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機械設計制造人才培養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改革背景分析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我國的機械制造業有了迅猛的發展,它支撐著這個國家的工業和國家經濟的發展。在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機械行業呈現穩步上升的發展趨勢于機械行業的發展越來越趨向于高度自動化、高標準質量、現代信息管理技術等方向發展,需要具有專業素質高的應用性、創新型人才。通過調查分析,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仍然停留在以前的傳統模式,人才培養方案不健全、不完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等沒有形成系統,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后,同時對學生缺乏創興能力的培養,不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這些都阻礙了對機械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使得大學生畢業后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這些都對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建立適應社會發展的機械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
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更需要在此基礎上具備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通過對專業教學改革背景的分析,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
(1)人才培養規格的定位
對機械設計的基礎理論進行系統地學習,同時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和微電技術,接受現代機械工程師的訓練并具備各種專業基本技能,培養應用型人才。
(2)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人才培養的核心是人才整體素質的培養,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社會實踐能力,能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市場經濟的特點是競爭,專業技術人才要有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這樣才能適應我國新世紀對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
(1)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
為了更好地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專業人才的素質,轉變更新教育觀念,既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又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意識,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對人才培養的專業方向和規格有明確的指導,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以達到整體教學計劃的最優化。建立科學的現代課程體系,注重課程之間的聯系,專業課程和非專業課程有機結合。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術基礎技能培訓的專業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獲得各種基礎能力的培養。非專業課程包括專業的選修課和學校的公共課,這些課程從橫向對學生的知識進行補充,對學生的政治思想、人文素質適應社會的能力等各方面進行培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優勢,有選擇的進行學習。
(2)加強對專業人才培養的環境與條件的建設
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基礎,不斷加強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完善教學條件。學校通過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通過與科研平臺的緊密結合,積極調動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拓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學校多組織一些科技設計大賽和科技宣傳活動,既能讓學生感受到科技創新和工程文化的氛圍,也能讓更多的學生又鍛煉和展示實踐的機會。對學生的評價機制采取多樣化方式,不僅考核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注重對綜合能力的考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注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教學是機械設計專業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學生把理論進行應用的關鍵環節,在加深理論感性認識的同時,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所以應該加強實踐教學和實踐條件的建設,不僅僅要在實驗室進行學習,還要把課堂搬到工廠,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獨立的去完成實驗項目。同時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四、結束語
通過對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綜合能力強的創新性、應用型的人才,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
作者:彭濤 單位:江漢大學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