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少先隊員三信一體啟蒙教育實施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價值紛呈,在個別地方、個別單位、個別人群中“三信”(誠信、信任、信仰)危機日益凸顯,破解“三信”危機需要從少先隊員信仰啟蒙教育著手。“要引導少年兒童從小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來推動,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按照的要求,信仰啟蒙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少年兒童做起。我校通過實施少先隊員“三信一體”信仰啟蒙教育,切實踐行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加強少先隊員的“三信一體”信仰啟蒙教育,優化學校生命教育,深化學校立德樹人實踐。
一、少先隊員信仰啟蒙教育的內涵
少年時期是主體意識覺醒、開始感受生命價值的初始階段,也是追求信仰生命的萌芽時期。對少先隊員來說,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要求,并通過培養誠信和信任的品質,加強理想信念的教育,就是信仰啟蒙教育。當前我們的教育方針的“魂”在于立德樹人,其根基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讓黨的事業后繼有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開拓前進。落實教育方針,說到底就是要扎根信仰教育。
二、少先隊員“三信一體”信仰啟蒙教育的內在聯系
“三信”即誠信、信任、信念,“一體”即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要求;“三信一體”即在誠信教育、信任教育和信念教育中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要求,由此奠定少先隊員的信仰基礎,即信仰啟蒙。
(一)誠信教育的內涵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
其基本含義就是誠實無欺、踐約守諾,蘊含著三層內容:①它是為人處事的道德準則;②它是一種制度,是少先隊員行為范式和人際關系的模式;③它是少先隊員的人品修養,做人的根本準則。誠信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要求,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標志。少先隊員正處于身心發展、行為習慣和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誠信教育應貫穿于他們整個教育生涯。
(二)信任教育的內涵
信任就是“相信而敢于托付”,“信”是“任”的前提,“任”是“信”的目的和歸宿。其內容有三方面:①它是一種多層次、多維度的社會心理現象;②它是一種特殊的行為模式;③它是社會的一種基本價值。信任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和前提所在,是社會團結的道德基石、社會關系的潤滑劑和社會中最重要的整合力量之一。
(三)信念教育的內涵
信念是情感、認知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是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反映。信念是一種意念,信念的不斷強化促使個體在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各方面形成內在的一致性與自覺性,則為信仰。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少先隊員的行動指南、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
(四)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個體的誠信是達成社會信任的根基;信任是誠信的前提,誠信也是信任的前提。當少先隊員誠信品德養成,并形成人與人之間彼此信任,從而建立起和諧的新型社會關系;信念是個體對“誠信與信任”知、情、意的有機統一體,引領著少先隊員對未來生活探知的精神追求。因此,由對“誠信、信任”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所建構起來的信念系統不斷強化,必然成為孩子未來的信仰燈塔,成為有愛國信仰的接班人。
在少先隊員“三信一體”信仰啟蒙教育研究中,我們從以下四大途徑進行了探索與實施。
(一)自下而上的中隊隊會活動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而全校間周一次的隊會課就是浸潤隊員信仰最重要的沃土,因此少先隊員的信仰啟蒙教育有了充分的時間保障和陽光雨露的滋潤。同時分設“低段誠信———中段信任———高段信念”目標,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落實到每個年級、每個班級進行隊會課建設,層層遞進,形成螺旋環繞式的課程設計,在每一個班級和中隊形成系統化、特色化的信仰啟蒙教育實踐活動體系。
(二)自上而下的大隊主題活動
學校大隊部根據傳統節日豐厚的文化內涵進行全校性大型主題活動,如端午節“悠悠粽子情”,大話屈原的一腔愛國熱情;如清明節“祭奠英烈”,感悟革命烈士不惜犧牲生命的英勇壯舉,就是因為他們有著開創祖國光明的今天這一堅定信念。讓節日不流于形式,讓節日的文化代代相傳,學習先輩們為崇高信仰而奮斗的精神。活動在全校集體開展,師生人人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這樣營造出濃烈的學習氛圍,讓文化信仰深化在隊員們心中。
(三)創建家教中心,形成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是少年兒童信仰教育不可或缺的陣地。人們常說: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家長的觀念對孩子思想的影響是最深遠的。樹立孩子的信仰先從家長的信仰教育開始。家校課程是由學校“家庭教育中心”結合家長的思想觀念情況和學校“三信一體”信仰啟蒙教育目標,開發家校共育少年兒童信仰教育的課程,讓家長參與隊員信仰啟蒙教育實踐活動。
(四)攜手社區,促進教育合力
社區聯動課程是我校與社區共構的進行少年兒童信仰啟蒙教育的課程。社區教育充滿著巨大的能量,孩子在社會生活中往往無意識地感受著社區的影響。因此,我校緊密聯系社區教育工作站,與他們聯手共建少年兒童信仰教育的課程,在社區進行“三信一體”的信仰教育環境文化宣傳,組織孩子和社區成員每月至少一次以上的“三信一體”的信仰教育活動,使信仰教育能夠無縫隙地鏈接、延伸。這種多元途徑建構少先隊員“三信一體”信仰啟蒙教育課程,有計劃、有目的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信仰啟蒙教育活動,讓生活課程化,讓課程生活化,打造了一個少先隊員信仰啟蒙教育的全環境。
參考文獻:
[1]程衛軍.當代青少年信仰狀況的哲學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9.
[2]熊成,帥偉偉,王慶華.從信仰教育入手解道德教育難題[J].科技信息,2011.
[3]朱燦.小學生誠信教育探析[J].金融經濟,2014,(05).
[4]朱衛嘉.信念的特征、作用及其形成機制新探———兼論當代大學生信念發展[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4):83-87.
[5]李輝.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現代性審視思想教育研究,2008,(05):22-26.
[6]王鳳娜.社會轉型時期青少年誠信教育的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2006,(03).
作者:張云愛 向堯 周亞美 單位:成都實驗小學西區分校 成都師范學院四川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研究中心