教師進班級進行現場宣傳滿意度最高4.13±0.73;專業認知教育時間滿意度4.06±0.72,在入學時進行入學教育的滿意度為4.15±0.72,要高于收到錄取通知書和軍訓時開展入學教育;專業認知教育內容滿意度4.09±0.81,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滿意度最高4.14±0.84,對實訓條件的滿意度最低3.91±0.88;專業認知教育效果評估滿意度3.68±0.78,對教育效果的反饋途徑滿意度最低3.62±0.95。在創新入學教育形式方面,學生對增加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滿意度4.06±0.77,對在入學教育時增加心肺復蘇等實踐項目滿意度最高,達到了4.51±0.76。
四、討論
(一)學生對護理專業認知不足。不同性別、年級、入學方式的學生對專業認知入學教育的滿意度無差異,并且滿意度都不高,說明學生對入學教育的效果抱有更高期望,但實際效果差強人意。與大一學生相比,大二入學教育滿意度稍高,這與大二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更能理解新生入學時開展專業方面入學教育活動的意義有關。不同入學方式的學生對專業認知滿意度也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即使是參加過技能考核的春季高考學生對專業也了解不夠。
(二)入學教育形式應體現護理專業的專業性。各高校開展的入學教育聚焦于職業規劃教育和人文教育,入學教育中涉及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專業能力方面的教育較少。與座談、參觀、網絡等形式相比,學生對教育形式更傾向于由專業教師進入課堂進行現場宣教的形式,更能給學生帶來親近感、引導和榜樣作用。在進行專業認知教育時應凸顯主題、加入專業的學習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動手實際操作的環節,可以采用游戲互動方式,以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所學專業,比如在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時通過學習心肺復蘇這樣的實踐項目,將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專業精神。
(三)專業認知教育需持續進行。有人認為教育時間應當放在錄取通知書發放時,但是實際調查發現學生的滿意度并沒有很高,這與學生還未進入校園,并沒有體會到學習的氣氛和面臨迷茫的情緒,因此還沒有迫切的需求。學生更希望在進入校園時就能提供專業方面的培訓和教育,這時學生更希望這種教育是持續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好能夠跨越軍訓,以便能夠在開始課程后也能得到幫助。
(四)專業認知教育內容不夠全面。專業認知入學教育內容方面,學生普遍認為教學模式和實訓條件的教育缺乏,學生迫切想要知道大學的教學模式與高中的教學模式有什么不同,因為開學后短期內要進行軍訓、資料收集等方面的入學教育,學校較少拿出時間來組織學生參觀實訓場所,這就更加增加了學生對專業理解的隔閡,不利于學生從入校起就培養專業態度和專業知識,也不利于學生做好個人發展規劃。
(五)缺乏入學教育效果評估和反饋途徑。大部分高校在進行完入學教育后就不再對入學教育效果進行評估,比如對學生在專業認知方面掌握情況進行調研,部分高校即使進行問卷調查也很少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因此高校缺乏對入學教育效果評價更有效的工具,無法更深入地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而學生在面臨新的疑問時,也喪失了有效的途徑進行咨詢和解答。
五、結語
職業院校應當加強護理專業新生專業認知方面入學教育,尤其在入學教育形式和入學教育效果評價方面,通過建立系統、規范、持續的入學教育體系,更加注重專業態度和專業能力的教育,促進學生更快更好融入大學生活。
【參考文獻】
[1]吳雅文,姜安麗,李樹貞.對護士職業態度和測量意義的理論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19(2):71~72
[2]董超群,陳先華,任海蓉,邢文.護理本科生專業認知研究進展[J].醫學與社會,2008,1:58~59
[3]馬俊紅.醫學生專業認知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4):487~490
[4]李海勝,趙淑梅,郭瓊瓊.高等職業教育中專業認知教育的現狀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15):150~151
[5]趙超前.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6
作者:柳佳良 賈麗娜 祝憲庭 單位:銅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