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創意發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新時期的不斷深入,我國精神文明社會的建設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基層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作為文化藝術傳播的主要平臺與途徑,在精神文明社會的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因此,就要緊跟時展,注重群文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從而豐富基層群眾的生活娛樂方式,促使更多的大眾積極踴躍參與,傳遞更多的正能量與價值觀,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
關鍵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創意發展
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為脫離群眾需求、資源內容局限、活動形式單一,嚴重阻礙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普及。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就要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詳細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源自于基層群眾內部,并且服務于廣大群眾的一種文化藝術活動。其不僅能夠滿足廣大群眾對于文化藝術的精神需求,還豐富了群眾的生活娛樂方式,為其生活增添了更多情趣與魅力。因此,實現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其價值主要表現在:第一,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對于文化藝術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傳統的群文活動內容、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基層群眾的實際需求。因此,就要進行科學策劃與創意發展,進行內容與方式的豐富與創新,才能滿足基層群眾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調動更多的群眾走出家門,敢于踴躍表演與展示自我,豐富大眾的生活方式[1]。第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還是文化藝術的有效傳遞平臺。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的建設背景下,只有將文化藝術普及到基層群眾中,深入到每一位群眾的心中,調動其主動踴躍參與,才能將基層群眾的文化精神面貌,展示給全社會、全世界。同時,也能夠讓基層群眾學習到更多的文化藝術,加快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并且通過策劃與創意發展,還能夠搭建更多的平臺,提供更多的渠道,豐富內容資源,組織更多的群體踴躍參與,形成良好的氛圍,傳遞更多的正能量與價值觀。基層群眾也能夠更好地放松身心,提高學習、工作與生活效率。
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創意發展問題
(一)脫離群眾需求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僅能夠滿足基層群眾對于文化藝術的精神需求,而且能夠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因此,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都要始終圍繞著基層群眾開展,真正地做到取之于民,服務于民,才能贏得廣大群眾的青睞與追捧。然而,現階段卻存在著脫離群眾需求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中,大多都是由專業的藝術文化工作者完成,與基層群眾的互動交流較少。不僅導致基層群眾對于工作的重視不足,認知片面,而且導致基層群眾的參與熱情低下,整個策劃與創意發展工作流于形式與表面,無法產生輻射與吸引力[2]。第二,很多文藝工作者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中,過于注重新穎元素的注入,忽視了當地群眾的生活生產需求,以及當地的風俗、人文、歷史等背景。因此,雖然實現了完善與創新,但是,與基層群眾的需求相脫節,很難調動基層群眾的積極性,主動踴躍參與到群文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中。
(二)資源內容局限
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活動資源與內容,是廣大群眾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然而,現階段還存在著資源內容局限的問題,導致基層群眾的參與熱情低下,主要表現在:第一,文藝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不足,比如,工作經驗缺失,工作技能低下,缺乏當地實際情況的調研分析,無法將群眾需求與活動策劃緊密結合,無法將線上活動資源與線下活動內容緊密結合,無法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導致整個活動的資源內容局限,很難吸引廣大群眾的眼球[3]。第二,每一個地區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可以豐富群文活動的資源與內容。然而,很多文藝工作者,雖然將當地的歷史文化等資源,融入策劃與創意發展中;但是,缺乏創新與優化,與其他行業相互融合,比如,商業活動、旅游業等等,導致資源內容片面,百姓追捧力度較低。
(三)活動形式單一
活動形式單一,也是現階段群文活動策劃與創意發展的問題之一,主要表現在:第一,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很多行業與領域都實現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其效果非常顯著。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卻缺乏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導致活動形式單一,無法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實現藝術文化知識的傳遞,為基層群眾的生活增添樂趣[4]。第二,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在策劃與創意發展中,缺乏對當地實際情況的調研分析,導致活動主題不夠明確,活動機制不夠完善,傳播渠道單一,影響范圍較窄。不僅無法實現基層群眾風貌的展示,還無法滿足基層群眾的學習生活需求,缺少個性化、多元化、上門服務的方式。
三、解決策略分析
(一)基于群眾需求
前文中提出,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源自于基層群眾,且服務于廣大群眾。因此,在活動策劃與創意發展中,就要基于群眾的實際需求,保障實際工作的高效性。首先,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當地,做好調研分析。包括當地的人文風俗、地域特色、歷史經濟、特色文化等,必須做到因地制宜,展開策劃與創意發展。此外,還要結合基層群眾的生活生產情況,促使整個群文活動更加新穎、多元、豐富,充分吸引大眾眼球,調動其積極性[5]。其次,加大宣傳引導,轉變基層群眾的思想觀念,引起其重視與認知,促使其主動參與群文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傳統文化、民間故事、風俗習慣等,都是千百年來人們在生活生產實踐中積淀形成的,并且一代代傳承下來,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信仰以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活動策劃與創意發展中,就必須先進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宣傳引導,促使廣大群眾積極踴躍參與。然后,將自身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融入策劃與創意中。這樣不僅為基層群眾提供了表現自我的平臺,還滿足了大眾的實際需求,促進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有序開展。最后,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在新元素的融入中,還要敢于深入鉆研,將優秀的、經典的內容融入其中,將陳舊的、消極的內容摒棄,才能滿足基層群眾的多元化需求,提高活動策劃與創意效率。
(二)豐富資源內容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資源與內容,將直接影響著活動的效率與質量。因此,在策劃與創意發展中,還要不斷豐富資源內容,并且實現合理配置,才能創辦多元、高效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首先,前期的考察分析,是文化館文藝工作者開展活動策劃與創意發展不可或缺的步驟。且需要文藝工作者樹立先進的活動理念,豐富自身的工作經驗,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善于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展開調研分析,了解更多的優質資源與內容,展開活動策劃與創意發展。且要調動基層群眾中,具有高層次文化涵養的人踴躍參與,逐漸豐富活動資源與內容。比如,攝影、書畫、音樂、舞蹈、武術等等,滿足不同群眾的實際需求。其次,深入挖掘當地的特色文化,包括非遺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等,然后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相結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充分利用,提高群文活動的影響力,吸引更多基層群眾的眼球。最后,加大社會資源的調動,組織多元的文化藝術活動。在群文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中,可以與當地的福利機構、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加強合作,也可以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與內容的豐富。比如,比賽競賽活動、節日表演活動、文化旅游活動等,加大文化藝術的傳播與感染力度,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精神需求。
(三)創新活動形式
單一、片面的活動形式,很難吸引大眾眼球,調動大眾積極性。因此,還需要不斷創新活動形式,組織多元、新穎、個性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首先,基層文化館,可以主動尋求商業合作,實現強強合作與共贏,取得更多的社會與經濟效益。比如,由企業資助場地、技術、財力,由文化館在商演時進行宣傳,這樣不僅可以調動更多基層群眾的參與熱情,還可以豐富活動形式,促使群文活動獲得穩健持續發展。其次,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線上與線下活動的緊密結合,創新活動形式。比如,借助直播軟件,進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現場直播,并與其他觀眾進行及時互動。這樣不僅提高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感染力,還能夠調動廣大基層群眾的積極性。也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促使文藝工作者與基層群眾進行互動,促使活動表演者與觀眾進行互動。這樣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學習到知識內容,并且主動踴躍參與,豐富活動形式。此外,還可以通過文化館網絡平臺的搭建,社交群的建立,突破時空限制,加強群眾、文藝工作者、觀眾之間的互動交流。比如,定期交流心得、分享經驗、傳遞技巧,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傳播到世界到每一個角度,贏得更多的人的歡迎與追捧。最后,還要鼓勵基層群眾主動參與到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中,將文化藝術活動與其他領域緊密結合。比如,攝影展覽、書法比賽、文化旅游、藝術節日、文化館建設等,加快群文活動的發展步伐。此外,還要鼓勵文藝工作者、基層群眾等,主動與其他地區的人們進行互動交流,實現群眾文化與藝術的普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與創意發展價值,展開了詳細深入的分析;并且具體闡述了其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希望為后續的實際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那么,在今后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與創意發展中,就可以基于群眾需求、豐富資源內容、創新活動形式等,提高其影響力與感染力,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楊迪.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創意發展問題分析[J].藝術大觀,2020(21):135-136.
[2]申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創意發展問題探析[J].大觀(論壇),2019(08):134-135.
[3]彭水金.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創意發展問題解析[J].藝術品鑒,2019(18):73-74.
[4]張浩穎.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創意發展問題解析[J].傳播力研究,2018,02(18):24.
[5]賈麗娜.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及創意發展問題解析[J].才智,2018(10):239.
作者:李美美 單位:江蘇省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