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推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資金資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取得的成效
1.帶動了銀行和地方財政資金用于支持科技型小企業
2009年我省安排首批風險補償資金啟動資金5000萬元,以10個市、縣(區)作為試點,共帶動銀行貸款資金2.14億元。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四市分別配套資金300萬元,帶動銀行貸款1.2億元;鎮江、南通、揚州三市分別配套資金257萬元,帶動銀行貸款7713萬元;太倉、常熟、宜興三市共配套資金172萬元,帶動銀行貸款1716萬元。
2.引導了社會資金關注新興戰略產業的培育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發展創新型經濟和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也是江蘇省搶占未來制高點和爭創發展新優勢的關鍵舉措,省風險補償資金貸款項目引導了社會資金關注江蘇新興戰略產業的培育。第一批通過江蘇省科技廳、財政廳審批的69個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46項,占總貸款項目的66.67%,其中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項目29項,新材料產業項目10項,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項目4項,節能環保產業項目3項;涉及貸款金額8420萬元,占總貸款額的66.72%;共帶動社會總投資6.81億元。各地科技部門組織并向銀行推薦第二批項目61項,申請貸款總額1.25億元,據統計新興產業領域項目占75%左右。
3.整合了省、市、縣三級科技資源
省風險補償資金貸款項目的組織實施,從源頭設計就是整合省、市、縣三級科技資源的方式,一是整合了市、縣資金資源,由省風險補償資金占比70%,市、縣風險補償資金占比30%組成風險補償資金,帶動銀行放大貸款倍數,擴大了科技部門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范圍,增加了地方推薦項目的責任;二是整合了科技部門的管理資源,由市、縣科技部門組織項目,報至省級主管部門把控審批,并由省、市、縣三級科技部門共同對已立項項目進行日常跟蹤管理,相互通報情況,形成省、市、縣科技部門相互配合、相互支撐的全方位合作模式。
二、幾點體會
1.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新的途徑
近年來,盡管國家開始重視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不少銀行也都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但中小企業仍面臨融資難問題。一是中小企業貸款以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為主,時間緊、次數多、額度小、風險高,且貸款的周轉期難以準確測算,逾期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因此銀行信貸積極性不高;二是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企業信息透明度低,且缺乏可用于擔保抵押的財產,申請貸款比較困難。江蘇省成果轉化風險補償資金貸款設立以來,不需要銀行要求的有形資產等額抵押,主要采用自主知識產權質押,簡化了貸款程序,降低了貸款門檻,自試行至今吸引了試點地區數百家中小企業的關注與積極申報。
2.加強了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的有效結合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我國技術創新的主要載體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創新帶動就業、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有著巨大的潛力和成長空間。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結合,由政府資金為信用保障,引導銀行放大放貸資金倍數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不僅促進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轉化,緩解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也為合作銀行儲備了具有發展潛力的未來重點客戶。
3.探索了財政資金支持科技創新的方式
目前,江蘇省各級財政用于支持科技創新的資金達數十億元,而縱觀科技系統組織的數十種項目類別,多以無償撥款為主,風險補償資金貸款項目為財政資金支持科技創新探索了一條新的道路。由于我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政府引導資金很難滿足更多企業創新發展的需要,風險補償資金貸款項目以少量的政府資金帶動銀行放大貸款倍數,既提高了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轉變了財政資金支持企業的方式,同時也將更多的銀行和社會資金用于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三、結語
近年來,我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也得到迅猛發展,已經成為我省經濟發展新的重要的增長點。這都離不開中小企業這部分群體的成長與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既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技術創新的有效載體,也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給中小企業提供科學有效、穩定有力的資金保障,讓他們不斷提高我省科技創新的規模和層次,對我省的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具有非常大的積極意義。今后,進一步優化科技投資資源,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和發展的良好環境,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的話題。
作者:莊森婷 單位: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