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各類課程是以“人”為出發點,以“人力資源開發”為目的,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的課程。因此,把“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理念融入以“人”為研究對象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深入挖掘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各門專業課的思政元素,對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的途徑進行了研究和實踐。
關鍵詞: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課程思政;應用研究
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各門課程是以“人”為出發點,以“人力資源開發”為目的,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的課程。因此,把“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理念融入以“人”為研究對象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深入挖掘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各門專業課的思政元素,對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的途徑進行了研究和實踐。
1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思想現狀
1.1.1目標不清晰或者沒有目標通過對本專業學生問卷調查,得出的結論是,2%的學生有清晰的目標,45%的學生沒有清晰的目標,“走一步說一步”,40%的人沒有目標,“跟著感覺走”,13%的學生是在“混日子”,“不掛科萬歲”。沒有目標就是其努力進取成才的最大障礙!1.1.2定位不準確好高騖遠通過調研得知,一大部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高職生定位較高。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工作就像影視作品中一樣光鮮亮麗,不愿意從事較為基礎性的工作。目標是加入規模較大的企業,不愿意加入微小企業。不能正確認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崗位群和專業群。狹隘地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只能從事六大模塊的工作!1.1.3情商較低抗挫能力較弱抗挫能力較差,總是抱怨,不懂得適應環境,利用環境和改變環境,一味地放大社會陰暗面,悲觀失望。“手機控”,“游戲族”等很多,自我管理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差。
1.2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對學生素質的要求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精神層面上有使命感、敬業精神、獻身精神;在認知層面上要有寬闊的胸懷、全球化視野和結構化思維能力;在行為層面上要有實事求是、自我管理、自我批評等能力。因此,高職教育的“夠用實用”以不能夠滿足當前社會人才戰略,尤其是以“人力資源開發”為目的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對人才培養的素質要求有了新的變化,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落實“三全育人”,尤為重要。
2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途徑
貫徹落實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核心工作,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堅持“課程思政”和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的特點無縫結合,融為一體。本專業教師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探究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
2.1教師團隊建設
要使課程思政渠道通暢,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師團隊建設,至關重要。不僅教師團隊的專業水平要提升,而且課程團隊育德意識需要加強,育德能力需要提升,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個個都是心理按摩師”。2.1.1通過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當前時局精神,深處剖析自己,樹立“人人參與、個個擔當”的德育意識。2.1.2對專業教師進行“課程思政”專題培訓,提高有效育人能力。2.1.3通過“導師制”的“老幫青傳幫帶”方式,在教學的每個環節“處處滲透”,促進“老教師樹表率青年教師奔骨干”的課程思政氛圍。
2.2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作用
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的奇異瑰寶,給中國人自信和力量。人力資源管理雖是舶來品,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才思想甚至早于西方。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政要素都可以無縫對接地運用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中。主張中國情境下的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理念的滲透和構建,在介紹西方先進的管理經驗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守初心擔使命”。
2.3基于“課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教學設計
根據課程的不同,從總體教學目標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思政思想;梳理高職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緊扣人力資源管理的“選人、用人、育人、激人、留人”幾個模塊,進行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應用;考核環節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多角度全方位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全方位育人。
3高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應用研究——以《人員招聘與任用》為例
《人員招聘與任用》是我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課程通過廣泛的社會和行業需求的調研,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規范的要求,精心篩選設計人員招聘與任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3.1制定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表,具體安排見下表:
3.2課程思政具體實施
以《人員招聘與任用》的第五模塊人員測評為例,談談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3.2.1課前5min——每課一談。每節課由一名學生進行5min的擇業觀敘述,比如我最喜愛的工作,或者選取古人面試趣談等等。這個環節需要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點來實事求是地有操作性的擇業。通過這個環節培養學生的積極健康的就業心態,不高估自己也不貶低自己。積極就業不做啃老族。同時也不不過分盲目追求個性發展等等正確的擇業觀。3.2.2在課堂實施環節中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學。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有優秀的人才測評思想,比如諸葛亮的知人七法: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諸葛亮從語言和行為兩個方面去了解人,是一種很實用的知人方法。教師通過講解這些思想,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愛國思想,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好的言行。3.2.3恰當運用經典的測評工具。運用測評軟件,利用這些信度和效度都很高的經典測評工具測出每位學生的人格特質、動機、個人品質、職業興趣等等,讓學生全方位的認識自己。教師在此環節要理性分析當前就業形勢,幫助學生精準定位,形成正確的擇業觀。3.2.4利用勝任素質模型。講解勝任力模型知識,帶領學生實際構建勝任力模型,讓學生挖掘自己潛在的素質,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
3.3考核的思政教學實施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就是三全育人”。因此,《人員招聘與任用》課程,既要考核學生的招聘與任用技能還要考核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3.3.1全程參與全程育人考核不只在期末,而大比重放在平時,包括考勤、課堂參與、課前預習、課后作業、課前5min活動五個部分。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擔當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實現全程育人的目的。3.3.2精心設計精心考核我們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期末考核的方式。我們采用聘請企業導師全真面試的方式考核。鍛煉學生的傾聽能力和口頭溝通能力,以及正確的擇業觀。
3.4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實訓
校內校外實訓同時進行。組織活動鼓勵學生走出學校,體驗社會,理論聯系實際,在社會實踐中做人做事,培養責任感,擔當心,競爭力。
4結語
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觀,不是流于形式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強加于專業課程中,而是從課程中解凍思政元素,獲取思政渠道,如何將高職思想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是一大難點和重點,是需要一個漫長堅持探索的過程?;ヂ摼W迅猛發展,信息化教學已成為常態。用移動新技術重新打造思政課,重新打造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思政,都將是高職教學改革的一個必然趨勢,也是“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必然要求。人員招聘與任用課程改革,致力于研究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如何在這種模式中把發掘出來的思政元素,合理應用,確實是一大難題,也很重要。我們繼續研究中。
參考文獻
[1]王慧博.《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企業文化與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4):176-177.
[2]肖薔.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86-87.
[3]陳紅.文化思政引領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J].煤炭高等教育,2018(6):22-26.
作者:馮榮珍 單位:河北政法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