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完善法務職業體系適應企業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企業發展需要法務職業
法務職業部門的存在是企業的戰略性選擇,是迎合經濟發展規律的產物。法務職業者的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等法律意識,能夠及時應對企業在運營中的法律問題,符合當今時代企業發展的利益需求。但是,在傳統企業成長的初期,法務這一職能部門的存在并沒有被充分重視,法務部門的存廢在企業一直處于討論之中。由于企業領導者法治觀念薄弱,他們認為法務部門更多的像是一個虛設部門,且沒有存在的實際意義。但是,隨著新時代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技術合作與競爭逐步成為主要方式,出現了新的法律問題和爭議,互聯網在企業中的逐步深入使得企業的法律風險越來越明顯地暴露,企業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問題的日益突出使得企業的損失可能性也進一步增大。如果沒有健全的法務部門進行監管和防范,企業所遭受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
在中國,由于企業的法務工作起步相對較晚,在工作方式、人才隊伍上與國外相比還相差較多,且隨著互聯網科技與企業的逐步融合,傳統法務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2.1在工作方式上,現在的法務理念與企業的發展策略和方向存在偏差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創新是企業發展的趨向和目標,旨在打造技術創新、產業模式創新、經營理念創新的企業,并且營造綠色、低碳、環保的工業和企業產品和商業化模式,引領企業持續發展。同時現代企業更加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尤其是商標和著作權的保護,以保證經營安全,提高產品市場利潤,通過知識產權產品的研發,進一步搶占企業市場,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同時,面對當下中央決策部署的要求,各個企業都在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企業運營質量和效率,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更要全面提升企業發展質量。這些都是傳統法務模式難以適應當今企業的變化。
2.2在人才隊伍中,當前的企業法務人才在法律思維方式上
還遠遠不能支撐新時代企業的需求法律思維是從業法律職業人進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特定思維方式。企業的法律風險的處理需要法務以法律知識為前提,法律知識是案件審理和認定的司法依據,正確認定事實是適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礎。法律職業者運用法律思維,必須具備深厚的法律知識底蘊,否則思考法律問題就會沒有依據和方向。法務職業者與其他群體相比理應具有更加成熟的法律思維,在論證法律的合法性時應具備有依據的法律判斷,運用法律規范進行判斷,進而進行法律解釋,在具體運用法律審判中積累司法判斷,這是一種運用中的判斷,而區別于單純的道德判斷,即便是具有法律依據,但實際上也是法律職業者的有法律依據的價值選擇。而當下法務人才隊伍與法務人員的素質與新時代企業發展的需求不相匹配。
3新時代背景下法務職業在現代企業中的建議
3.1更加注重法務職業者法律思維的培養
企業中法務職業者與其他群體的職員相比,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質的綜合性法律人才的隊伍支持。特別是在企業走向現代化以及適應創新化改革的道路上,為企業提供一支技術化和專業化的法務職業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加強法務職業者法律思維的培養。法律思維模式的構建,對于法務職業者養成良好的思維方法、邏輯方法、思維技巧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鍛煉和實踐法務職業者的法律理性思維,而且可以促進法律人形成法律職業意識、職業品質和職業操守。法務職業者應該養成合理的法律思維,正確運用法律去處理企業爭端和矛盾。所以在法治道路的建設中要用法律至上、權利平等等理念去思考和評判一切涉法性企業爭議問題,要大力提供和弘揚法律思維理念,運用法律思維更好地協助企業擬定合同、對投資項目的盡職調查、處理訴訟與仲裁案件,進行法律風險防范等。只有這樣,才能將自身對法律的所有認識,轉化為幫助企業實現利潤的行動,以縮短依法治國的建設進程,促使法治下的企業更好地進行經濟建設,為國家繁榮貢獻力量。
3.2不斷改進工作方式,適應企業不斷發展的需求
互聯網的發展給法務工作帶來了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法務部門不斷優化工作結構,以適應新時展。首先,新時代企業的新需求使得法務工作者難以再照搬以往的工作模式去處理法律問題。注重新時代下政策的動向,在事實問題與法律平衡之間更好地分析。要及時查閱與互聯網相關的法律知識,加強對知識的了解和敏感度,這樣才能在應對新問題時有效地解決。同時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實現技術互聯和支持,以確保企業安全。以往法務部門只是設計法律內部問題,而現在企業在大數據背景下呈現出了新的態勢。這種態勢使得企業的數據風險增大,個人隱私在大數據時代面前變得異常透明,敏感信息被非法操控。部門之間要積極配合法務職業部門的工作,能夠使相應的法律合同等關鍵信息不被泄露,加強數據安全。
3.3全面建設法務職能部門的風險管理體系
要想順應當下信息時代的新要求,就需要加強法務職能部門的風險管理體系,以適應企業面向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法務職業中應該以事前預防、事中控制為主,事后救濟為輔的工作原則,同時,根據當下企業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針對棘手的法律問題進行重點突破并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應對措施,在涉及公司重大問題的數據時,建立嚴格的審核和登陸制度,提升信息網絡的安全性。同時通過應對法律風險,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風險監管體系,投入到企業的運營中去,防控和動態管控企業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法務部門要靈活運用規章進行內部規范,加強相關企業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的內部規范建設,根據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出臺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從規章的層面上進一步明確企業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風險的規則,健全企業內部各種法律合同規范文本、內部控制和管理辦法。同時,在法律安全保障方面,進行規范項目管理文本的制定,以防范項目風險,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其次,法務部門要根據企業經營工作發展變化和運營過程中發現的法律問題,及時修訂和制定合同范本,完善合同審核程序,加強合同范本條款的改進,及時參與企業合同文本的研討和修改工作。總而言之,法務職業部門的建設,是順應企業發展的良好嘗試,但同時網絡技術等方面的不斷改革也對法務職業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法務部門不斷改革和創新并加以完善。筆者堅信隨著法務職業的不斷進步和逐步完善,法治下的中國企業發展進程和水平定能更加成熟和完備。
參考文獻:
[1]李煒.論法律思維中的實質推理[D].上海交通大學,2007.
[2]王磊.互聯網企業法務轉型[J].法人,2017.
[3]陶光輝.法務成長的路徑與策略[J].法人,2016.
[4]陳興華.企業法務與依法治企[J].現代國企研究,2018.
作者:管洪廣 姚麗芳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