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內涵與方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文素養培養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英語課程教學因受眾的廣泛性和學習的持續性在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內涵與方法進行探討,以期為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提供幫助。
關鍵詞:英語課程;人文素養;內涵;方法
一、引言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各高等學校要充分認識和踐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這是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英語是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必修課。英語課堂既是學生學習運用英語的載體,也是教師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陣地。大學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積極踐行人文素養培養。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牢固樹立四種觀念。
(一)全局觀念
英語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全局意識。大學生素養的提高不是只通過馬列課、團課等課程來進行的,它應該貫穿于大學期間所有的課程,當然包括英語課程;也不單是通過輔導員、班主任等來實施的,所有教師都要參與其中。英語教師,作為外國語言與文化的傳播者,更要重視人文素養培養。
(二)全程觀念
人文素養培養應滲透到整個英語教學全程。英語教師不是在某一時刻對學生進行某一方面的人文素養教育,而應該在英語教學中全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映射觀念
英語教師要善于從教學內容和過程中發現、引導、提煉出人文素養的要素,從只講詞匯、知識點、練習題的藩籬中跳出來,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
(四)養成觀念
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人文素養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素養的提高也是一個漸進的、艱難的任務與過程。教師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從細微處著手,不厭其煩地指導學生,不斷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
二、人文素質的內涵
筆者認為,一個人的人文素養指的是知識、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構成的個人內在品質。人文素養的培養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包含諸多方面的內容,這里撇開個人所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側重于從情感與意志方面來看,可以將其細化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國情愫培養
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教師要解讀挖掘文章中的愛國情愫,增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度。同時,在幫助學生了解西方語言文化的同時,更要學會欣賞、傳承中國文化。
(二)團隊精神培養
團隊精神是人文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錄用人員的重要參考指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興趣小組、情景劇表演、英語俱樂部活動等,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也可以選用電影、文章等解讀體驗其中的團隊精神。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SavingPri⁃vateRyan)中,登陸諾曼底時,米勒率領一支小分隊深入敵后去尋找詹姆斯•瑞恩的故事,就表現出戰友間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責任感。
(三)情商培養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品格認知缺失等問題比較突出,情商培養也成為教學關注的重點。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教育必須圍繞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四大支柱來進行改革。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大力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品質,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三個部分: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對文化差異的寬容性、處理跨文化差異的靈活性(葛艷麗,2009)。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僅表現在其英語技能的掌握上,還表現在對英語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解讀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自身對西方文化了解較多的優勢,多向學生介紹文化與習俗方面的差異。在課前準備好文化片段或文化包,在課中引導學生理解文化信息,在課后推薦相關文學作品,使學生的認識從表層語言現象到深層人文精神發展,進而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文修養(王立群,2008)。另外,英語教師要多介紹中西不同的禮儀文化和習俗等,從細節入手,培養學生在舉手投足中體現出來人文素養。
(五)人道精神培養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新時代高素質的公民。人道精神是對人的關切,對命運和心靈的關切。因此,也要注重培養學生扶弱助殘、無私援助等人道精神。
(六)歷史地理知識培養
英語教師不僅要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也要了解英、美等國家的歷史,在語言學習時給學生以適當的介紹。在國際交流和貿易中,歷史地理知識的掌握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譬如,法國的一大型企業招聘時,很多大學生因不能在地圖中指出哪一個圖形是法國而在面試時被淘汰。(七)美學鑒賞能力培養在學習西方經典文學作品時,教師應注重挖掘其中的語言美、音韻美、意境美等。如英美詩歌中的意象、韻律,歐美的建筑風格、繪畫藝術等。同時,在譯介中國文化、景點建筑特色時,也要重視美學鑒賞能力培養。
三、途徑與方法
(一)校園文化的影響
各高等學校要充分重視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工作,增強師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師生全員參與,創設以人為本的、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構建濃厚的校園文化符號與特征,營造教師與學生個人發展的有利環境,提升整個學校的人文素養水平。
(二)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滲透
英語教師要牢固樹立全程服務、長期服務于人文素養培養的理念,利用大學英語教材中感人的故事和個人成長經歷,主動剖析素材中的人文素養成分,升華其人文素養的內涵,給學生以榜樣的示范引領。
(三)第二課堂活動的拓展
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是進行人文素養教育的理想載體,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與手段。如英語角,英語俱樂部,英語朗讀、演講等各種比賽,線下自主英語學習等,這些活動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全面培養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和人文素養。
(四)社團活動的引導
各高校要組建多個不同的英語社團,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在社團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個人榮譽感、集體榮譽感等。
四、結語
英語課程教學不僅要傳授英語語言技能,更要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英語課堂是學生情感培育與人格完善的重要載體,是傳承中外優秀文化、抵制思想文化糟粕的重要思想陣地。英語教師要高度重視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時刻牢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積極投身到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艱巨任務中去。
參考文獻:
[1]葛艷麗.外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3).
[2]王立群.試論大學英語精品課程的人文素質教育功能[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3]康大偉.英語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人文素養培養探析[J].河南農業,2010(2).
作者:康大偉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