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融資約束對企業出口貿易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對一般貿易來說,國內的出口企業更偏向于選擇裝配貿易這種利潤較低的貿易模式。這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場欠發達、外部融資困難、企業信貸評級低、企業借貸成本高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使得企業的融資約束限制影響較大,國內企業被迫改變出口模式,而選擇裝配貿易這種利潤比較低的出口模式。融資約束是導致這一局面形成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們針對這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通常情況下,國內的出口企業如果需要對各種原材料進行進口,他們一方面必須對進口原材料支付相應的費用。另一方面,對于海關企業也同樣必須支付所謂的進口稅。然而如果是在加工貿易里面所涵蓋的進料加工貿易,國內的企業是不需要支付所謂的進口稅的,他們只需要將原材料的費用支付給出口商就可以了。在出口的時候,相比其他的一般貿易來說,他們也不需要將增值稅支付給海關。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企業只需要將進口原材料完成加工之后,將成品按照加工之前與對方定下的價格出口就可以了。在加工貿易里面還涵蓋了其他的貿易模式,也就是所謂的來料加工。在這種模式下,國內企業所需要承擔的成本將會更低,這主要是由于來料加工的包裝輔料及原材料這些基本上都是由國外廠商來提供的。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企業的進口同樣對于各種費用也不需要支付。除此之外,國內的企業也不需要支付各種關稅給海關,在全部的生產環節里面,國內企業只需要為國外的廠商提供代工服務就可以了,相對來說來料加工是一種比較簡單的貿易模式,同時在這種模式下國內企業需要承擔的風險并不是很高。然而,來料加工貿易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所能夠獲得的利潤是非常有限和固定的。按照國內企業所選擇的不同的出口模式,在全部的生產環節里面,國內企業所需要承擔的成本及在貿易中所能夠取得的利潤差距顯然會存在比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在不同的出口模式下,國內企業將會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這些不同的角色也會影響國內企業在全世界的價值鏈上的不同地位。國內企業的出口產品利潤及出口產品附加值如果想要得到提升,那么顯然的企業必須要從單純的裝配加工轉變到進料加工也就是進口加工方面,從加工貿易轉變到一般貿易。然而,在國內企業的貿易模式改變的情況下,也會影響企業資金的需求發生改變,一般貿易相比加工貿易來說,明顯是會對企業提出更高的資金需求。這也就是說,國內的企業在一般貿易的生產過程中,前期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國內的很多企業不得不面臨融資約束的影響,而只能夠選擇加工貿易這種出口模式,某些情況下,甚至國內的企業對出口模式的選擇只能夠是來料加工貿易。
2融資約束對企業出口貿易模式影響的數據來源與研究設計
2.1計量模型的設定
在本文研究中,所選擇的基本計量模型可以用下面的式子來表示:processidt=α+βloanidt+γD+εidt其中,processidt代表的是國內企業所選擇的出口貿易模式,d代表的是這個企業所在的地區,loan代表的是出口企業所需要面臨的融資約束,i代表的是企業,D代表的是控制變量,ε代表的是殘差,β代表的是系數,α代表的是截距。
2.2變量設計
2.2.1被解釋變量。國內企業所選擇的出口貿易模式。本論文研究中按照我國的海關相關的分類方法,通常情況下會進行三類企業出口模式的劃分,也就是來料加工貿易、進料加工貿易及一般貿易等3種類型,來料加工貿易為3,進料加工貿易為2,一般貿易為1。2.2.2解釋變量。這里用融資約束來代表。鑒于國內當前階段關于企業融資約束方面還沒有較為直接的統計數據,在實際的企業商業活動中,可以相對直接地對企業融資約束進行體現的,更多情況下是企業的應收賬款所占有的比例。國內大部分企業為了盡可能地確保自身的融資能力不受到影響,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為其他的企業自愿地提供商業信用的。這個商業信用是國內企業在尚不完善的資本市場里有效地獲取資金保障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2.2.3控制變量。國內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這個控制變量能夠對國內企業在生產環節所擁有的綜合水平和實力進行反映。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指標,會對國內企業在出口貿易模式選擇的時候產生重要影響,出口企業通常情況下都免不了要面臨成本方面較大的約束。然而,國內的企業必須通過對自身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才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中,確保自身獲取到盡可能多的利潤。在我們的研究中,主要是采用了Ries及Head這兩名行業專家所給出的關于近似全要素生產率的相對比較可靠的估算方法。企業實際的規模。在國內出口企業進行各種貿易模式選擇過程中,企業的規模也會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針對國內規模不同的企業,他們所擁有的生產能力及生產成本也會存在比較明顯的區別。在本論文研究中,我們針對企業規模主要是用企業的職工人數進行衡量的。之所以選擇這一指標,是因為企業職業人數是比較容易獲得的,同時相比于其他指標來說,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在統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各種不可預料的誤差,這能夠最大限度地使回歸結果準確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時也比較方便取自然對數。國內企業所出口產品能夠達到的質量,對于國內企業的加工及生產過程來說,產品質量的不同,這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也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說在企業的出口及生產加工過程中,出口產品所能夠達到的質量標準也會影響企業所做的決策,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同。在本論文研究中,對產品質量的計算是借助于需求函數來進行的。國內企業所屬的所有制類型。主要是根據國內企業實收資本能夠占到的比重,對其所有制類型進行區分。這里面包括了外商資本、國有資本、港澳臺資本、集體資本、私人所有資本及獨立法人資本等6種類型。我們在對國內工業企業數據庫進行整理的過程中了解到,國內很多的企業實收資本絕大部分的來源都是在外商資本與港澳臺資本這兩者之間不斷更換的。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其實并非是發生了資金的實際來源的變化,更多情況是由于企業沒有很好地在自己的上報過程中去對其他外資及港澳臺資金進行區分而導致的誤報。在本文研究中,我們將外商資金與港澳臺資金合并為外商資本,這樣的做法可以使誤差盡可能減小。
2.3變量描述性統計與數據來源
在本文研究中,相關的數據基本上是來自于以下兩個途徑:一個是2000年到2009年國內的工業企業數據庫,另外一個是中國海關在2000年到2009年的貿易數據庫。我們可以從中國海關數據庫里面了解到與企業相關的比較相似的出口貿易記錄,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從工業企業數據庫里了解與企業相關的較為翔實的特征數據。在學術界,關于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據可以獲得的最新可以追溯到2015年,然而實際情況是,自2009年之后行業內使用率并不是很高,數據質量并不理想,即使是一些研究質量比較高的項目所使用的數據,大部分時候也不是最新的企業數據。在國內企業的融資約束限制有所上升的時候,他們的出口貿易模式也必然會隨之而產生相應的改變。也就是說,從最開始以計量貿易一般貿易為主逐漸轉變為以來料貿易和計量貿易為主的出口模式。
3實證檢驗融資約束對企業出口貿易模式的影響
3.1基本回歸結果
在實證檢驗過程中,從初步的回歸結果可以了解到,在沒有其他控制變量出現變化的情況下,只要控制了年份和省份這兩個固定效應,融資約束上漲10%,就會導致企業的出口貿易模式的代理變量隨之提高0.424%。國內企業受融資約束的影響,在融資約束有所增加的時候,他們的出口貿易模式就會有所改變,他們借此來降低自身所面臨的資金壓力,挑選了成本要求并不太高的加工貿易而放棄了一般貿易模式這種利潤相對較高的模式。隨后我們在對年份和省份效應進行控制之后,對企業的出口模式與行業研發投入這兩者的關系進行研究,所得到的回歸結果也為正。在后面的研究中,我們將本文之前回歸過的企業融資約束的代理變量、單個控制變量及解釋變量進行回歸,所得到的結果同樣是在不超過5%的情況下比較顯著。在后續的研究中得出的結果也同樣是融資約束上升就必然會影響企業顯著地提升其出口貿易模式的代理變量。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果,很大可能是由于融資約束的提升使得企業初期的成本承受能力及投入能力受到了限制。所以說,借助于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了解到企業在面對融資約束的時候,他們對于出口貿易模式的選擇,會放棄利潤較高的一般貿易模式,而轉向加工貿易這種利潤相對較低的貿易模式。然而選擇這種模式,他們必須承擔的成本壓力和風險相對較低。
3.2區分所有制回歸結果
根據國內當前的經濟現狀,企業面臨融資約束帶來的影響很多情況下都是國家整體經濟環境變化及國家層面進行各方面經濟政策調整而導致的。除此之外,對于整體的經濟走勢來說,其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所以說,對國有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改變措施和方法也并不是很多。國內企業由于受到各方面政策的影響,在面臨融資約束限制的時候,基本上很難借助各種金融手段來應對這種限制,只能夠通過貿易模式的轉變來降低自身的成本壓力。然而,相對來說,外資企業擁有國內企業所不具備的先天優勢,他們在面對融資約束限制的時候,往往會承受的沖擊并不是很大,這主要是由于國外的金融體制比國內要完善很多,外資企業的金融信譽度相對比較高,他們有更多的方法在受到融資需求影響的時候解決融資困難,所以說外資企業能夠更靈活地選擇貿易模式,并從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4結語
國內的出口企業貿易模式從加工貿易向一般貿易升級,提升了這些企業的全球市場競爭力,這是學界和政界學者廣泛關心的問題。而融資約束為國內出口企業貿易模式選擇可能帶來的影響及緩解企業融資約束,對于這部分企業貿易模式的升級,很多時候都是和經濟的發展及政策的制定存在很大關系的。本文基于中國海關進出口數據及工業企業數據,對融資約束可能給國內的企業在貿易模式選擇時候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研究。首先,融資約束會帶來比較穩健顯著的對企業出口模式升級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相比于其他類型的企業,對于國有企業的影響融資約束的限制會更加明顯,而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受到融資約束影響相對較小。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點政策建議:首先,盡可能幫助緩解出口企業融資約束的各方面政策,為這部分企業融資盡可能地掃除機制和體制方面所帶來的障礙,確保這些企業可以更好地實現貿易模式升級。其次,相關金融行業應該對出口企業的融資加大扶持力度,特別是提供訂單融資及股東信用保證貸款等多個方面的創新,為出口企業融資提供更多的便利,讓他們擁有更寬的融資途徑,擁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最后,國內的出口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信譽度,以便于在金融評估系統里面擁有盡可能好的信用評級,從而確保自己在資金短缺的時候能夠更容易地申請到融資資金。除此之外,要盡可能地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出口企業之間要盡可能實現資源共享,互相緩解融資壓力。
作者:陳凝真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