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及策劃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化藝術活動是人們精神文明追求下的產物,而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讓各地區的群眾文化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但從本質上來看,文化藝術活動缺乏創新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千篇一律、模式化成為主要特點。為了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需要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進行改進。
一、引言
社會的和諧穩定離不開先進科學的群眾文化藝術,它代表了整個社會的功能和意義。而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出現也讓群眾文化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角色。活動可以通過戲曲、表演、實踐活動等多種方式,通過統籌安排,精心策劃,突出活動的特色,如何體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性,也是工作者們密切關注的內容。
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意性原則
創意性是活動策劃的基本前提,也是文化內涵的一種體現。創辦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活動當中,創造社會效益。因此,從活動策劃的原則來看,應該著重群眾體驗,分析如何讓他們主動融入活動中來。(一)創新性與社會性的融合。創新性與社會性的融合即通過現有的資源,在此基礎上實現創新和發展。以都江堰市的文化藝術產業為例,常年舉辦的各類藝術展是無聲的美學教育,參觀者不乏大家,也有普通村民。畫家村的文化氣質帶動聚源鎮陶藝、工藝品、教育等產業的興起和成形,充分利用這種資源優勢,加快場鎮業態培育,不斷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并旨在打造旅游特色街區。可以看到,這就是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性體現,將傳統的文化與現代藝術作品融為一體,群眾也可以在自由的氛圍中了解到當地的文化背景。網絡時代,當代社會對于群眾文化的要求不斷提升,充分整合資源,實現創新可以更好地適應這一模式。以傳統的展覽來看,日常的展覽是一種單方的景色展示,觀眾也僅僅通過觀賞來了解展覽物的特點。但通過網絡渠道,例如微博點贊、網頁投票,將這些內容展示于公眾平臺之上,就可以提升其知名度,將文化藝術活動的魅力體現出來。(二)借鑒和類比。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方面,可以與已經成功的活動案例進行對比,再結合自身的發展規模和特征,打造出適合于區域內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方案。例如,2010年5月,第九屆在中國藝術節舉辦的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的評獎活動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辦,多個節目和群眾文化項目受到了高度贊揚。此時,浙江省群眾藝術館充分地利用了這一優勢,推出了一輪文化下鄉活動,將一些優秀的群眾文化類節目融入鄉村生活中,與基層群眾進行了零距離接觸。因此,可以看到項目活動策劃的成功在于它了解了群眾的需求,合理利用了文化活動的優勢,這也可以成為日后策劃活動的重要參照標準。(三)原創節目。為了從根源上改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模式化、固定化,就需要相關單位立足實際,探究原創節目的現實意義。所有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且并不需要擔心這些看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尤其是在網絡時代,不妨將這項工作以調查問卷的形式深入基層群眾之中,了解群眾喜歡的活動,了解他們生活中的樂趣所在,才能針對性地改進文化藝術內容,策劃出更多具有原創性的節目創意,也是時代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與現實要求。
三、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模式
方案策劃實際上就是為了展現出活動特色而進行的工作。無論是企業還是相關單位開展項目,都需要進行細致策劃然后再進行決策。而群眾藝術活動同樣要遵循這一原則,無論是從活動的目的、方式、設計還是實施,都需要進行合理規劃。(一)明確活動目標與受眾需求。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并不是簡單地進行各項藝術演出,實際上它有著非常清晰的活動定位。以上文提到的浙江省群眾藝術館舉辦的下鄉活動為例,它的目的在于將優秀的群眾文化帶到基層,讓文明贊歌流傳于鄉村之間。試想一些優秀的藝術節目如果在獲獎后都束之高閣,那么文化藝術活動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相反,當策劃者們能夠充分了解活動的目標與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時,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策劃活動。實際上,浙江省群眾藝術館舉辦的這次活動還得到了《中國文化報》等高端媒體的重點關注,文化藝術活動的熱潮非但沒有隨著頒獎結束而退去,反而實現了順流而上,創造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這也是活動策劃的重要模式。(二)立足于實際條件。雖然活動目標與受眾群體是策劃活動首要的考慮內容,但活動同樣要立足于實際條件,包括人力資源、成本、消耗、后期保障等多個方面。一個完美的活動策劃應該從活動開始直到活動結束都進行合理策劃,并通過有效的管理方式來實現內部分析。對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來說,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場面與規模,相反,要注重活動的內涵和影響。文化藝術活動的組織和策劃應該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以自身條件為基礎,判斷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才能真正地提升策劃水平。(三)注重協調宣傳。策劃過程中需要進行協調和宣傳工作,才能提升活動的質量。工作人員應該深入到基層群眾當中,采用各種宣傳模式來調動群眾的參與性。尤其是在網絡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更全面、更細致地了解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和優勢,才能提升群眾參與度。另外,在組織過程中要始終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核心思想,有效地圍繞主題設計活動方案。例如杭州市上城區挖掘各種形式的藝術人才,組建專門的文化骨干人才隊伍,積極組織創作市民群眾喜聞樂見,參與性強的小品、戲劇、曲藝、音樂、舞蹈、演講等文藝作品,這也是深入群眾宣傳的結果。
四、結語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提升文化發展活力的重要途徑,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可以發揮關鍵的作用。相關工作者們需要有意識地在創意與策劃兩方面入手,將其融入活動內容之中,緊跟時代腳步,促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未來的發展,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精神需求,實現文化傳承。
參考文獻
[1]吉孜哈土.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與策劃探討[J].大眾文藝,2015(22):10.
[2]蒲實.社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管理與創新——以湖北省黃石市黃印村社區為例[J].當代音樂,2016(7):97-98.
[3]李燕.鄉土藝術與新農村文化建設——基于泰州市姜堰區農村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考察[J].藝術百家,2012(s2):34-37.
作者:劉兆禹 單位: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九鎮鄉文化廣播電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